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材中的写作思维

2023/2/17 10:45:17  阅读:8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冬精编辑手记 ,作者冬精

在常规的教学中,借助教材向学生传递写作的经验、方法和策略,再正常不过了。那么,你是否想过,教材其实对于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写作也有帮助呢?

五上第5单元是习作单元,习作是《介绍一种事物》。五下习作单元的习作是《形形色色的人》,仔细观察观察有什么收获?

有过投稿经验的老师经常会听到编辑提醒我们作者“文章角度要新颖,角度要独特” 。可是,如何才能达到编辑的要求呢?

发散思维

我们看五上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及五下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的习作提示。是否都是围绕一个点,分各种方式、角度进行发散。

结合目前的热点话题,2022年版课标,我们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发散?

宏观发散:

最新概念:核心素养、任务群、情境、质量检测、跨学科学习

新旧区别:修正部分、增加内容

与我相关:教材是否变动、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式改变、评价标准、文本解读、教研方向

也可以做微观发散:

比如针对学习任务群:内涵是什么?如何设计?情境设置原则、任务来源路径、评价标准、与教材匹配度、教师准备

再具体一些:

某一个任务群:三个学段各有什么特征、目标、任务、情境,针对某一单元,某一课如何解读,如何设计任务群,提供什么支架、作业设计。

每一问题结合相关教材进行思考,都是一篇见解深刻、角度新颖的优质稿件。

逆向思维

三下第五单元有两篇文章《宇宙的另一边》《尾巴他有一只猫》,与我们平常的视角是不一样的。这个也给我们写作一个启示:

1.大家研究课标,我可以反思课标的不足之处 。

2.一般人研究教师如何贯彻课标理念,我是否可以从学生出发,探索如何在学习中领会渗透相关理念?

3.别人都是正常教学设计,我是否可以进行逆向教学设计。

4.你研究单元整体任务群,我是否可以聚焦单篇教材任务群。

5.你研究精读课文,我研究略读课文。你研究整本书如何阅读,我思考如何借整本书进行读写结合,或者思辨性阅读。

第三者思维

1.借助他人的理论,对事物进行阐述。五下八单元《童年的发现》,让学生品味语言幽默的另外一种方式。金玉、谢攀老师借助儿童文学评论家李学斌的理论,在《小学教学设计》发表《解密儿童幽默 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任务群》,后来还被人大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

2.研究事物的另一面。针对二下七单元《青蛙卖泥塘》《蜘蛛开店》三上的《慢性的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我们一般的教学都是从如何落实语文要素出发的。杭州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写过一篇文章《群文阅读中的思维策略》,从商业题材视角入手,进行思辨性阅读。这篇文章在 2020年第7期上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一件事情的不同表述。五上的《四季之美》作者选择黎明的天空、夜晚的萤火虫、傍晚的归鸦、清晨的炭火来描绘作者心中的美景。她取材的角度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这就给我们启示:

1)同一课用不同的任务群进行设计。由于2022年版课标与目前所使用的统编教材不匹配,同样一课或者一个单元,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任务群来呈现。

2) 跨学科写作。无意之中,看到南通美术老师“大成子”眼中的运动会,她从美术老师的视角,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第一次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情形。给我很大的启示。语文和数学、英语等,有好多共性的话题。比如思维、整本书阅读、单元整体教学、评价。我们其实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思维来进行写作。

转自:“迷恋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