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开题报告要注意这四个问题┃开题报告
2023/3/1 17:54:05 阅读:100 发布者:
写开题报告要注意这四个问题
高宏群 张文娟
一、要重视撰写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撰写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不能忽视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
1.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
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深入、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
2.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制定出来的开题报告才更科学、更完善。
二、要有问题意识
撰写开题报告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过程,要有问题意识,要从问题出发,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一般来说,一篇开题报告,大致要涉及以下问题:
(1)你研究的课题是什么?(课题的说明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2)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课题的意义)
(3)在相关问题上,别人已经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研究现状)
(4)你打算研究什么?(研究内容)
(5)你的主要假设、观点是什么?(观点、假设、创新之处)
(6)你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理论依据)
(7)你打算怎么研究?(方法与途径)
(8)你的预期目标是什么?(预期目标、阶段性成果和结题成果)
(9)你的研究进度如何安排?(研究步骤)
(10)你研究的主要条件和困难是什么?(已有研究基础、人员、经费、设备、图书资料及课题的组织管理等)
三、要重视开题报告的修改
在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工作是审查和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专家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选题是否得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
(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
(4)课题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当。
(5)资料准备如何。
(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
(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
(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四、撰写开题报告要注意“三个不要”
(1)不要把开题报告写成工作总结。
(2)不要把开题报告写成教研论文。
(3)不要把开题报告写成结题报告。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高宏群、张文娟合著的《转型时期中小学教师教科研之路》
转自:“小课题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