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聪校区】匠人深研新课标,心有巧思致其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晓聪校区2022年秋第九届“匠心论坛”回顾
2023/2/16 14:58:31 阅读:233 发布者:
唯至诚者,能致其极。
教育匠人诞生的背后,
是其在时间洪流中的
沉淀与对抗,
更是一以贯之的不灭的
教育初心。
——题记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是一个潜能不断开掘的过程。而潜能的开掘就需为教师营造一个个研修的氛围,提供一个个往上攀爬的支架,如同入云深处,空翠也会湿人衣。2022年秋季第九届“匠心论坛”秉承“以匠心精神教书育人,做心有巧思的教育者”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在各学科新课标精神和理论的引领下,始终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畅谈新学期新课标的教学疑惑和收获。心在一艺,其艺必工。本届论坛由林华明老师主持,一起走进两位老师的匠心世界,聆听他们对新课标的新见解。
张宝川老师——课标之新在“整本书阅读”
张宝川作为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工作者,日常教学总是及时记录着班级文化建设的点滴,更留下了诸多班级孩子的成长动态,可以看出,她心中装着孩子。而作为教有所成的语文学科老教师,她在匠心论坛上携新课标的理念,与大家分享了“整本书阅读”这一教学理念。
整本书阅读作为未来语文学习的大趋势,宝川老师从“整本书阅读”的含义、教学实施途径、教学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提出“整本书阅读是一个拓展阅读训练”这一理念,强调其重点在于“细节阅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专注程度则应作为阅读的重点和标准。
在新课标的倡导下,“整本书阅读”这一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各个学科。张宝川老师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分享,让教师们有了“沉浸与萌生”的阅读驱动,有了“冲动与撬动”的阅读计划,更有了“搅动与构建”的阅读目的。
阅读,本就是人与书的交相辉映。期待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唤出全新的阅读方式,凝聚更真实的阅读力量。
张俊金老师——课标之新在以“旧”换“新”
数学被认为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张俊金老师一直以来对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有着深度的思考。新课标的修订带动了张俊金老师新一轮的头脑风暴,他认为数学教学中应找准“核心知识理解点、疑惑困难冲突点、深度思维触发点、学习延伸拓展点”等关键点,通过关键点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转化为切实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引领学生思维的进阶。
论坛分享中,张老师从“真实情景”“整合走向”“学习样态”三个维度,并对应“生活购物”“交换律的经验”“三位数乘二位数”三个真实课例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其中,他强调:新课标前所未有地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这一部分的内容修订,提醒教师们需要带着全新的,更宽广的研究视野去看待与使用现有的教材,而真正想要落实新课标需要全体教师的用心和走心。
匠心,是一种极致的追求。新一轮的课标已掀起卷入式教研浪潮,本届的匠心论坛在分享中碰撞,在碰撞中深化,在升华中践行,为造就“坐下来会写,站起来会说,走出去会干”的优秀师资队伍建设而努力前行。
转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