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题研究】胡远明:一线教师的10个选题“雷区”,您踩中了吗?(五)

2023/2/24 14:41:59  阅读:140 发布者:

“雷区”之八:概念模糊

课题名称:《农村问题学生生成原因及改变策略的研究》

(一)研究问题

1.宏观意义

    21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 城市化建设需要涌入了大量的农民工, 农民工子女留在家乡学习生活, 形成农村留守儿童群体, 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农村问题学生的诸多问题已经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更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孩子的健康更是能够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关注农村问题学生的健康教育,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做到的。

2.现实问题

我校在校学生有256人,其中80%的学生属于“隔代教养”,35%的学生属于离异家庭。学生由于长期没有受到父母的管教,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低,对孩子过于溺爱,因此,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较差,教师的劝导往往成效不大,师生间甚至出现一些矛盾。我校大多是青年教师,管理思路不够新颖,管理方法欠缺创新,面对频出同样问题的学生感到束手无策,即使老师发现个别孩子出现了异常,家长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认为老师是小题大做,教师也没有专业人士指导,致使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停滞不前。

老胡观点:

在该课题中,提到了一个概念“问题学生”。那么,什么是问题学生呢?百度百科认为:“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而在课题中,仅仅提到的是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较差”。我们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不能认为是问题学生,我们一般称之为“学困生”、“潜力生”或者“待优生”。因为问题学生这个概念夸大了学生问题的严重性,属于概念模糊。

雷区”之九:自作主张

课题名称:《中职装饰画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应用的初探》

……

1.研究背景

中职美术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不足,而项目教学法的出现,使得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改善了传统中职美术教育存在的不足,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

2.研究现状

针对美术基础课的教学中还是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绘画的方式,我觉得可以使用项目教学法来尝试进行改变,那么我所选择的课程就是中职美术基础课程中的装饰画这一门。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开辟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的新视角。中职课程体系尤为强调项目课程体系以及课程体系的实施,这开启了中职课程建设的新视角。

3.实践意义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挖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美术设计人员和专业美术制作人员。在中职装饰画课程中通过引进“项目教学法”,使得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增强了学生学习基础绘画的积极性,为培养出更多美术人才奠定了基础,而在使用项目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的内涵、以及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美术教育的实践和探索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为中职美术教育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4.主要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等教育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

即对文献(如论文专著,网页资料等)进行检索查阅、分析整理,力图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研究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将大量采用文献分析法,以此来了解其他专家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项目课程开发、平面设计课程开发、企业项目开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等相关文献资料,从中得到启发,为基于企业项目的中职平面设计课程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老胡观点:

我们发现,该教师的课题论证设计内容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实践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而某科研部门的课题论证设计内容是这样的:1.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2.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3.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4.主要研究方法;5.研究详细计划。显然,该教师没有按照某科研部门的要求和规定填写内容,而是自作主张填写了其它的内容,这显然是不太合适的。一般而言,每一个科研部门的课题论证,都体现了该部门的科研导向和价值取向。因此,每一个科研部门的课题论证设计内容都有所不同。那么,我们一线教师申报某科研部门课题时,就需要按照该科研部门的要求和规定填写课题论证的设计内容。

“雷区”之十:缺乏土壤

课题名称:《小学线上课堂提升学生专注力的策略研究》

(一)研究问题

1)宏观意义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教育方面则主要体现为远程教育事业的兴起与发展。这种课程模式消除了时间与空间所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均等差异,让各个地区的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时时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结合当前“新冠”疫情的背景,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线上课程模式更是成为了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课堂是虚拟的,教与学产生了时空分离,没有了传统课堂老师的时时监督,学生自身的自制力成为了影响课堂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自身的自制力较低,如何提升他们在线上教学中的参与度也成了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现实问题

新冠疫情发生后,所有学生居家进行线上课程学习。以我所任教的郑州某小学语文学科为例,学生周一至周五每天至少听一节讲解课本内容的线上视频课程,然后完成相应的线上线下作业。我们班主要使用线上的一起作业平台,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度并不高,许多讲过的内容依然做错,作业达到合格以上的学生仅占70%左右。再结合每周一节由我进行的线上语文课程直播,我发现进入直播平台的学生总数仅占85%左右。在连麦互动的过程中,我点名的学生不能及时连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学生在线上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专注力不高,注意力不集中。

(二)研究内容

1.提升小学线上课堂教师了解和把握学情的策略研究。

2.提升小学线上课堂学生参与度的策略研究。

3.提升小学线上课堂课堂监督的策略研究。

老胡观点:

这是一项关于线上教学的课题,也是一项应景式的课题。目前阶段,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的中小学都进行了线上教学活动,这是一次被动的教育改革,显然也是一次暂时性的教学变革。那么,疫情即将结束了,该课题还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吗?我们认为,课题研究应该植根于肥沃的教学实践土壤中,否则也就无法开展研究。因此,随着疫情的结束,线上教学方式充其量也就是学校教学的一个补充或者延伸,不可能像目前这样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了。那么,该课题随着疫情的结束,可能也就失去了研究的土壤和基础。也就是说,由于线上教学方式的结束,该课题很显然也就没有了教学实践基础,还怎么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啊?

……

我们以课题案例的形式,例举了一线中小学教师选题中常见的10个“雷区”。当然还有一些“雷区”,如问题和原因分不清、把疑问句当作问题、研究内容等同于策略、问题不聚焦和不具体等等。显然,这些“雷区”,都是我们在选题过程中应该避免的现象。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选题将会直接决定课题的成败,因此选题时应端正态度,引起重视。其实,我们只要放平心态,认真对待,选题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李镇西认为:“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事实上,李镇西的这句话,我们认为就是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选题重要依据和原则。

只要用心,课题就在你我身边。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转自:“科研课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