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
今天上了《燕子》,完成了本课练习,记录如下。
一、单元要素
开启新学期的语文学习,先从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页说起。说了人文要素、阅读与习作要求,留了一个疑问:到底什么是优美生动的词句?学完了再来解答。
二、新课导入
出示燕子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对于燕子的印象以及和燕子有关的古诗词。这里,孩子们说的不好,学过的忘了很多。于是出示了几句和燕子有关的古诗,齐读。
古人爱写燕子,现代作家也是,揭题,板书课题,出示作者简介,了解作者。
三、初读感知
先听老师读,再自读课文,接着指名读,最后齐读。充分朗读并纠音后,出示本课词语,男生女生对读、全班开火车读。
处理多音字“散”“杆”。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燕子?燕子和春天有什么关系呢?哪一句能够说明?作者对燕子的感情又是如何?
读完后,进行交流,随机板书。
四、交流讨论
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燕子的外形、春光、飞行和休憩的样子,到底作者是如何把燕子的特点写清楚,又是如何把燕子写得招人喜欢,一起继续学习。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写的燕子的几方面,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读一读,并分享你的理由。
第一课时上到这里就结束了,以下是第二课时。
齐读课文,复习导入后,由学生进行分享。
韩宇轩、王一壹、王程烨都给出了很令人满意的答案,根据学生的随机分享,进行讲解后,按照课文的顺序进行解读。
1.燕子外形,把“乌黑”换成“乌漆麻黑”,把“剪刀似的尾巴”换成“树杈似的尾巴”,体会词语细微改变时所表达情感的不同。
再分析,写外形时,为什么不做到面面俱到,引导学生发现,写事物,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挖空背诵第一自然段。
2.春光烂漫,郭佳萱起来说,这里用了拟人和比喻,是的,一个“聚拢”一个“赶集”把万物拟人化,
理解“赶集”,体会心情,朗读段落。
把春天比作喧闹的市场,这里喧闹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把孩子们难住了,于是回到课文,发现,这里的“喧闹”原来指的是颜色,颜色很多,所以“春光烂漫”“烂漫无比”。
出示“烂漫”的两个意思,一个是形容颜色鲜艳而美丽,一个是坦率自然,毫不做作。由学生进行意思选择,不难发现本文“烂漫”的意思为前者,而后者这可以积累词语“天真烂漫”。
讲到这里,从场景描写就过渡到了角色描写,小燕子来了,为这光彩夺目的春天平添了许多生趣。
挖空背诵第二自然段。
3.燕子飞行,默读段落,说一说燕子飞行的动作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学生:轻快)。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做动作理解“横掠”,问:能否换成“横飞”?
答:不能,一来横掠是轻轻掠过,而飞则感觉飞得很高,离湖面较远,而来横掠与“沾”相呼应,更能体会燕子飞翔的轻盈。
体会作者用词精确。
联系生活理解“旷亮无比”“波光粼粼”,结合
理解“圆晕”。
4.燕子休憩,多么有趣。问:为什么是几支木杆,几痕电线?引导学生发现观察距离远。
再问:嫩蓝是否可以换成“蔚蓝”“淡蓝”?答:不能。孟文经从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鲜嫩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里,嫩蓝也能体现出蓝的透明,所以不能更换。
出示燕子休憩图片,不难发现电线就像五线谱,燕子便是音符了。
再问:是否可以将第五自然段放到三四自然段之前?
答:不能,文章从静到动,最后以静结尾,所以不能换。
下课后,马梓扬找到我,说因为远近观察的不同,也不能换,看来是有了自己的理解了,很棒。
五、积累词语
可爱的燕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作者选取了不同角度,运用准确又生动的语言,写出了特点。如果是“一身羽毛”“一对翅膀”,我们就看不出样子,而“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就让这燕子活灵活现,出现在我们眼前。
找一找文章中类似的词语,画出来。
总结本课,布置了背诵作业,下课。
六、总结反思
这一篇课文很经典,我也很喜欢,也是小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所以备的蛮精心,昨天打扫完教室回到家,备完课已经十一点半了。
由于昨天已经把这课的生字讲了,所以今天没有涉及生字教学。
遵从充分朗读到重现画面再到体会生动语句的大环节展开教学,整体还算满意。
那就继续努力啦。
对了,有老师问我去污粉,是斧头牌去污粉,我觉得拖得挺干净,可以试一试。
转自:“一颗蓝荔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