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神话魅力润心田,教学巧思助成长 ——记晋江二小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同伴合作课”研讨活动
2023/2/16 14:59:48 阅读:130 发布者:
日本学者佐藤学说:“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营造课堂新样态,真正落实大单元教学以及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以“大单元主题教学下的课堂学习单的设计”为主题,开展了同伴合作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傅欣荣老师执教《精卫填海》,林丽卿老师进行说课。李秀纺副校长以及主校区三年段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参与研讨。
《精卫填海》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文字简洁明了,却给人以奇特的想象。在这节课上,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傅老师通过指导朗读,熟读成诵;理解内容,明白大意;发挥想象,讲述故事;紧扣句子,感受精卫形象等环节,采用情境创设、朗读指导等方法进行教学。她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在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时,紧抓重点语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人物形象。整节课利用神话传说具有的夸张、神奇之处,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本节课紧扣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精卫填海的故事讲清楚,感知精卫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并从中体会到精卫不畏困难、意志坚定、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林丽卿老师主要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意图四个方面进行说课。在说课中,林老师指出这篇小古文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依据单元要素“让学生感受神话中的神奇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制定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说教学过程中,林老师的设计有两大亮点:1.小入口,大世界。一个《精卫填海》的故事带出一本《山海经》,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2.简形式,深内涵。设计切实可行的学习单,让学生跟着学习单,自主、合作、探究,围绕着“猜、读、说、感、参”五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的思维如同剥笋一般,层层深入,语文核心素养真正得以落实。
在教学研讨环节,参会老师依据课堂观察量表,从“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学生的交流”三个维度进行分组研讨,最后由丹萍老师、瑩栅老师和郭娟老师代表小组上台发言。通过课堂观察,老师们发现孩子在课堂中能围绕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交流,学习单的设计和使用都能帮助学生思考与交流。在教学中,教师素养高,讲解清晰准确。从教与学时间分配上,倒推出课堂可以更加简化教学环节,为学生自主学习让出更多时间。
最后李秀纺副校长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总结。李副校长管中窥豹,从课堂中的学生表现谈起,充分肯定在傅老师的引导和浸润下,学生语文素养高,精神面貌好。李副校表示,观察量表是促进课堂改革的第一步,通过一组组数据,可以显现地观察到课堂的主体,从而改变教师组织教学的方式,在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让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李副校长勉励与会老师,教育研究要具备三种“慧眼”:一种是高瞻远瞩的飞鸟之眼,一种是视角下移的蜻蜓之眼,一种是精致细致的蚂蚁之眼。
南国冬日,山河温柔,俯拾仰取,稒载而归。通过这次的研讨活动,与会老师对大单元主题教学下的课堂学习单的设计有了新的思考,对新课标提出的课堂新样态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老师们坚信:课堂是学生素养形成的主渠道,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转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