中段句子练习,也要慢
2023/3/2 10:30:20 阅读:107 发布者:
欲速则不达。有时候,慢就是快。这是我经常与孩子们念叨的。但有的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会主动把这句话抛到脑后。
这不,周五完成语文园地一的学习。我把第2课课后的小练笔和园地一里的两道词句段运用的题目组合在一起教学。先完成第一题的教学,读词语,提不懂,用词说话。
接着插入孩子的小练笔回扣刚才词语带来的城市和农村的感受对比。顺道把小练笔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出来。由此进入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教学。
小练笔存在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就是:基本没有同学运用先分项表述,再组合起来写感受的方式。
所以链接到第二题的教学简直是水到渠成。可是,经过了前面的环节,尤其是小练笔的分享和问题梳理,课堂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了。
抓紧时间出示书上例句,学生读后谈发现。接着,观察书上的第一幅图,用笔记录看到的事物。然后,给每一个事物加上形容词,先分别表述,再组合起来说感受。
学生自己口头练习后,请了两个同学说。这两个同学都没有按照顺序排列事物,属于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于是,又补充了按照顺序说。
这时候,下课铃响了。这剩下的两幅图自然布置成了自主完成。至于自主完成得怎么样,我并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撑。我只知道,练习题上的看图写话,还给出了词语提示,学生都不能好好把一句话说清楚。
在依山傍水的山村,清澈的小溪,树木郁郁葱葱,到了晚上,就是一幅静谧图。
乡村依山傍水。清澈的水,郁郁葱葱的树。真静谧 啊!
这样的呈现了班级一半以上。是什么导致的整体出现这样的低级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我想就出在周五临近下课时,学生没有很好地卷入都到学习之中,是老师生拉硬拽说完了。所以,即便是四年级的句子练习,要落在手上,真的是需要走几个来回。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反馈调整——再次运用。这样匆匆忙忙地过了一遍,时间照样耽误了,效果一点没有,还给孩子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先入为主的印象。
这真的是一步也不能少。有时候,慢就是快。我对自己说。
转自:“小赵作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