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前沿课例丨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023/2/16 9:16:18  阅读:204 发布者:

作者 | 卜庆振,山东省东平县东平街道中学教师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01

教材剖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前的教材中,已经安排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清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等语文要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本单元意在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四篇课文呈现了不同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课后题、课前学习提示作了相应的引导。《古诗三首》借助具体的人、事、景、物表现了古代乡村儿童生活的繁忙、自由和悠闲自在;《祖父的园子》一文将感情蕴含在园中的花朵、虫子、鸟儿等具体事物中;《月是故乡明》中典型的事例和直抒胸臆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少年闰土》通过一些事例、细节表现了鲁迅对儿童自由生活的向往。此外,《祖父的园子》课后的”阅读链接”补充了整本书的结尾,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总结“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经验,“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还安排了体会语句表达强烈感情的方法并仿写的练习活动。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主要任务是通过访谈了解自己长辈的童年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语文要素包括: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认真倾听,交流时边听边记录;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习作要求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习作话题“那一刻,我长大了” 从单元主题“童年往事”延伸而来,让学生在了解他人童年的同时,关注自己的成长历程。本单元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习作引导学生写清楚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的经过,并把受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一刻”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了读与写的结合。

02

课标解析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学习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

阅读反映少年成长的故事、小说、传记等,交流自己获得的启示;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等文学表现手法,描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教学提示】

1)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2)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复述、评述等方法学习作品。重视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3)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第三、第四学段,侧重考察学生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和体验,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关注研讨、交流以及创意表达能力。

学业质量 第三学段(5~6年级)

能独立识字,能借助工具书准确理解不同语境中汉字的意思。能辨识同音字、形近字,纠正错别字。能根据字形推断字音字义,并借助语境和工具书验证自己的推断。

独立阅读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获取主要内容,用朗读、复述等自己擅长的方式呈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通过诵读、改写、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感人情境和形象的理解与审美体验;能借助与文本相关的材料,结合作品关键语句评价文本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能与他人分享阅读作品获得的有益启示,有意识地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重视朗读,借助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传递汉语声韵之美,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03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这一要素,在统编版教材有如下的设计:

单元习作解读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统编版教材中,与本单 元在纵向上有直接关联的表达训练要素梳理如下:

04

综合分析

转自:“中小学老师参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