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例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认识角》

2023/2/28 16:22:09  阅读:138 发布者:

来源 教学评研究微信公众号

01 学习目标

低阶目标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叠加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学生对角有了更加丰富直观的认识,空间观念增强。

高阶目标

学生在积极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达成评价

1.能根据图形指出哪些是角,总结角的三个基本特征,用数学语言进行完整描述。

2.能用直尺画角☆并能用语言总结角的画法。

3.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探究、合作创作,在活动中完成成果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02 先行组织

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去图形王国去逛一逛。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哪里有什么新知识,能够学到什么新本领。老师从图形王国里带来了四个图形,每个图形中间用一个小纸条遮住了,聪明的小朋友请你来猜一猜,老师带来的分别是什么图形?(猜一猜,从常见的平面图形引出“角”)

03 问题(任务)与活动

 

问题(任务)与活动

嵌入评价

 

任务一:总结角的基本特征,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1猜图形

猜一猜,老师带来的分别是什么图形?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猜到的?

学生回答:三角形露出3个角,五角星露出5个角,长方形露出4个角,圆没有角。

同学们通过图形露在外面的角,猜出了它们是什么图形,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现在老师把所有的角都剪下来,这些图形都是角吗?

既然这些图形都被我们称作是角,他们肯定有相同的地方,对不对,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这种被我们称作角的图形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对于三角形,五角星、长方形、圆,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说出角这一个模糊的概念,为后来角的正确认知打下基础,再运用剪一剪这一个小活动,顺其自然提出下一步任务:总结发现角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活跃了学习气氛。】

活动2:总结角的基本特征,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思考:找一找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先独立思考(2)再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展示:他们都有一个尖尖的的地方;(板书一:一个顶点)

他们的边都是直直的;(板书:直的边)

他们都有两条边。(板书:两条)

教师按上述方法操作,把总结的特点写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总结: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

【设计意图: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任务二:巩固角的特征

活动1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加深学生对角特征的理解: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

【设计意图:刚刚我们通过找一找,找出了角的三个基本特征,接下来的判一判,就是要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本领,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加深学生对角特征的理解: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

活动2:画角

1)画角需要准备什么重要的工具?(引导学生说出直尺,并说出为什么)

2)画角需要画出角的哪几个部分?(引导学生再次总结角的特征)

3)学生首次尝试自己画角。(师巡视指导)

同桌互相看一看、说一说创作的作品是否是角。

学生上台展示,角是由哪几个组成的?你是怎样在你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

一定会有学生只画出了两条直的边,而没有画顶点。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缺点,进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画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4)总结完注意事项之后,再次让学生用新学的准确的画法,再画一个角,最后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创作的。

画角要记住:先画顶点再画边。(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画角是这次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时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任务三:小游戏,进一步深化角的知识

活动1:比较角的大小

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直角,哪个角大? 哪个角小?还是同样大?

在我们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凭我们的眼睛,去比较事物的大小,还要通过我们的小手去动手对比一下,实践操作一下。

出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再次和直角进行比较大小。

引导学生学会对比:我们数学上的角,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去对比角的大小,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有大有小。】

活动2:做角

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吸管,你觉得老师会让同学们做什么?

学生:做角。

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这个吸管做一个角,开始。有小朋友做好了,让这个吸管做成一个角,举起你的角,谁来展示一下,谁来说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把吸管中间弯一下就形成一个角了。

把吸管弯一下就形成一个角了,为什么它是一个角?

难度升级:请同学们做一个大大的角,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的角,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3说说生活中的角

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活动4欣赏

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角,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中的美,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全课小结:

学生梳理本节课收获及疑惑,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

 

评价标准

 活动1

1.学生能够猜出这四个图形。☆

2.能说出这样猜的依据,并能够叙述完整。

☆☆

活动2

1.总结一点或几点。☆

2.学生能用语言描述。☆☆

活动1

1.学生能够判断出这六个图形是不是角。

2.能说出这样判断的依据,并能够叙述完整。☆☆

活动2:评价标准

教师评价:

1. 能画出角不能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2.能在全班分享,但语言不够严谨。☆☆

3.在活动中表达清晰完整,声音响亮。☆☆☆

活动1

1.学生能够判断出角的大小。☆

2.能说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叠加法,实际动手操作。☆☆

活动2:评价标准

1.学生能够能自主完成创作角。☆

2.学生能主动交流、大胆创新,愿意台前展示并自信地说出自己是怎样创作的并能够叙述完整。☆☆

  

 

迁移运用:

1.说说日常生活中的角。

2.画出你喜欢的角,多画几个。

成果集成:学生能根据角的特征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叠加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04 总评

整节课的设计,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过程,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倡导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与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转自:“中小学老师参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