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张莉:活动中学:素养导向的单篇学习任务设计策略——以四下第六单元《囊萤夜读》为例

2023/2/9 15:08:15  阅读:361 发布者: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带来了课程理念的更新,明确了语文的学习需要立足儿童本位发展其核心素养,语文的学习要以语言活动为基调,以学习主题的引领。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任务设计时,必须以“活动”为主,创生融于活动的情境,设计结构化的活动链,制定活动的表现性评价单,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活动中,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单篇课文

《义务教育2022版语文课课程标准》明确定指出了语文核心素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其中,语文运用与思维发展是相互存的,而学生在语言实践之中,又能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及审美能力。而文化自信、审美能力的提升又将反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是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基础,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素养导向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是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是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强调情境性、自主性、实践性,让学在活动中习得言语经验,从而打通语文学习内空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壁垒,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借《囊萤夜读》作了一些尝试。

一、解读双线要素,定位素养目标

统编教材的编写是以单元为整体,以“人文要素”和“阅读要素”双线并行为特色,各个板块之间的内容紧密联系,梯度化地提升。因此,课文教学的设计,首先要研究单元编排序列,精准定位该篇课文在本单元中的作用,从而定位的活动目标。

1.基于单元主题,锁定“以文化人”

教学任务设计必须要关照单元主题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单篇课文之前,借“人文主题”进行整体设计,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四上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成长故事”,本单元选编了《囊萤夜读》《铁杵磨针》以及《小英雄雨来》《我家的汉子汉》《芦花鞋》五篇课文,这些内容都是指向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优秀品质:勤奋好学的车胤,坚持不懈的李白,淳朴善良的青铜,英勇机智的雨来,渴望独立的小侄儿,一个个鲜活的少年形象是育人的典范,为学生描绘了一副成长的美好画卷,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积极意义。

2.梳理阅读要素,锁定“能力层级”

单元语文要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落脚点,部编版单元语文要素的编排特色是序列化、渐进式。四下第六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其表达要素是“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而本单元的课文编排也很有意思,把短小精悍的文言文放入长文章的教学之中,这样特殊的安排,如何统征呢?

仔细研读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可以发现除文言文外,三篇长文章的学习是梯度上升的,《小英雄雨来(节选)》是用序号来划分的,目的是学习列小标题的基本方法;《我家的男子汉》空行划分,目的是学习不同的方法列小标题;《芦花鞋》是采用空行的方式划分的,让学生运用方法,列个性化的标题。在这样的逻辑下,我们《文言文两则》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小标题对把握文章内容的重要意义,以及借助小标题能更好地为把事情讲清楚。基于这样思考,我们就可以梳理出本单元四篇课文的能力层级目标(图1),让文言文教学为单元要素的进阶提升服务:

3.统整双线要素,锁定核心目标

基于以上的整体解读,结合文体特征,确定本课《囊萤夜读》的核心目标是:在任务驱动下,借助提取关键信息等方法理解车胤囊萤夜读的原因,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通过具身体验、联系生活、拓展阅读等途径寻找勤学榜样,为成长注入精神力量。

以往的文言文的教学更多的是将诵读、背诵、理解内容作为主要目标,是围绕教材中的知识点展开的。素养导向下单篇教学目标立足学生思维的发展,指向言语能力提升的。

二、创生任务情境,诱发活动期待

有了明确的活动目标后,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学习活动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深层动机。

1.重组单元内容,统整任务主题  

传统的语学习局限于单篇课文,我们首先要将其原本割裂的单元内容重组、补充,统整任务主题。仔细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我们发现《文言文两则》与语文园地的中古人求读书故事有关,我们可以在设计之时将这两个板块进行统整,设计招募“学做勤勉少年”宣讲员的任务群落(表1)。

通过整合提炼后的学习任务,将语文园地、语文作业本以及生活资源成为“勤勉”少年融入其中。这样的设计与笔者以前只关注单篇课文学习活动的设计“读诗猜萤火虫→解课题→读文言文→探究为什么要囊萤夜读→拓展学习”相比,更加具体整合性、连贯性。

2.立足儿童本位,创设真实情境

学为中心的课堂建设是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必然要求。要改变以往孤立地单篇教学“坐而论道”的教学方式,将学习任务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关联起来,创设一个学生可能会面对的真实生活场景,让核心素养运用于真生活,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做事的动力。

因此,有了招募“学做勤勉少年”宣讲员任务导向后,笔者为《囊萤夜读》创设了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学做勤勉少年”宣讲员招募会。以为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方式讲故事为主要考核点,具体内容(表2):

这样的情境设计具有放性性、创造性,能激发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将语文核心知识转化为了具体的操作,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建构知识,在语境运用中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还可以迁移到子任务二、三中,实现了核心知识的转化与迁移。

三、设计结构化学习链,搭建智慧阶梯

2022年版课标颁布后更加强调结构化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因些学习活动设计要让学生树立成果意识,搭建学习支架,呈现学习过程中言语思维的进阶。

