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二下第二单元整体解读与大单元学习任务设计

2023/2/9 16:29:58  阅读:137 发布者:

/蒲乐洋  李竹平

单元整体解读

(一)关于人文主题

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关爱”,编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三篇课文,体裁包括儿童诗、记叙文和叙事散文。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人类从刀耕火种时期就面对的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更迭、文明的演进,一些朴素的情感和普世性的价值观始终没有改变。孩子是终将汇入社会的公民,大人是长大了的孩子,把美好的种子埋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是我们美好的使命。小到一个微笑,大到一个拥抱;有时是面对面的直接关心和帮助,有时是对他人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这些都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关爱”的内涵是丰富的,本单元选择了三个不同的重要侧面,有家人之间的关爱,还有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对人的直接关心、帮助,还有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尊重和珍惜。“关爱”的内涵十分丰富,文章的体裁丰富,内容活泼、富有童趣,文章的词句运用颇有表现力,是有着内在力量的一个语文单元。

“关爱”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从一年级下学期的“家人”到六年级的的“美好品质”,编者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多册书中编排了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与陌生人相处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长辈对自己的爱护、同学朋友对自己的喜爱、并不熟识但因责任为我们无私奉献的大爱。教书育人不是对语文单一学科的要求,但有温度的篇篇文章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育人者,我们责无旁贷地要用一束束温暖的光芒让学生感受真善美,践行真善美,既从一言一行剖析出小爱、也能感知大爱。

(二)关于阅读训练要素

从二年级上册的读古诗句想象画面,到本单元的“读句子,想象画面”,到中高年级的“读文章,想画面”教材进行了系统的编排。纵观相关范畴的阅读训练要素,在统编版教材中分布如下——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二上

 第七单元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二下

第二单元

读句子,想象画面。

二下

第八单元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三上

第三单元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三下

第一单元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三下

第五单元

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四上

第一单元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四上

第四单元

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六上

第一单元

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内容。

六上

第七单元

借助语文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此项阅读训练要素在部编教材出现频率如此之高,在中、低段课文安排出现如此之密,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读句子,想象画面”,指向图像化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中年级的重要能力训练点,这一阅读训练要素在低、中年级都有涉及,它的螺旋上升性特别值得思考。我们都知道,图像化能力是儿童的天赋,那么二年级的儿童、三年级的儿童应该达到的标准有什么不同?对图像化能力的培养在每个年段、每个学期具体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恰当?我们如何提高对这一语文要素把握的颗粒度?如何把这一语文要素细化做可操作、可评价的学习目标?

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右脑是“直觉、音乐、图像、艺术”之脑,左脑则是“逻辑、语言、分析”之脑。人们通常只使用被称作“语言脑”的左脑,而被称作“图像脑”的右脑几乎得不到使用,而右脑的重要感知功能即是想象。我们要注意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而借助图片是重要的方式。在这一单元中 “读句子,想象画面”分三个层次:【1】从词语到画面,根据引导想象:《雷锋叔叔在哪里》,课后提示学生先听老师讲故事再朗读这首诗歌,生动的故事和课本上的插图在共同帮助学生形成画面感,再读句子。从“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弯弯的小路、荆棘”等词语入手想象画面。【2】从画面到句子,根据想象表达:《千人糕》,课文强调的是整体,插图强调的是局部,学生读文时要将文章与插图进行对比,获得有关的想象和情节依据,以补充丰富画面的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借助画面和句子,提高想象质量:《一匹出色的马》,在反复读文章的基础上,借助图、文等表象累积,引导学生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等方面的大胆想象,使所想到的情景等更具有画面感。

朱智贤先生在儿童心理学中曾指出,“由于低年级儿童在想象能力发展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最初的想象通常是不精确,不完整,不符合现实事物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事物的精确性、完整性、现实性才会逐渐发展起来”。向爱、杨洁等研究者也发表过类似意思的见解。那么,对画面的想象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呢?根据怀特海的界定,二年级的学生仍然处于儿童发展的浪漫阶段,我们对二年级学生想象画面的质量不需特别苛求。学生想象到的事物数量越多,对画面中事物的外形、状态、细节的描述越丰富细致,越能有层次描述这些想象的事物,则其想象能力越强。对二年级学生只需做第一个层次的要求,可以拓展到第二个层次,对想象画面描述的层次性可不做要求。

综上所述,本单元的第一个阅读训练要素可以细化为以下几条:

