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育场域
场域内容:教师发展路径设计(教师比赛设计、组织等)、场域活动规范督导、课程化提炼督导。(负责人:陈宇、连元坤)
1.主要工作
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坚持以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育人要求。
(1)强师德,铸师魂: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突出课堂育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主要通过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进行优秀读后感评选。
(2)重反思,提师能:以场域为依托,对具体案例为抓手,在交流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开展片区教学开放日,本学期,组织了东城实验中学、旗峰学校、朝晖学校、春晖学校等东城各公、民办学校的领导、学科教师代表参与东城中学教学研讨活动。
(3)建评价,明方向: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明确“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会更管用。
2.工作成效
(1)坚持价值导向,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以“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引导教师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育,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理念。
(2)夯实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育人品质
立足课堂,从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赛课为抓手,在场域中交流反思,重塑知识本源,挖掘思维的深度,为学生搭建内化知识的梯度,探索科学合理的高品质的数学课堂。
3.工作反思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质量提升的推进器,以评促教,以赛促研不但肯定教师的能力,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那么,如何通过组织设计教师比赛,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成长,为教师的自我提升明确方向是改进的重要方向。
4.下学期工作设想
借助东莞市初中数学各层级教研活动开展课程实施, 分以下情境:一是市级统筹的教研活动,二是片区教研协作的教研活动,三是镇区教研协作的教研活动,四是教育集团协作的教研活动。
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方式,可根据参训教师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任务式学习、集中培训、读书分享、教研沙龙、专家讲座、课例观摩与研讨、专家评价等。
学科科研场域
场域内容:课题的申报指导、过程研究指导、课题日常管理、成果凝练。(负责人:孙树德、张鹏)
1.主要工作
(1)为推进东莞市初中数学“品质课堂”建设,打造学科品质科研,树立科研优秀案例,提高科研课题研究实效。本学期初中数学科研场域承办三项省级专项课题开题论证活动,分别是谭宏杰老师的课题《基于大观念的初中数学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李传洲老师的课题《项目式学习在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中的应用研究》、张青云老师的课题《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东莞市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提供优秀案例参考。
(2)为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孙树德老师参与了谭宏杰老师的课题《基于大观念的初中数学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孙树德老师和张鹏老师参与了学校市级课题课题申报及指导。
2.工作成效
(1)教师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在各项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论文与课题撰写能力。
(2)将科研工作链接到课堂上,将课题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两结合、双促进。
3.工作反思
初中数学学科科研场域是初中数学教学场域属下场域之一,本场域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抓手,营造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规范课题研究过程,加强科研工作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力争使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我市的初中数学科研水平跨上更高的台阶。希望在下一学年场域科研活动的组织开展力度、频率与效度上有更高的提升。
4.下学期工作设想
(1)邀请专家讲座指导,开展1—2次面向市、镇的课题方面的讲座,并参与1—2所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的课题研究)的课题方面的指导。
(2)促进课题教研群里老师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尝试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学习交流。
(4)定期发布资源信息。
慕课教学场域
场域内容:公众号运营;安排各场域教研活动课程化小模块课程视频上公众号的次序;督促教研活动课程化视频制作。(负责人:杨秀、利洁婷)
1.主要工作
(1)公众号运营。
(2)及时把活动推文发布到公众号,增加初中数学教研的影响力。
(3)通过公从号分享各场域教研活动重点内容的小模块视频,为数学老师们提供多一个提升自我能力的渠道。
(4)通过公从号分享市内各项比赛中的优秀作品,为同行们提供一个向优秀者学习的平台与资源。
2.工作成效
(1)9月16日在公众号发表推文,对东莞市初中数学学期教研工作会议暨新版课标培训活动进行宣传。
(2)9月17日在公众号发表推文,主题是《小步稳进,做好传统作业向品质作业的过渡》,为同行们提供本次专题沙龙活动的视频,供同行们学习。
(3)11月6日在公众号发表推文,主题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实现“享受理有品质的数学教育”》,分享了教研员谭宏杰老师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做工作规划汇报,同时也分享了全市各校部分教师的学习心得,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能够落地引领数学人前进。
(4)11月7日、11月20日、11月21日、11月23日在公众号发表推文,分别对各工作室及场域的活动进行报道宣传。
(5)11月19日在公众号发表推文,主题为《问题串对教学促进的案例——指向一次函数基本性质和综合应用》,向同行们分享优秀教学设计,为同行们对整体教学设计提供学习的方向。
3.工作反思
(1)推广力度(朋友圈等)不够,很多同行不知道这个公众号的存在,内容无法普及更多人。
(2)与各工作室及各场域负责人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及时分享一些学术上的资源,把教研活动的重点内容制作成小视频分享。
4.下学期工作设想
(1)每月与一个名师工作室联系,分享一些学术上的资源;
(2)宣传与各场域工作室活动同步,专人跟踪各场域活动,进行资源分享。
转自:“东莞市初中数学场域教研交流”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