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动态】并肩合作 躬行不辍——记晋江二小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同伴合作课研讨活动

2023/2/16 14:56:58  阅读:113 发布者:

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同伴合作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黄碧燕老师和郑岚婷老师分别执教《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庄月婷老师进行说课,曾燕婷老师制作微课,张恬恬老师进行片段教学。主校区和象山校区的语文老师一起参与听课、评课和议课。

01

合作探究 共促成长

《圆明园的毁灭》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圆明园的毁灭》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感受作者的痛惜之情。

黄碧燕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这堂课从课题质疑、言语训练、资源引用这几个方面出发,梳理和提取课堂的线索,交织而成并相互融合,搭建起了整个课堂的架构。

一、穿插课题质疑线,强化主题的认识

黄老师从课题质疑:文章除了写圆明园的毁灭之外,还写了什么?在课题质疑中开始,马上理清文章脉络,聚焦“毁灭”与“辉煌”。如此,课堂教学更清晰,也符合孩童的心理认知和学习特点,升华主题的认识,使课堂结构更完整。

二、穿插言语训练线,强化语言的训练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中含有不少连接词,黄老师聚焦“辉煌”,引导学生品味圆明园布局之美,选择“有……也有……”进行对举手法的创造性的仿写训练,既巧妙地化解对举关系这个难点,又让学生在拓展的资料中欣赏文物,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可谓一举多得。

三、穿插资料引用线,强化词句的理解

一堂课的容量,可大可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可估量”,黄老师引用了很多课外资源,来补充课堂教学。这些资源的呈现,也不是昙花一现、一晃而过,而是作为一条线索,隐藏在课堂之中。

郑岚婷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课堂结构严谨,一扬一抑,一美一毁,富有张力。

郑老师在导入新课后便通过影视媒介资料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珍贵的文物再一次在学生的心中掀起波澜,自豪之情在朗读234自然段时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后面圆明园毁灭的惋惜埋下伏笔。

郑老师精心钻研教材,从文本出发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在这前提下步步为营,先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任意破坏、毁坏、大火连烧三天”等深入剖析圆明园的毁灭。接着让学生用“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这样的连接词来表达并从中感受到圆明园毁灭的不仅是祖国的文化,还是世界的文化,学生心底的情感一步步被激发。最后的小练笔“假如我是当时的皇帝或者官员等”的角色体验更是将本堂课推向高潮,让学生的自豪感和愤慨之情及时流淌于笔端,可谓是水到渠成,难点不攻自破。学生在畅谈与表达中充分展示其个性发展。

02

教无定法,学贵得法

庄月婷老师、曾燕婷老师和张恬恬老师分别通过说课、微课以及片段教学践行自己的教学理念。

庄月婷老师结合单元主题,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方面进行说课。基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庄老师的说课,主要体现以下优点:1.拓展课程资源。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上交流资料,既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又帮助更好地理解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激起“爱”与“恨”。2.倡导自主学习。采用直观演示法、阅读自学法、二人合作学习法、集体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中心句。

曾燕婷老师在本次同伴合作课中将设计过程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曾老师的微课内容短小凝练,重点突出,方式多样:精美的

展示,准确地文字表述,直观的视频……既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储备,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课文具体内容,同时有效实现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这一重要教学目标。

《圆明园毁灭》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张恬恬老师以此部分作为片段教学的内容。张老师以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切入点,注意引导学生把运用资料和理解、感悟、朗读结合起来,唤起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文物的珍贵这三个方面,感受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接着借助课文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最后通过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让学生带着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圆明园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03

深耕细研  以研促教

深耕细研踏歌行,以研促教谱美篇。课后,主校区和象山校区的四年级语文组所有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评课议课。

黄玲玲老师评价:黄碧燕老师有着充分的课堂线索观,她将其巧妙牵联,盘根交错在整个课堂之中,并进行了层层递进式的强化,以此来落实重点、化解难点,从而提高了对主题的认识,进行了整体的把握、语言的训练、词句的理解、情感的引导、能力的培养,最终使课堂这棵大树枝叶繁茂,富有张力和生命力,最大化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林桂花老师评价:郑岚婷老师这堂课环环相扣,是一堂动人心魄、荡气回肠的语文课。设计可谓巧夺天工:赞其美,叹其毁;表感受,悟情感;巧练笔,激生情,呈现出独学——共学——拓学的情感体验路径。让人听完,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不由得在心中升腾,它化作一缕缕绵绵的思绪,飘向广阔、浩渺的历史时空……

同伴合作课展现了老师们不同的教学思想,有效地促进了老师们思想的交流,更好地实现教师间的“合力效应”,促使教师间知识共振、信息共振。深耕课堂,潜心育人是教师的使命,我们必将坚定探索步伐,以研促教,砥砺前行!

转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