1.阅读从不同侧面反映“关爱”的文章,懂得关心帮助别人、珍爱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情感)

2.在实践中认识到读句子想象画面是加深对句子内容理解的常用方法,能够感受到这样阅读的乐趣。(知识)

3.抓住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经验,在脑海中形成句子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能够运用口头言语描述其中所包含的事物。

4.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本单元的第二个训练要素是“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在《一匹出色的马》课后练习中首次提出“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本册第一单元“注意读好重音”基础上的延续和提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但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阅读理解运用的手段之一。这与本单元阅读要素“读句子,想象画面“也是相辅相成的,更好地想象画面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朗读课文的情感。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全诗结构相似、音韵流畅,反复句的朗读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在课文中出现3次,第一次是读好诗题,第二次要把握疑问的语气,先是后沉重,后变为表示疑问的上扬语气;整个句子在不同小结中也有变化,第三小节较第一小节语气加强、语速略快,显得更加急切。我们指导学生时,借助标点符号指导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千人糕》和《一匹出色的马》文中对话都占据相当的比重,在一年级和二上多次练习读好人物对话的基础上,这一单元还要求学生读好对话中语速的快慢和语气的轻重等,这需要在阅读中想象画面的基础上读懂人物心情与想法,体会变化的基础上完成。

(三)关于写话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第一个表达训练要素是“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鉴于这是对想象画面这一阅读要素的落实,在此不赘述。具体可以按这样的顺序确定目标:1.可以体会例句在表达上的相同之处,归纳使用词语的特点,回顾AABB ABAB、又AB类的词语。2.联系生活经历、课文学习和阅读体验,展开想象,仿照例子口头表述一种自己的事物。3.观察例句格式,能够仿照教材格式写一段或几段话。

本单元的第二个表达训练要素是“能根据提示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在语文园地中提出。课后题以表格的形式从姓名、外貌、和朋友一起常常做的事等三个角度给出提示,学生可以清楚、完整地口头表达是把文字落到笔头的基础,因此需要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再按顺序写下来。

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领域对写话教学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开辟一个有利于发展语言的氛围,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进而掌握正确的写话方法。在本单元中在学会从三方面描写好朋友的基础上,感受表达的乐趣,从而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关爱之心是细心观察的基础。那么,对于一个初步尝试写话的小作者来说,相互分享、给学生交流的平台显得特别重要,这有助于学生的写作热情,为中高年级的习作训练打下良好基础。让学生体会用文字向别人介绍自己好朋友的成就感,这种成就和喜悦会成为学生发展自己书面表达能力的持续能力。

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单元整体解读,本单元在课程内容上主要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学习这个单元,要促进学生发现和理解的大概念是——

1.关爱创造美好。(人文)

2.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图像化)可以促进对文本的理解。(学科)

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大概念的核心学习任务可以设计为——

分享我们的关爱故事

核心学习任务分解为以下三个子任务来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

子任务一:认识生活中的“关爱”。教师引导谈话,创设学习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引起对“关爱”的关注和思考。通读三篇课文,发现单元课文在内容上的相通之处,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主题。相机发布核心学习任务,明确单元学习成功标准。


子任务二:体会故事中“关爱”。引导学生深入走进三篇课文,跟随课后题的问题展开深入思考,边读边想象,通过文章和文字体会关爱,积累语言。这一板块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重点关注和把握。学习过程中,仿写小诗,充分表达想象乐趣。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巧妙地学习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对想象画面的迁移运用体现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这个子任务还关联识字加油站和日积月累,多角度丰富对“关爱”的体验,在主题情境中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经验。

子任务三:书写同学间的“关爱”。指导书写,引导学生完成本单元习作。在主题情境中完成本单元的写话练习。先根据表格的要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朋友,其次可以利用想象,把朋友描写的更加丰富有趣。完成后,一起分享关爱故事,表达关爱之情,感受关爱的温暖,体会写话和分享表达的乐趣。

三个子任务的课时划分如下:

第一课时聚焦子任务一,学生就问题与同伴展开讨论,自主阅读,自主圈画,通读三篇课文,初步感受和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第八课时聚焦子任务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各两课时,语文园地的内容学习融入课文学习过程中。将仿写练习作为课堂的重点,完成识字加油站和我爱阅读部分的学习。

第九—第十一课时聚焦子任务三,先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帮助学生说清楚,再引导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在分享后,拓展日积月累的学习内容。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