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统编版五下“综合性学习”之“有趣的调查报告”

2023/2/17 10:40:12  阅读:116 发布者:

教学目标:

1.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和基本格式。

2.通过前期搜集资料、研读范文、观察、比较、迁移,学会用分条罗列的形式以及抓要点提炼观点的方法,尝试在项目式学习中学会撰写研究报告。

3.通过有目的地搜集、筛选、整合、分析资料,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导学:

项目名称:有趣的研究报告

项日实施时间线

课前

课中

课后

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自主阅读《关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初步了解报告的格式。

确定一个自己想研究的主题。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确定一个自己想研究的主题,整理 前期搜集的相关资料,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报告的相关探究活动。

尝试多元评价,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小妙招为依托,学会多元评价范文。梳理、提炼资料内容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完成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展示资料,明晰研究概念

1播放1分钟动画视频《姓氏的起源——趣说百家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点评课前学生搜集的关于姓氏的资料包,思考:这能否称为研究?

3.比对范文《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明晰研究概念。(设计意图:应用文教学要想化枯燥为生动,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动画的导入不仅贴合教学内容,而且贴近学生生活,成功引发了他们的探知欲。出示课前学生整理的资料包,既肯定了他们前期项目式学习的成果,又让他们明白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搜集层面,还要将资料整合并提炼,从而形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二、研读范文,明悟报告要领

1.初读范文,明确格式。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分为四大板块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板书)2.对照板块,掌握要领。

(1)问题的提出。①借助批注,明确“问题的提出”即研究目的。②指名交流:结合前期实践活动,说说自己的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①学生回顾搜集资料的方法:网络搜索、查找图书、请教别人。②补充方法: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等。

(3)资料整理。①聚焦表格,发现特点。预设一:作者从“类别”“内容”两个方面来列表。预设二:作者分别从“来源”“历史名人”“现状”三方面进行资料整理。预设三:作者在整理资料时是按时间顺序来排列的,而且列举的人物都是名人。师归纳:一般情况下,搜集的资料要进行筛选、整理、归纳,然后分条罗列,以表格形式呈现。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时,可以按时间顺序来梳理。②情境创设,练习整理。情境:“滴滴滴”.QQ头像闪烁,原来是小陈同学在求助,请小伙伴帮忙整理一下他“丰富”的资料库。小组交流,相互补充。指名交流,相机指导:与研究主题无关的内容司删除,内容相似的可合并,同时将所有资料归归类。

(4)研究结论。①借助批注,明确“研究结论”即对资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②对应观察,发现特点。预设一:结论部分也是分条来表述。预设二:每条结论都与资料整理和问题的提出相对应。预设三:有些时候先说结论,再举简单的事例来证明。师归纳:结论一般分条罗列,与问题的提出相对应。在资料整理板块的基础上抓住要点进行概括、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语言要简洁明了,符合事实。③动笔实练,尝试概括。出示一条学生课前整理的关于“行书艺术”研究的资料,试着分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指名交流,相机点评。

(5)题目与选材。①列举发现,研究报告的题目直接点明研究的主题。②学生交流自己想要研究或正在研究的主题,教师相机指导选点要小。③(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研究报告案例的示范作用引领学生深入认识研究报告所具备的基本要素,为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辅垫。其中“资料整理”“研究结论”两大板块是教学难点,因此在对照发现的基础上又创设了两个情境练习,既让学生巩固了新知,又提升了梳理、分析、概括的能力。归纳小妙招:研究目的要清晰、研究方法可多样、要点分条细罗列、结论简明讲事实。(板书

出示学生习作《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借助《综合性学习评价表》进行星级评价。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姓陈,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从课本上看到了《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觉得这份研究报告很有意思,所以我也对“陈”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报刊。

2.上网浏览。三、资料整理

类别

具体内容

来源

据说""姓出自陈胡公的后裔,帝王赐姓也是来源之一。

历史名人

陈胜、陈叔宝、陈独秀……

人口数量

据统计,日前全国"姓人口数量大约有7000万。

四、研究结论1.我国的“陈”姓历史源远流长。2.“陈”姓历史名人有很多。3.“陈”姓是当代中国的第五大姓,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评价标准

☆☆☆

☆☆

研究目的清晰




研究方法多样




要点分条罗列




结论简明达意




3.学生交流:预设一:这份研究性报告搜集的资料不够全面。预设二:研究结论过于简单,没有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师相机评价。(设计意图:在迁移运用的过程中,改变原有的“修改范文”模式,借助妙招,将评价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实际体验,来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从而指向项目学习的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前期研究成果的梳理、归纳、分析。

尝试动笔撰写研究报告。

小结:同学们,汉字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其中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智慧,这段时间我们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学习了用多种方法搜集感兴趣的汉字资料,并且明白了怎样将自己的研究形成一份简单的报告。大家可以按照小妙招的提示,完善自己的报告。

(设计意图: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就是学生的协助者,学生在完成资料搜集这一任务后,运用本节课已学习的方法,再次回归到练习、实践、运用中去。不仅拥有思维的碰撞,也锻炼了合作能力,更为动笔做好铺垫。)附学生优秀习作:关于汉字起源与发展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的起源是什么?汉字经过怎样的发展过程而演变成为今天的文字?汉字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故事?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查阅资料。

2.查阅书籍和杂志。3.询问身边的人。4.其他方法。

类别

内容

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演变过程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经历故事

1.仓颉造字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邙之水,忽然看见一只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么?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2.武则天取名字话说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则天登基后,她想给自己取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名字,名字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且把自己的也展现出来。可是取什么字才能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呢?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汉字肯定不能像现,于是武则天想自己造一个从来的字出来,这样肯定就没有重复了。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信,都觉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日一样永远高挂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个字,日月在天空上面:婴。曌:zhao”。曌字:大概有日月当空、明亮阔大的意思吧。

 

四、研究结论

汉字的起源有“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看来汉字的历史真悠久呀!

汉字的故事有:仓颉造字、武则天取名字等。

转自:“迷恋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