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冯恩洪 |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好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2023/3/2 9:01:10  阅读:156 发布者:

冯恩洪,1946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现任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关工委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副主任,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客座教授。

在教育界,有“南冯北魏”的说法(南有冯恩洪,北有魏书生)。他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

教,贵有新,道无穷的力量。教师要“照亮了别人,发展了自己”,千万不要“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

——冯恩洪

“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控在他们手中。”这是俄罗斯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的名言,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一直深受这句话的影响,并一生都在为了“创造合适学生发展的教育”这一理想努力。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一直在坚持学习,认为“一个最好的教师,不应该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奉献,是一种悲壮的美,更应该照亮别人也发展自己。”新教师在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时要把握哪些问题呢?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教师自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

学习能力也是教师基本素质之一,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对于新的环境新的知识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教师承担着培养学习型人才的重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己也必须成长为学习型的教师。教师的工作是面向未来的,如果用已经陈旧的知识去向学生讲授,是对教育事业的不负责。只有学习型的教师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时刻跟紧时代步伐,培养出学习型的学生。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优秀的教师不应当只局限自己书桌狭小的天地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从而把教学工作中变得大气、新颖,成为教育大师。

制定长久的专业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对于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了规划,才能逐步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断努力,几乎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的工作和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由于他们生活没有目标,过的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给他机会”的世界。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这个案例清晰地展现了目标和规划对于人成长的作用。教师这一职业更是如此,更偏重于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更能明确发展目标,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从而从而真正挖掘出自己的潜力,给自己提供一个不断上升和发展的空间。

广泛涉猎,学做综合型教师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变化。长期以来,各级学校都是按照学科来划定教学范围的,教师一旦确定自己担任的科目之后,就容易变成单一型教师,只关注自己的一科,自动建立起学科壁垒,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满足于单一的知识结构,这其实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杂家”,既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教学科目,选择主攻方向,又不能局限于此,应该兼容并蓄,广泛涉猎,不断开阔视野。在业务素养上不断查找、瞄准自己的薄弱环节,特别在包括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薄弱之处下功夫。

沈维权,现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物理教师。他并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大学毕业时正赶上国家号召大学生投身教育事业、充实基层,他积极响应号召,来到贵航集团航空高级中学担任高中物理教师。还记得进校的第一天,就担任高一物理教学,那时总有“学霸”们经常拿着“难题”去“为难”他,想测测这位老师的水平,让他“丢丢脸“可这些“难题”不仅没有难住他,相反却被沈老师解题速度及解题方法惊呆了。于是学生们就在学校传言他是“解题高手”,什么题都会解。为了不辜负学生们的赞扬和维系老师的这一点点“虚荣心”和幸福感。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大量的做题,还自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教育理论。在教育教学中他始终坚信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他深知社会在发展,学生需求在改变,教学经验丰富故然重要,但只凭经验教学,往往达不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学的路上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在他30多年的教学中,他不断学习最新的教学辅助工具,提升教学质量,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到“三机一幕”,再到计算机辅助教学(AuthorwareflashPPT等)和“班班通”。如今沈老师已经年过半百,但他仍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跟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新时代需要老师掌握的新技能,他一样都没有落下。如试题中图形的绘制和排版、电子表格的有效使用、教学PPT课件的制作、以及用“希沃白板5”制作精美课件、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学习直播、“微课”技术,给学生采用直播、“微课”录播等手段进行教学,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专业知识

素质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身为教师,必须对素质教育的意义和理论做好相关储备。教师应当努力学习素质教育思想,了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在进行素质教学时要学会什么、注意什么。只有不断学习教师理论和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教师才能为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提供助力。

我们教历史的老师要给学生画大量的必备内容,那些年代、国号、历史事件、重要意义,前后史实联系让学生们叫苦不迭。有一次我看到学生在看记忆大师之类的书籍,我借阅了一下之后,觉得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但也因此萌生了在班里介绍记忆规律的想法,我把我所知的和新搜集的记忆规律向学生们传授。我那群聪明的学生举一反三,竟然根据这些规律琢磨出了许多稀奇古怪的记忆妙法,如交叉记忆法、画面记忆法等等,识记水平真的明显提高了。看到学生们学的快乐,我也觉得很欣慰,学生是最有自己独特想法的人,只要给他们一点支撑,他们就能延伸出一片天地。

学习要不断运用于实践中

学习知识技能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实践,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把它们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认真搞好教学设计,把教学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组合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认真学习。

某小学在推动培训学习,促进教师成长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经验:

注重培训学习和反思,创新校本培训的形式,以体验式、案例式、微课程为培训的主要形式。每学期都开展各种主题的体验式培训,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导学案的学科建模等;观看《热血教师》《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等教育题材的电影,以案例来提升培训的效果;无论是每周的反思会还是年终个人总结、学年总结和学校的多元颁奖大会,越来越多的老师们开始以微课程的形式汇报交流,留下很多的精彩与感动。同时实行校本培训申报制度;由原来的学校指定教师做培训,到教师的主动申报,人人都做培训者,这样就为每一个有想法,有作为的老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体验到因有实力而备受尊重。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