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动态】云开雾散有晴天,教研互动共提升——晋江二小主校区二年级语文组开展同伴合作课研讨活动

2023/2/16 14:56:15  阅读:101 发布者: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及新课标精神,扎实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晋江二小主校区二年级语文组老师们共赴一场诗意的研讨活动,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本次“同伴合作课”的课题是《雾在哪里》,由许燕芹老师执教、陈秋芳老师说课。

01

课堂展示绽风采

《雾在哪里》是俄罗斯作家谢尔古年科夫创作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在作者笔下,运用拟人手法,把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现象“雾”当作一个淘气又顽皮的孩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不同地方的雾景以及雾散去时的情景,展现了雾这一自然现象的奇妙。

许燕芹老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课前通过三个谜语活跃气氛,从而引出“雾”,让孩子们感知雾的特点。课中,许老师先利用开火车和课件小游戏检查孩子们借助预学单的自学情况,接着以雾宝宝的口吻设计情境,让孩子们初步感受雾孩子“淘气”的形象,通过反义词、组词法、熟字换偏旁、联系生活、说文解字等方式渗透识字的方法,随文识字,扫清阅读障碍。紧接着许老师围绕雾“淘气”和“藏”来设计,抓住雾“淘气”,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等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借助导学单中的句式“雾先…… ,接着……,最后……”利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帮助孩子梳理雾去过的地方。在指导朗读环节中,许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把“雾”说的三句话作为朗读的重点,调动学生的感官,把自己当作“雾孩子”,结合多形式的朗读,充分利用个别学生示范读来感染其他学生,再读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淘气”的特点。熟读文本之后,许老师结合课后题中的句式,让学生自主交流,打开思维的闸门,并借助导学单中的

想象说话。

02

精彩说课展魅力

活动伊始,陈秋芳老师围绕年段教研主题开展《“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智慧课堂趣味作业设计研究》专题讲座,以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为例展开说明:一、积聚字词生长的力量——基础性作业之识字写字作业的设计;二、我的朗读我做主——基础性作业之朗读作业的设计;三、编织知识的网络——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四、让创意与个性齐飞——跨学科作业的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施教之功,贵在得法”。陈秋芳老师对《雾在哪里》进行了说课。陈老师首先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环节进行梳理,课前利用预习单让学生自学课文,接着紧紧围绕第六单元“想象”的主题,借助学习单以“淘气”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最后仿照课文例句,展开想象雾藏起来前、藏起来后的景色,落实了语文要素。

03

研讨交流提质赋能

蓄力研讨,各抒己见。指导老师吴树伟副校长对许老师这堂课给予了中肯点评和可行性建议。吴树伟副校长肯定了许老师采用“集中识字”“随文识字”的方法,借助语境,将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先引导学生圈画相关词语,接着充分读句读文,抓住关键词句,从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最后,迁移运用,想象说话;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吴副校长还提出,要注意预学单、导学单和课时单与教学内容上的联系,例如课前以预学单作为基础,在课堂上检测时,可通过同桌互读、批改的方式加深印象,让其落于实处。

洪玉惕副校长首先肯定许燕芹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学习力强,进步神速,她表示这节课许老师充分理解教材,主要围绕“雾孩子”说的话来设计教学流程,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能多关注过程性评价,把学习评价嵌入教学过程中就更好,相信今后许老师在不断地实践中一定会更加优秀。

教研组长陈秋芳老师指出本课有五大亮点:一是朗读有目的;二是对比朗读,发现语言的秘密;三是拓展语言,训练思维;四是识字有方法;五是写字有妙招。建议更好地发挥作业单的作用,架构学习的梯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钻坚仰高,笃行致远”,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思想的碰撞,往往才能擦出激励前行的火花,语文组的老师们在本次研讨活动中,以两位老师的同伴合作课研讨为载体,汲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朝教学之路笃定前行。

转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