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场域•总结】2022年下半年东莞市初中数学场域教研工作总结 (四)

2023/2/10 13:36:42  阅读:105 发布者:

● 场域总结 ●

教材研究场域

场域内容:教材熟悉与教材解读、教材内容“题”化。(负责人:汪丽丽、张伟)

1

主要工作

12022730日组织场域教师观看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22022728日,在东莞市教师发展中心进行《说课与片段教学实战训练的思考》场域专题讲座;

320221026日,进行东莞市“品质教研·融合创新”暨东莞市汪丽丽名师工作室教材研究场域专题活动;

420221122日,受北京市信息化产业联盟邀请,汪丽丽老师进行《新课标理念下跨学科融合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场域同步培训;

520221126日,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邀请,汪丽丽老师进行《网络画板中的3D未来建筑》专题讲座,场域同步培训。

2

工作成效

1)统筹推进教材研究场域建设;

2)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教材研究能力,在推进教材研究场域建设的过程中,场域不断完善学科教研活动,为全体教师搭建多元的提升平台,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的教材研究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3)充分发挥教材研究场域辐射引领作用,“东莞+”报道汪丽丽老师讲座《网络画板中的3D未来建筑》亮相中国高等教育年会情况。

3

工作反思

1)借助场域微信群、腾讯会议、钉钉直播等多种形式进行线上线下培训

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聚焦教材研究不够专题化、系统化,下学期进行优化;

2)本学期活动开展较好,但是活动结束后没有引领场域成员及时总结反

思,下学期拟定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大型的场域活动,并要求场域成员及时反思总结。

4

下学期工作设想

1)把教材研究场域活动与东莞市汪丽丽名师工作室、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平台联动,广资源,搭平台,让更多的老师有更多的展示和学习机会;

2)邀请专家进行课题申报与教学成果奖申报的专题培训;

3)邀请专家进行教材研究综合与实践领域作业设计的专题培训,拟出版综合与实践作业专著一本。

● 场域总结 ●

命题与解题研究场域

场域内容:解题研究、赏题、命题研究。(负责人:杨运标、郑兹滨)

1

主要工作

数学离不开“题”,学生要做题,教师要讲题,而教师更全面、立体地认识“题”,会解题,能命题,才能更好地“教”。

本场域围绕“解题、赏题、命题”三个维度,强化“课堂、课题”两大抓手,组建研究小团队,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基于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我们精准掌握“学情”,在解题中筑牢教师基本技能;我们充分理解“教材”,在赏题中反思教与学的过程;我们深度学习“标准”,在命题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组织场域群全体教师参加命题讲座培训研修活动。

2)日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场域群线上进行)。

3)定期推送精编题目,进行研题活动。截止至今日,命题与解题工作小组共推送出174次题目的研讨活动,供群内的市内初中数学教师共同研习,以提高我们的专业化水平。

2

工作成效

通过场域线上、线下活动的开展,不断拓宽教师的“题”视野,助推教师的专业思考,老师们充分认识到要基于课本素材、学生错题、课堂反馈等方面,深度挖掘教材的内在价值,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水平,去展示例题、用好习题、研究考题,了解教学前沿的最新“题”动态;教师在会做题、会讲题的基础上,更要学会解题、懂得赏题、自主命题,从而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3

工作反思

或许是研究的题目难度偏大,又或许是老师们时间上积极性上不够,导致真正参与研讨发言人数过少,很多老师都是私下研究完后发答案给我问正确与否,而不是直接在群里研讨,从而群上的研讨氛围不够浓厚。

理论研究上,在解题操作与命题策略之间还缺少有关转化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关注现成的、形式化问题的求解,对问题的命制和应用研究不足,缺少观点上的提高或实质性的突破。

实践操作上,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深入课堂的“题”研究不足,局限于解题技巧的归类,以素养为导向的命题与解题研究还需要深层次的实践、思考和创新;形成课题的“题”研究不细,重应用轻分析,重结果轻过程,没能形成一定系统的“解题、赏题、命题”理论。

4

下学期工作设想

1)进一步构建场域群的工作核心小团队,分工合作,共建共享共研,定期发布“题”研究成果;

2)结合学期期中测试开展质量分析暨解题与命题研讨活动;

3)组织一次解题与命题大赛;

4)深入课堂开展“题”研究成果展示。

● 场域总结 ●

课程设计场域

场域内容:教研课程设计、助力场域教研课程设计、整体教学单元设计。(负责人:黄勇、杭慧娟)

1

主要工作

1)初步搭建整体教学的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2)学习和借鉴各场域的开展工作,逐步形成课程设计领域的活动方案和内容。

3)分享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案例。

2

工作成效

1)通过学习《理解为先单元教学设计实例》,掌握了单元教学设计逻辑、框架,明确单元整体教学要基于深入理解数学本质的基础上,理解数学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方法,并对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整合。

2)能针对一个单元进行整体教学的设计和思考,能构建前后思想方法均一致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中能体会到连贯性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3

工作反思

1)在初三的教学内容中,进行单元教学整合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在新课进行中,单元整合时,课堂与课后评价无法完全对接,产生了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2)在现有的单元教学设计整合下,还是以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主,活动为辅。但是往往学生活动的设置不够恰当,最终还是以老师的活动为主,课堂学生常常生出倦意。学生对数学单元的呈现只能有一时惊讶之效,并不能以全程探索为乐。课堂学习效果打折。

3)如何在新课内进行内容的整合,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全程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这是下一阶段需要落实的问题。

4)工作的留痕很重要,特别是重要单元的教学设计,要用论文或教学设计的形式保留下来。不能只做了却没有痕迹。

4

下学期工作设想

1)搜集目前国内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案例和成果,并分析和借鉴,在课堂中真正实施,检验效果。

2)做好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各两个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争取实操性强,课堂效果优。

3) 进一步构建场域群的工作核心小团队,分工合作,共建共享共研,争取让课程设计领域既能为各场域服务,也能自身挑起一片天,让东莞的老师们也能真正走在教研前列。

转自:“东莞市初中数学场域教研交流”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