1.树立成果意识

在学生学习之初,我们便要让学生明确,要有真实的内容呈现自己是否完成学习任务,是否解决真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从“成果”出发,避免走入以往单篇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关注学生“是否会做题”,忽视学生实际活动效果的片面思维。

例如学习《囊萤夜读》时,笔都导入课文时就与学生呈现今天我们需要成功地将亲朋友好有中贪图玩乐的孩子劝回来,如果你能将故事讲得动人,成功劝学,便算达成任务。为了让学生达成这样的学习成果,教师对任务进行逆向的分解设计(表2),在一个个活动的引领下,学生一步步走向成果。这样的成果意识,让活动更好地推进。

2.搭建赋能支架

学习任务的设计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教师要适时介入学习支架,突破思维的阻点,能让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反思、总结等高阶思维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拓宽问题解决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学习赋以积极的能量。

教学《囊萤夜读》,引导学生深度解析囊萤夜读背后的原因,从而汲取成长力量是本课重点。但教师较为普遍做法是以提问的方式问学生“车胤为什么要囊萤夜读”,大部分找到了原因是“家贫而不常得油”。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开放的问题支架(图1),让学生借助支架进行发散性思维后,学生得到的收获颇多:“家贫不常得油”“想要以夜继日地读书”“想成为博学多通的人”“因为他是一个勤学不倦的人”。借助支架,深度探究中学生理解囊萤夜读不仅是因为家贫,更是因为他那颗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求学态度相比而言,学习支架打开封闭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挑战性思维,为学习赋能。

1:《囊萤夜读》赋能支架设计

2.呈现思维进阶

学习任务因该从浅层次的基础任务逐渐提升,有层次地锻炼学生的言语思维,提升言语实践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言语经验。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需要相互关联且融通,阶梯式地呈现内在逻辑的。

如《囊萤夜读》为了让学生完成用文言文进行对弟弟妹妹宣讲这一个任务,笔者的任务要设计呈现以下进阶:第一步:读通、读准文言文;第二步:借助组词法、借助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尝试用自己的话讲明白故事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文言语句,借助想象描述“晚上十二点”以及冲突比较“妈妈劝他时,他怎么说”情境等语言实践之中代入角色理解车胤求知之心,学生在阶梯式的言语实践中,逐渐构建个性化的言语经验习得语言运用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地表达。

四、制定表现性评价单,呈现活动成果

怎么评价学生学习活动完成得怎么样呢?需要教师针对学习活动,设计表性评价单。

1.星级能力表现评价:以评促学

评价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关注学生在完成所有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力提升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在直观了解自我提升。笔者在对《囊萤夜读》活动中对“用白话文”讲述故事的三项活动,制定了三个及时评价的星期标准(表3):

3:《囊萤夜读》的星级表现评价表

“五星级宣讲员”挑战

1.用自已的话正确、流利地讲讲这个故事。☆☆

2.想象车胤捉萤火虫时的动作、囊萤夜读时的画面讲故事。☆

3.补充车胤看书的动作、神态、心理把故事讲生动,讲出勤学的样子。☆

4.能在开头、结尾加上总起、总结句,让听众明白宣讲的目的。☆

恭喜你,你是_________星级宣讲员。(评价人:        )

在这张星期能力表中,即是引导学生如何做好“宣讲员”,又是让学生看到自己课堂中的成长,也为接下来的“学做勤勉少年”任务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成果作品表现评价:诊断跟进

学习任务评价是呈现学习成果,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这时,还要考虑学生如果知道的成果作品做得怎么样,进行及时评价,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诊断,引导。例如,笔者对“表1”的中子任务一目标转化成评价以下评价内容(表4),就能及时发现学生学过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跟进引导,从而确保学生学所获,学有所进。

4:《囊萤夜读》的成果表现评价表

3.过程行为表现评价:促进合作

由上文可见,学习任务的开展是需要开展丰富多样活动的。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关注发言和倾听发言时的规则意识和交际修养,要注意观察小组成员的分工方式、讨论程序和对不同意见的处理等;要关注学生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是的心理状态,鼓励学生在有效的合作中开展学习活动,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格。(表5

在教学《囊萤夜读》时,笔者尝试用这样的量表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时,有小组的学习为了积极发言但又觉得自己无法表达清楚时,就会主动请教他人,梳理清楚自己所讲故事的内容。可见这样的行为量表,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培养具体较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素养导向下的学习单篇课文学习活动设计,教师不能局限于刘单篇课文与课文知识,而要将学科的关键能力运用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在多样化的语言实践之中,学生在探索中运用核心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真正提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夏江萍.单篇课文学习任务设计策略—以四上《蟋蟀的住宅》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022,(07)08-10

[2]臧学华.单篇精读课文教学主张:从整体走向整体[J].小学语文教学,2021,(08)11-13

[3]张烨。例谈“学习任务”的情境创设与任务分解[J].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021,(09)18-20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狮岭学校)

转自:“小学教学设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