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大单元学习任务下《四个太阳》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2023/2/17 8:45:35  阅读:274 发布者:

/单润琪

文本教学解读

《四个太阳》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心愿”为人文主题,围绕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心愿,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心愿,编排了三篇课文。《四个太阳》是夏辇生写的一篇富有奇妙想象的散文,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儿童的视角,结合四季的特点展开想象。“我”根据四个季节不同的特征,为每个季节的太阳画上了与之相应的、不同的颜色,给世界万物带来了各种美好,表达了心中美好的愿望。选取的题材符合各个季节的特点,做到了相关性、准确性。

《四个太阳》共分为4个自然段,按照夏天、秋天、冬天和春天的顺序展开叙述。每个自然段写了一个季节,段落之间的语言结构相似,都是先写“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再写“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个季节呈现的美好景象”。在语言上,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激发学生想象力。全文注音,充满童趣,运用了反复表现的手法,语言简洁、优美,易于朗读,描述的内容也是孩子们较为喜欢的,容易引起情感共鸣。课文下方配有插图,分别对应文章的四个自然段,便于学生理解,激发想象,让学生感受世间的真善美。

课文语言浅显,却充满了儿童想象的情趣。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写道:“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有谁见到过“绿绿的”太阳呢?为什么要画一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接着往下读:“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读完这句,马上就会觉得画一个“绿绿的”太阳,是一个多么妙的主意。夏天天气炎热,火辣辣的太阳挂在空中,就更加炎热了……

1.识写生字

课文要求学生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舌字旁”、“页字边”,掌握新笔画“横撇弯钩”的写法。随文正音时,读准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教师随文指导,带读巩固轻声词“小朋友”、“尝尝”、“画了”、“绿绿的太阳”等。

认读“太阳”可在书写课题时,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识记。“送”、“道”都有共同的偏旁“走之旁”,可以在提炼课文关键信息时认读,采用猜字谜或熟字比较的方式帮助识记。“香甜”、“温暖”,采用词串的形式认读,结合象形字、

、语境等,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忙、尝、该、颜”,可以在指导朗读时随文识字,“因”字可以利用旧知“国”,结合书写,运用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

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先进行归类。“校、阳、秋”为左右结构,“太、金”注意撇捺要舒展,“为”强调笔顺:先点后撇。“因”字全包围结构,强调书写规则:先进入,后关门。

2.朗读课文

课后练习第一题中,对朗读课文提出了明确要求:“说说你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试着画一画,并说明理由。”要求学生“将阅读活动结合起来,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为了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在教学中以阅读为主线:

首先,要求学生能读懂课文,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其次,在感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可以采用跟读、指读的方法,读好偏正短语、问句。教师范读,指导学生借助停顿符号读好长句中的停顿,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个性化朗读。

最后,深化学生对小画家美好心愿的理解,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太阳。

3.积累运用

课后练习第二题中,给出了三组词语,第一组都与地点有关,第二组都与颜色有关,第三组都与事物给人的感觉有关。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分类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迁移运用并尝试选词造句。

课文的段落结构相似,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句子仿说练习,仿照课文句式“我画了个      ,送给      。”教师由“扶”到“放”,先出示句式,引导学生积累偏正短语“的”,再仿说句式,练习表达。逐步打开学生思路,到最后不局限送太阳,也不局限送什么颜色的太阳,可以送任何东西给任何人,只要是关乎真、关乎善、关乎美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从课文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词句,拓展学生的思维表达。

教学活动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太、阳”等13个生字;认识“舌字旁”和“页字边”两个偏旁;会写“太、阳、校、金、秋、因、为”7个生字,掌握“横撇弯钩”1个新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问题支架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读懂课文内容。

3.仿说文中句式,练习表达,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故事激趣,引入课题

1.故事导入:向学生提问,是否听过《后裔射日》的神话故事,请学生简要复述故事内容,由教师进行补充,最后请学生说一说故事结尾天上还剩几个太阳。

2.板书课题“太阳”,学生自由认读。

3.设置悬念:补充课题《四个太阳》,提出质疑,太阳只有一个,为什么课文中小画家画了四个太阳?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板块二 初读课文,提取信息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标清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全班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3.借助问题支架(“谁的心愿”“什么心愿”“怎么样了”)提取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4.继续提炼信息,“小画家”为什么要画出四个色彩不同的太阳送给四季?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夏天-清凉 秋天-香甜 冬天-温暖 春天-多彩

板块三 动态生成,朗读感悟

(一)感悟夏天的太阳

1.创设情境,对比中感受“炎热”和“清凉”。

出示

(小狗热得吐出舌头,小青蛙躲在荷叶下乘凉,人们撑着遮阳伞......),创设情境: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夏天的“炎热”。如果你在这么热的夏天,你有什么愿望?

