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过关清单 | 如何设计一份好的“练习课”过关清单?

2023/2/17 13:41:34  阅读:152 发布者:

练习课教学活动过关清单是以“典型例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或本章节学习内容进行训练和拓展,以锻炼学习思维,提升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过关清单。

一、练习课过关清单的编写内容及要求

练习课过关清单的编写:主要包括例题、随堂练习、解题方法点拨、课后巩固练习四个部分。

1.例题

例题选取要力求典型,确保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随堂练习

随堂习题要尽量与例题类型相吻合,以基础题为主,适当配有创新题和能力拓展题,做到难易适中,数量充足,力避偏题、怪题、难题。

3.解题方法点拨

每个类型题后,要配有对该类型题的解题规律、方法及技巧的归纳、提炼和点拨,确保学生练有所获、习有多得。

4.课后巩固练习

教师在选编习题时要多做推敲,合理选题,要做到以下五方面:

1)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习目标,考查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状况。

2)要注意可行性。教师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进行习题的选择,过分简单的习题会影响学生思维的质量,难度过大的习题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将使学生丧失自信心。所以,习题的选择要把握好“度”。

3)要有典型性。习题的选择要走出贪多、贪全的误区。习题的选择一定要典型,既要注意到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4)要有研究性。其一,选择习题要精,要有丰富的内涵,教师除注重结果之外,更要注重组题方式和质量,达到“一题多解,多解归一,挖掘共同本质;多解归一,归纳思考规律”的目的。其二,尽量设计选自实际生活中的原型,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选编习题,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体验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要注意对课本习题的挖掘。课本习题是精品题目,教师在题目选编中,要优先考虑课本中例题与习题,适当拓展、演变,使其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练习课过关清单的编写要求:

训练类过关清单的设计原则,要体现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题目,要关注基础内容的训练,在题目难度上不能好高骛远,使题目过难;对于部分题目,要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使学生通过综合题目的训练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提倡在题目背景选取和设问方式上尽可能体现趣味性,尽可能地创设情境,以引发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让学生积极高效地进行训练。

作为练习课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练习课教学活动过关清单编写中要达到三个要求:第一,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综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开放性思维能力。第三,联系生活和现实,结合已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练习课过关清单编写的主要环节

1.训练目标

按照考试大纲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训练试题。

2.课堂导学

其一,典型试题引领。教师通过对试题的精讲,使学生明确同一类问题的做题规律与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其二,学生按照学案内容自主完成练习题的内容。对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理解不到位的难点疑点,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争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消除疑点。

其三,对合作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提出。

其四,教师结合课堂上学生讨论情况和小组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对相关理论和规律进行归纳、拓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3.课堂检测

其一,针对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

其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后联系,完善知识体系。典型的问题要在错题本上做好整理记录。

4.课后作业

对知识点和主要问题生发出的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选择性地挑选教辅上的习题,达到拓宽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练习课过关清单典型样例展示

练习课过关清单是以“典型例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或本章学习内容进行训练和拓展,以锻炼学习思维、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重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过关清单设置体现了试题的层次性、梯度性,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习题,既夯实了基础,同时又培养了能力。

1)第一部分“夯实基础”,面向学困生,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的,试题简单,主要培养他们对基本历史史实、历史人物的记忆情况。适合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2)第二部分“综合拓展”,主要是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部分内容面向中等生,通过训练培养他们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较第一部分有所提升,考查的知识来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突出知识的运用。

3)第三部分“能力提升”,主要面向学优生,试题设计突出知识间的联系、比较,试题高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的某一知识点的考查,更强调知识的线索性、系统性、概括性和综合性,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试题难度较前两部分再次提高,力争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我的困惑:让学生在整节课完成后,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疑惑写下来,在生生间,师生间或提交全班同学共同解决,不留死角,做到节节清。

5)我的收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从而养成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好习惯。

6)设计二次达标试题,针对练习课过关清单1中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出行变式训练,题目在于精,而不再于多,关注学生的易错点、疑惑点、方法的训练点、能力的提高点。

四、怎样设计一份优秀的练习课过关清单

练习课过关清单作为练习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提能力,升华情感。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份优秀的练习课过关清单?需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试题设计的层次性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水平,设计适合他们训练的相应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饱”,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通常分三个层次:基础性、综合拓展和能力提升。基础性试题:面向学困生,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的,试题简单;综合拓展:面向中等生,主要是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相关习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有所提高;能力提升:主要面向学优生,试题设计突出知识的线索性、系统性、概括性和方法的综合性;试题高于课本,不拘泥于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方法的考查,难度较前两部分再次提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意题量及知识的前后联系,体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

编制过关清单时,需要详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疑惑点、初学的出错点、前后知识链接的关键点,找到练习课的知识增长点,来设计相关习题,题量适中,争取课堂的高效益。

3.清单设计尽可能体现趣味性、生活性和时事性

鉴于练习课以习题训练为主的特点,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性。教师在题目背景选取、资源的运用和设问方式上尽可能体现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还要多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当今前沿的知识或信息,来设计相应的问题,让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无处不在的信念贯穿于学生的心中,从而养成他们多观察、多了解的习惯。

4.二次达标的原则

针对学生在练习课过关清单中集中出现的问题,无论是方法运用还是知识能力方面的欠缺,或学习习惯的因素,教师要再次设计训练清单2,有针对性地训练。二次达标试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目的性,题量适中,以培养能力,训练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为主。

5.注重学法指导

练习课过关清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形成能力,进行情感的升华,在运用时不能为做题而做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解题技巧和方法,如找关键句子、字词法、比较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概括归纳法、排除法等,好的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做题的速度,更提高了做题的质量。

训练案是整个过关清单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的目标依然以学习目标为主要目标,整个训练活动是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总体学习目标。这点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练习课过关清单的设计,不拘泥于某一环节,但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版权声明 | 本文综合自曹国栋、马彩云编写的《教与学“过关清单”的设计与操作》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