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每日闯关(46)》九年级22-23版

2023/2/17 14:47:05  阅读:142 发布者:

3.3汽化和液化&3.4升华和凝华

上合示范区实验初级中学 董晓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2.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华

D.先液化,后汽化

3.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实现了零污染制冰,原理如图所示,首先液态二氧化碳通过膨胀阀进入毛细管,在毛细管中迅速变成气体,此时在制冰管上方的平面上洒水即可完成制冰;之后气态二氧化碳在压缩机的推动下进入冷凝器,在这里变成液体,完成一个循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细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B.制冰时,毛细管上方的水在水平面上凝华放热形成冰面

C.二氧化碳气体在冷凝器中液化吸热

D.制冰时场地周围有很多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二、多项选择题

4.“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下列描述能够直接支持“该现象属于碘升华而不属于熔化和汽化”观点的是(    )

A.全过程,试管中始终没有出现液态的碘

B.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

C.试管的导热性能良好

D.碘升华吸收热量

5.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甲所示的装置给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他绘制了如图乙所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小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比较AB段和CD段可知,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2

C.水的沸点是98℃,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D.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三、填空题

6.民间俗语“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属于      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如图所示,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和蓖麻油加热相同时间,观察到蓖麻油比煤油的温度变化大,说明       的比热容更大。

7.夏天小宁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小水珠都是由于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小宁也发现小水珠出现在两只杯壁的位置不同,其中乙杯是______(选填“内壁”或“外壁”)出现了水珠。

8.实验一: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组装实验装置时,对于盛水的烧杯和测水温的温度计,应先调整        (选填“烧杯”或“温度计”)的位置。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该实验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的。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会,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由实验数据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请给实验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实验二:利用图丁所示装置探究酒精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5)实验中,小明发现当试管内的酒精沸腾时,烧杯中的亚麻仁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亚麻仁油的沸点比酒精      。

 

3.3汽化和液化&3.4升华和凝华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二、多项选择题

4.AB 5.AB

三、填空题

6.凝华 煤油    

7.液化 内壁

8.1)烧杯 (294  3)热传递 错误

4)减少水的质量  (5)高

作者简介:董晓,上合示范区实验初级中学

教育格言: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旋律,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