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检验教师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新学期开始了!我们教师该怎样应对呢?
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单元情况和学生设计,“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用学习任务来整合单元学习内容、情境、方法、资源、评价等,设计连贯的、进阶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达成深度理解服务。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一个师生都应该充满期待的单元——经典的名著,冒险与成长,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紧扣心弦的故事情节,不仅是一段语文知识和技能学习之旅,更是一段美好的整本书阅读之旅。
这个单元语文要素有三条,分别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学习写作品梗概”。要素一与要素三是紧密关联的,阅读中发现梗概的价值和写法,再进行表达迁移,为自己觉得值得介绍的一本书写梗概。要素二是呼应小说文体基本特征的阅读与鉴赏活动,目标指向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评价,小说情节的梳理和欣赏。总体而言,三条要素对应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段要求中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领域的第4条和“表达与交流”领域的第4条中相关内容。即: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的应用文。
纵观整个单元安排的学习活动,都是为落实三条要素所指向的学习目标而编排设计的。《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课后第一题,用小标题来梳理梗概中概述的几件事,结合习作来看,实际上是以读促写,帮助学生发现和运用梗概的写法,同时也渗透了对故事情节的关注;第二题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视角来理解和评价人物;选做题是让学生运用联结策略从故事中获得具体启发。《骑鹅旅行记(节选)》的导读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人物和情节,运用预测策略体会阅读的乐趣,发展阅读兴趣。《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导读,引导学生先关注情节,再关注主要人物,运用联结策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同时发展阅读兴趣。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聚焦的是“大家感兴趣的、值得讨论的话题”,发展性话题仍然是围绕人物和情节的。习作写的就是作品梗概,写梗概,对于叙事性作品而言,就是要围绕主要人物概述故事主要事件情节。快乐读书吧以单元选文阅读为兴趣和方法之基础,综合运用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阅读策略和方法,体会阅读外国名著的快乐、价值和成长。
如何定位这个单元的学习任务群归属呢?从单元选编的文本和版块内容来看,可能会同时想到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单元同时归属于两个学习任务群,不过,六大学习任务群是按照“内容整合程度的不断提升”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就这个单元来说,“课文”又基本是长篇小说(整本书)的节选,那就完全可以从课程内容角度将其归属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这一学习任务群整合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这与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不一样。四下第二单元课文并不节选自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整本书,所以在学习任务群归属上,最适切的判断,是同时归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和整本书阅读两个学习任务群。)
结合单元整体解读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本单元KUD目标梳理如下:
学生将知道(K):
1.外国名著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梗概是用简练的语言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
3.阅读时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学生将理解(U):
1.分析和概括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和把握作品主要内容。
2.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是好小说的共同特征。
学生将能够(D):
1.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2.运用阅读方法,有理有据地就作品中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3.通过把握脉络、筛选概括、连贯表达等方法为自己读过的整本书撰写作品梗概,并在有关名著的实践活动中运用梗概。
上述读写训练目标,既指向了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和写作训练要素,也指向了整本书阅读时使用到的方法和经历的学习过程,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促进的。而这个单元最根本的学习目标,是聚焦于如何阅读小说作品。也就是要通过单元学习内容的组织和任务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达成这样的概念性理解(大概念):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促进多方面成长。
小说多以虚构的故事反映社会生活;在阅读时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创作背景,关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发展安排,可以准确领会作品的内涵和特点。
要理解这一大概念,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
我们如何阅读一部小说?如何判断一部小说是不是好小说?
指向大概念发现和理解的核心学习任务可以怎么设计呢?李竹平老师认为,在创设学习情境的基础上,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关键是看看哪一种最适合自己班级需要。
设计一:继续丰富迷你小说馆,补充外国文学名著类馆藏书籍并举办读书会。
这一核心学习任务是基于真实情境的,也是与学习目标和大概念理解相匹配的,并且最终能够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在上学期创建迷你小说馆的基础上,借助这一单元的学习,为自己想要推荐到小说馆的外国文学名著撰写梗概,互相分享,从而投票选出外国文学名著类馆藏书单;通过布置小说馆外国文学名著展区,制作人物形象立牌、导读卡、书腰等学生会写出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感受;通过举办读书会,会围绕小说的内容、人物、情节、思想等交流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这一可持续的真实任务不但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空间,更会对推进学生的自主阅读产生持续而积极的影响。
设计二:设计并举办一期“鲁滨逊访谈综艺节目”。
这一核心学习任务以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和交流为主要线索,通过创意访谈节目的设计和举办,将作品梗概的运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作品主题的探究等巧妙地融入实践活动中。为了将更多的外国名著作品的阅读整合进核心学习任务,“综艺节目”里要穿插其他作品阅读推荐的环节,推荐时用上自己撰写的作品梗概。
设计三:选择一部外国文学名著,撰写一份名著推介文案或设计一份宣传海报。
这一核心学习任务以教材编排的课文阅读作为“引子”,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的一部外国名著(可以是教材推荐的,也可以是自主选择的)认真阅读(也可以是用心重读曾经读过的一部外国名著),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深入理解作品,重点关注作品的人物、情节和给自己带来的阅读感受,然后撰写一份至少包括作品梗概、主要人物评价等内容的推介文案,或设计一份至少要包括作品梗概、主要人物评价等内容的宣传海报。
学习情境如何创设?
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
依托学习任务如何整合单元学习内容、情境、方法、资源,如何设计评价?如何安排语文实践活动?
如何组织教学活动?
要想找到专业的答案,那就报名参加谷里书院的六年级春节备课营吧!
2023年春季备课营,李老师仍担任六年级的导师。李老师的六年级课程,已于2023年1月15日开始(现在报名,前面的课程可以观看回放,备课资源即教学设计和PPT,会及时分享到手)。相信跟随李老师备课,随着课程的深入,越来越多老师将会在备课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顺。
第一单元备课指导后,老师们这样表达自己的听课感受。
谷里书院也愿意带来更多实用和实惠的课程,为满足很多老师的切实需求,本次课程特推出两个版本:
6节公共课课表
一是6节录制公共课➕第1节直播课的第一单元套餐,特惠价75元,相当于每节课仅需10元左右。
二是可以购买6节录制公共课+8节完整直播课的完整套餐,特惠三人拼团价599元/人。老学员可享受539元/人,vip会员可享受499元/人,欲了解更多vip年卡优惠,请联系微信贝贝老师:glsy990
领衔导师:李竹平,特级教师,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教师,多家刊物封面人物。著有《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作文故事会——飞刀老师的16堂高分作文课》《语文寻意——从文本解读到课程设计》《小学统编语文怎么教》等作品,《基于新课标的大单元教学设计(1-6年级一套3本)》即将出版。
导师寄语:实践新课标理念,锤炼“精心设计系列学习任务”的硬功夫;探索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结构化”,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导航、护航。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