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27:初中地理大概念教学初探
2023/2/10 8:50:28 阅读:15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唱学地理 ,作者任琳
初中地理大概念教学初探
(中学地理教师 任琳)
说明 本表地理教学大概念的梳理以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内容为例
教材 | 大单元 | 对应的教材章节 | 对应的大概念 |
七年级上册 | 用地球仪认识地球 | 1.1地球和地球仪 1.2地球的运动 |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纬度和经度能确定一个地方的具体位置。 ·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着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 |
地图的阅读与地形图的判读 | 1.3地图的阅读 1.4地形图的判读 | ·地图是认识事物分布和变化的重要工具。 |
陆地和海洋 | 2.1大洲和大洋 2.2海陆的变迁 | ·地球表面有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 ·造成陆地和海洋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
天气与气候 | 3.1多变的天气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3.4世界的气候 |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气候的差异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需要观测和分析。 ·气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
全球的人文环境 | 4.1人口与人种 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4.3聚落 5.发展与合作 | ·不同地区人口的增长和变化差异显著。 ·不同的人种、语言、宗教、习俗、聚落,体现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加强国际合作能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更好地发展。 |
七年级下册 | 从区域视角认识世界 | 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6.2亚洲的自然环境 7.1日本 7.2东南亚 7.3印度 7.4俄罗斯 8.1中东 8.2欧洲西部 8.3撒哈拉以南非洲 8.4澳大利亚 9.1美国 9.2巴西 10.极地地区 | ·认识区域的第一步是描述地理位置。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 ·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差异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经贸联系。 ·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区域的自然环境。 ·区域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要追求人地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需要全世界的重视。 |
八年级上册 | 认识中国的疆域、人口与民族 | 1.1疆域 1.2人口 1.3民族 |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方便我国管理辽阔疆域,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我国各个民族对国家统一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安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2.1地形和地势 2.2气候 2.3河流 2.4自然灾害 | ·中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曲线图和柱状图能反映要素的时间变化规律。 ·等值线图能反映要素的空间变化规律。 ·地形会影响气温和降水。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中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河流会受流经地区地形、地势、气温和降水的综合影响。 ·只有先治理江河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发江河的资源。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自然灾害之间会相互诱发。 ·做好防灾减灾准备,掌握避灾方法,能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3.2土地资源 3.3水资源 | ·珍惜和节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 ·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可再生资源。 ·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深刻影响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4.1交通运输 4.2农业 4.3工业 | ·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八年级下册 |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差异 | 5.中国的地理差异 6.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6.2东北三省 6.3黄土高原 6.4北京 7.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7.2长江三角洲地区 7.3香港和澳门 7.4台湾省 8.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8.2塔里木盆地 9.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9.2三江源地区 10.中国在世界中 | ·中国南北、东西地理差异显著。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 ·举例子更容易说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更容易说明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首都功能。 ·河流对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 ·区域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港澳与祖国内地能够优势互补。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外向型经济对一个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地区的文化特色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区际联系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 ·区域资源需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举例子更容易阐述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 |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