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开学第一“研” 名师来示范

2023/2/16 15:25:44  阅读:160 发布者:

示范引领共成长

砥砺前行共芬芳

记金华市教研员章颖老师的示范课活动

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为促进教师把握整体教学,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210日上午,金华市小学数学教研员章颖老师深入义乌市实验小学,为实小师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示范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下沉指导  更新教学新理念

问题导向,链接旧知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是笔算除法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课,也是本学期的第一课。章老师先通过3道除法算式“12÷346÷242÷3”,复习回顾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唤醒学生对除法意义、口算、竖式书写等方面的认知经验,为新知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多元表征,理法结合

章老师基于学生学情,立足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了教材常规的“序”,从“42÷3”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竖式的书写格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引发列“一层”竖式还是“两层”竖式的认识冲突,对接下去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依据除法意义,借助“分圆片”的操作,分一分、说一说,让学生深刻体会需要分两次,从而直观地理解了除法竖式写两层更能记录分的过程,用直观的圆片解释了抽象的竖式。章老师重视学生对计数单位的感悟,利用计数单位来感知除法竖式的意义,体验和感悟到笔算除法的算理,体现了计算教学的一致性。

对比思辨,掌握算法

在课中,章老师多次将竖式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在对比思辨中,总结提炼算法,巩固除法竖式。首先,对比了口算、笔算、分圆片的方法,沟通学具操作与口头表述、竖式书写之间的联系,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其次,对比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引导学生体会首位有余或无余情况,算理、算法一致,只是竖式十位上有余数时要和个位合起来继续除。最后,对比了课始预习的表内一层的除法和新学的两层的除法,让学生体会区别,感悟写两层的必要性,学生还提出了以后可能会写三层四层,充分感悟了分层记录的优越性。通过三次对比,使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联系,为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了联结点和支撑点。

示范引领,引发思维新碰撞

教研讨论

章颖教研员本次下沉指导,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听课老师们表示受益匪浅,也引发了各位专家们对“计算教学”“大单元教学”的学习与讨论。

章老师指出,除法竖式记录了平均分的过程,除法的本质就是对计数单位的细分。要紧扣“计数单位”来解释算理,打通各种运算之间的联系,体现运算的一致性。在座专家对章老师的课表示高度认可,也谈了自己的一些感想。本堂课在素材和学具的选取上非常巧妙,其中利用“分圆片”解释算理这一环节让大家印象极为深刻。学生遇到“每人分一个,还剩下一个,怎么办?”,这个“美丽的相遇”恰好就是理解算理的关键之处,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想到把剩下的这个大圆片换成10个小圆片,体会“破一当十”,很好地体现了位值制。最后,浙江省特级教师、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杨凯明总校长从高阶思维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关于教学艺术方面给大家作了精彩阐述。

教研感想

点击展开

教研感想

王剑老师:

210日上午,我有幸听了章老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课,这次观摩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原来计算课可以上的这么有数学味。首先,章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打破了教材常规的序,从逆向思考的角度倒逼学生产生对竖式两步计算合理性的思考。章老师从42÷3入手,紧紧抓住学生对竖式列为一层和两层的认知冲突,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用大小圆贴来代表数字,以大圆贴代替十根小棒的创新,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过程中将一个十转化为十个一的必要性,而这也正是除法竖式的本质。纵观整节课,章老师无论是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还是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方面都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

陈海燕老师: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受笔算加法、笔算减法和笔算乘法的影响,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仍会使用“一层”计算的方式,由“一层”计算向“两层”过渡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章老师在教学时,巧妙地对例题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利用42÷3,因其十位分完后还有余数,加深学生对分两层计算过程的理解,凸显并强化从高位除起的算法。借助“分圆片”的直观操作,促使学生深度理解“从高位算起,将每一位分剩下的数与下一数位上的数合并起来再分”的算理,将算理和算法对应、关联,在领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

李玉冰老师:

算式的选取不是凭空而生,是基于已知到未知的单元整体设计。“十位有剩余”的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面对难点,教师依旧有条不紊,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自己创造的两个竖式,以及边演示分的过程边写竖式时提问“为什么”“怎么办”“应该写在哪里”,让积极、主动、投入的学生获得了思维成功的愉悦,也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写两层,为什么十位有剩余时要与个位合并再次分。“均分”“计数单位”这些核心内容贯穿始终,教师在教学中牢牢把握住学科本质,顺应学生的思维生长的规律,促进学生知识、方法、原理的自主迁移,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沈伊秀老师:

章颖老师整节课牢牢抓住除法的意义——平均分而展开教学。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动手操作分一分的全过程,将分的过程与除法竖式的每一部分所代表的意义紧密联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课堂中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做好适时地引导。章颖老师从复习回顾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让学生尝试利用已知经验,迁移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供给学生猜测与验证的机会,将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了学生。学生的兴趣激起了探究的火花。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领示范,携手同行;共同成长,方能致远。在章老师的示范引领下,学校的有力支持下,老师的自我努力下,相信实小数学组的老师们会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做到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有机融合。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转自:“义乌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