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特级英语教师分享:这个英语写作"毛病"你有吗

2023/2/16 8:39:17  阅读:16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李陆桂Englishlearner ,作者先学好再教别人

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存在的毛病各种各样,其中有比较普遍和严重的和不那么普遍和严重的。试图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的毛病很不现实。我们只有找到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症下药,才有可能提高我们语言学习某方面的能力。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英语写作方面许多人都容易犯的一个典型错误。

美国西雅图大学的Eli Hinkel教授长期致力于第二语言写作研究,著有《第二语言语篇》(Second Language Writers Text: Linguistic and Rhetorical Features)一书。Hinkel2003)教授曾对206篇美国大学一年级学生作文和877在美国就读的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阿拉伯国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写作的作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这些第二语言作者“使用的句法和词汇结构极度简单”(employ excessively simple syntactical and lexical constructions),其中包括:

1.过度使用系动词be, there be句型;

2.过度使用内隐动词(private verbs,believe, feel, learn, study, think, understand;

3.过度使用外显动词(public verbs,say, state, talk;

4.过度使用模糊名词(vague nouns, people, thing, way, society,stuff)。

如何理解“过度使用”?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两个认识:(1)如果在一段不长的段落里,你连续两次使用“I think”这可以被视为“过度使用”。(2)即使在一段不长的段落里,你只使用了一次“I think”,但由于你的同学也使用了“I think”,这也等于“过度使用”,因为别人的用词与你的雷同,从总体上说在阅卷人眼力这也是“过度使用”。

我有一个小建议:你可以设想别人很有可能在描述某个问题时会使用I think”,这个时候,你应回避使用“I think”,不妨用“I figure”等表达方法来替代。又如,你估计其他同学很有可能会使用“There are 50 students in our class.”,你不妨使用“Our class consists of 50 students.”或者“Our class is made up of 50 students”。当然,问题关键在于你的语言积淀要足够丰厚,这样在表达的时候才会做到信手拈来,不至于文思枯竭。

在更早的一篇文章中,Hinkel1997)也发现,来自以上文化背景的第二语言写作者过度使用诸如以下模糊手段:

a lot of, many/much, hundreds/thousands of, at

least/best,always/often/usually/never, excellent/good/bad,maybe/ perhaps/probably, as everybody knows, clearly,of course, certainly

我国学者文秋芳、丁言仁和王文宇(2003)对我国英语专业的学生做了研究,发现我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书面语“表现出较强的口语化倾向”,例如过度使用人称代词、强调小品词和模糊词。作者认为这种现象很可能源于教学方法的不同。

笔者的观点是:我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书面语都如此(“表现出较强的口语化倾向”),更不用说那些低水平的英语学习的作文了。尽管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的书面语具有口语化的特征,但起码没有太多的语法错误。他们的书面语存在的毛病是文体是否得体的问题,而低水平的英语学习的作文存在的毛病不仅是文体不当,而且是基础语法的问题,后者令英语教师们头痛不已。

文秋芳等学者虽然指出了可能是源于“教学方法的不同”,我猜想他们是在委婉批评我们的一些教师的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法。事实上,尽管多年来我们在阅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很少结合写作技巧来进行,导致了“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其实,阅读也没有真正重视过),学生的写作水平长期上不去。正如王初明教授(2020)指出的,“英语学习是一个‘续’的过程”。我认为“写作”这个环节应该与“阅读”紧密相连。

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只要我们认真想一下,我们平时的阅读与写作是多么脱节---所写非所读:学生们写的东西并非建立在模仿课文的用词、观点展开以及文章的结构等方面,这无形中使他们认为写作与阅读是毫无关系的。从某种角度来说,阅读是为了给写作提供充分的“后勤补给”。但是,现在许多学生的写作却是遣词造句方面过度“自由发挥”。“无凭无据”地胡写只能写出不伦不类,毫无章法可言的东西。

怎么办呢?

我们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水平:

1.提高阅读量和阅读质量。光是靠课堂那点时间阅读显然是不够的。学生没有养成在课后自主“精读”和“泛读”结合的习惯(建议大致的比例为13,读一篇精读文章,看三篇泛读文章),英语的阅读量永远也上不去,英语教师在课堂再怎么努力也是收效甚微的。

没有量变便没有质变。“阅读质量”通俗来说就是“读懂句子”、“读懂段落”、“读懂文章”。当我们大比例读懂了一篇文章,我们心中会感到强烈的喜悦感和成就感。“阅读质量”是循序渐进的,如果一个学生从刚开始只能够理解文章的百分之五、六十,逐步增加到百分之七、八十甚至九十五以上,那么他的“阅读质量”是令人称赞的,英语学习的道路一定会一片光明。

2.加强写的量特别是仿写的量。

当阅读量和阅读质量上去之后,写便是水到渠成。我对“水到渠成”的理解是:当你某件事做好了之后,与之相关的下一件事情会自然出现。因此,抓阅读量即是在给写作做好铺垫。尽管这样,我们依然要加强写的量和仿写的量。上面第一点里说许多学生的阅读量不够,事实上学生写的量就更少。我们很少见学生们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之外会额外地进行自主性写作训练。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仿写量没有达到就不可能有写作的质量。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仿写训练。一篇好的课文里面总有一些词,一些句子和某个段落非常值得我们去好好模仿的。

3.培养学生边写边悟的习惯。

写作和阅读一样需要仔细品,慢慢悟。静不下心来感悟,我们学不好英语。现实情况是:许多学生写完作文之后连认真检查这个环节都省略了就急忙交上去,哪里还谈得上“边写边悟”?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教师在让学生交作文之前,给他们几分钟时间再看一下自己的作文,实在发现不了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一下作文。文章是越改越好的。“proof-reading”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但是偶尔让同学协助我们润色我们的习作,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这个里面要注意细节。譬如,我们可以专门安排写作能力比较弱的学生看看写作能力强的学生的作文;让英语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也很有益处。学生看完之后可以让他们谈一谈感悟。请大家相信,在课堂上花这些时间很值得。

来源 |  李陆桂Englishlearner

转自:“明师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