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究课教学活动过关清单的作用
探究课教学活动过关清单是课内过关清单的核心,它是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最主要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包括: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高层次目标的理解和分析,是达成高层次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过程,借助于探究课过关清单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第二,帮助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探究课过关清单起着沟通教与学两个环节的桥梁作用,在学习中,老师主要借助于探究课过关清单中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对某一个问题的质疑答问引导,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第三,课内探究课教学活动过关清单是课内过关清单的中心环节,是学生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及能力的锻炼与提高的载体与主要阵地。探究课过关清单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探究课教学活动过关清单样例展示
探究课过关清单是导学课过关清单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部分,它承担着本节课学习内容中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的学习,还承担着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提升等任务。从探究课过关清单的设计来看,主要体现学为主体的基本思路。
(1)过关清单第一部分内容即结合课堂学习主题展示了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情境展示,这个环节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的主题,通过情境创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过关清单的第二部分合作探究,是本节课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在过关清单引导下,通过合作方式,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至关重要。在合作探究中,不仅有知识方面的探究过程,还有拓展训练及情感方面的感悟,通过对家乡相关内容的训练,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
(3)当堂检测与拓展训练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虽题目不多,但选题精确,思维含量较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巩固训练。最后,我的收获,看似简单,但这是对学生进行学习自我反思的一个要求和提示,便于学生养成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好习惯。
(4)从本节导学课过关清单的编写设计来看,不一定要罗列所有的模块,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灵活地进行设计。只要把握探究课过关清单设计的核心要求,就可保证探究课过关清单的质量,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达到探究导学课过关清单使用的主要目的。
三、怎样设计一份优秀的探究课过关清单
探究课过关清单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思考、合作、探究、总结,进行高效学习;帮助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高效学习。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份优秀的探究课过关清单呢?
1.设疑
通过对教材的预习,学生的疑惑往往局限在肤浅的层面。因此,需要老师深入把握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并围绕学习目标凝练出2—5个学生自身可能存在的疑惑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学生预习后提出的疑问,也可能是学生根本想不到的疑点,也可以是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学生提出的思考点。
2.质疑探究
贯彻“三探究”和“三不探究”原则。“三探究”是指探究重点,探究难点,探究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探究”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学会的不探究,深入学习也不会的不探究。
探究点要重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关注生活热点问题的过程中灵活理解运用知识,提升学生能力。探究点要以小问题的形式由浅入深,层层展开。通过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探究点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并直指学生认识或思维的误区和盲区。
3.拓展提升
该环节是针对本堂知识和能力的提升,需要老师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设置题目或补充内容达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该部分要源于本课内容,但又高于本课内容。
4.构建知识网络图
此板块主要培养学生组织、建构,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够比较清晰、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把握知识的总体特征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可供教师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一节课的知识体系。教师须提供知识网络图框架,可以是框图、分支图、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形式,留空让学生自己进行填写。设计时应注重知识网络图中所表现出来的横向、纵向层级关系。
5.当堂检测试题设计,做到有针对性,题量适中、层次性强
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情况,设置5分钟左右的题量,所有题目要针对学习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各探究点命制,试题设计体现层次性、梯度性。
6.我的收获
学生反思本节目标达成及意外收获,总结学习心得。老师在编写时需要留出该板块位置。
总之,一份优秀的探究课过关清单的设计,要源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意识形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夯实,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
版权声明 | 本文综合自曹国栋、马彩云编写的《教与学“过关清单”的设计与操作》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