2.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小画家的心愿,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

出示“绿绿的太阳”,让学生感受绿太阳带来的“清凉”。

4.引导学生理解“到处”的含义,即绿绿的太阳把清凉带到了高山、田野、街道、校园等每一个地方。

5.在感悟夏天“清凉”的基础上,带着舒服的感受,再读第一自然段。

(二)感悟秋天的太阳

1.利用

,认读生字。

出示

(落叶、水果),创设情境:秋天到了我们可以吃到香甜的水果啦!联系

识记“香甜”。面对这么多又香又甜的水果,想吃吗?(课件出示:落叶图),谁来了,来干嘛呀?

2.激发趣味,学生扮演落叶,邀请“小伙伴”来品尝水果。引导学生读出邀请朋友时的礼貌、热情。

3.在感悟秋天“香甜”的基础上,带着喜悦的心情,再读第二自然段。

(三)感悟冬天的太阳

1.对比思考,绿绿的太阳和红红的太阳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绿绿的太阳代表清凉,红红的太阳代表温暖,引发学生要把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的心愿。

    2.激发想象,联系生活感悟冬天。创设冬天寒冷的情境: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现在是寒冷的冬天,“我们正穿着厚厚的棉衣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刮起了呼呼的寒风,下起了漫天的大雪,冰凉的雪花落在了我们的帽子里,吹进了我们的衣服里。”请学生谈一谈此时的感受,体会课文中“冻僵”一词的含义,联系生活体验说说“冻僵”的感觉。“此时,天空出现了一轮红红的太阳,阳光把温暖洒在了各个角落,洒在了你的身上。”再请学生谈一谈此时的感受,体会“温暖”的感觉。

3.在感悟冬天“温暖”的基础上,再读第三自然段。

(四)感悟春天的太阳

1.出示问句:“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随文识字“该、颜”:“该”,用换一换的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咳、孩、核”。认识“颜”字的偏旁“页字边”,了解从“页”的字都与头面有关“顶、顺、领、预......”,引导学生扩词练习。

3.出示句子:“哦,画个彩色的。”学生尝试读,并说一说这样读的理由,强调语气词的读法。鼓励个性化朗读,“哦”表现了恍然大悟的感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感受。

4.交流汇报:你觉得春天怎么样?回忆学过的描绘春天的词语、古诗或歌曲。

春回大地、百花齐放、柳绿花红、冰雪融化......

《春晓》、《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春日》、《咏柳》......

5.配乐朗读课文,感悟春天的多彩、美好。

板块四 积累运用,表达心愿

1.读课后练习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每组词语的特点。

高山 果园 田野 (与地点有关)

碧绿 金黄 火红 (与颜色有关)

清凉 香甜 温暖 (与事物给人的感觉有关)

2.拓展运用,请学生再说出几个这类的词语。出示春天的图画,运用积累的词语说句子:

春天的太阳是彩色的。桃花( ),柳树(  ),小河(  ),蝴蝶(  ......

3.升华情感:总结课文中小画家为四季画了四个色彩不同的太阳,你想画太阳吗?画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表达什么心愿?

1)我也来画:

我想画个( )的太阳,送给(  ),希望(  )。

2)仿照课文句式,表达心愿。

我画了个      ,送给      ,让       

3)把你心中的太阳画下来,并把它送给你喜欢的人。

板块五 掌握笔画,规范书写

1.学写生字“校、秋、阳”。

1)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字均为左右结构,“校”、“秋”是左右等高,“阳”是左高右低。

2)认识阳字的偏旁“耳刀旁”和笔画“横撇弯钩”。

2.学写生字“太、金、为”。

1)“太”和“金”中的一撇一捺要舒展。

2)“为”字的笔顺要先写点。

3.学写“因”字。

1)复习全包围结构的书写规则:先里头,后封口。

2)拓展学习“国字框”组成的生字“国、囚、团、回、圆、园、困、圈......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