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实小-教师成长】在阅读中汲取智慧 在分享中碰撞思想 ——临沭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寒假读书分享会
2023/2/9 13:55:43 阅读:140 发布者:
读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典专著的引领。瑞兔迎春,2月1日上午临沭县小学组织召开寒假读书分享会。老师们在分享交流中畅谈教育感悟,寻找教育的真谛,并对新学期提出新的展望。六年级组一共有7位语文老师进行读书交流。
邹淑贞老师的分享了张庆祖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在祖庆老师精选的课例与课评中,见识到了于永正老师“笨拙”的语文课,明白教师要关注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要培养学生“主动钻研文本”的意识,要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体,回到常识。我更感动于于老师“大德无形,大教无痕”的教育理念,他说老师是一本无字的书,学生天天在读,老师高质量的示范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上出这样“笨笨”的语文课。我羡慕“朴素生活,追求心灵自由”的干国祥老师;我钦佩于将“文化意象、项目学习、周知万物、语文灵性是、全课程教学、蝉文化”诸多元素集于一身的钱锋老师;我陶醉于带领孩子们放飞一只只美丽风筝,唤醒孩子们内心美好的王文丽老师。
徐丽霞老师分享了徐明的《思维影响教育》。反思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我们老师首先得学会思考,通过和学生间的磨合,了解学生的同时,更要学会思考如何设计适合他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有效的帮助他们提升思维能力。
颜凯凯老师带来了《可以这样教作文》。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怎样才能上好作文课,更是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对于作文教学的诸多难题,于永正、贾志敏、窦桂梅等24位名师娓娓道出他们的真知灼见,这些是他们在一线教学中“摸爬滚打”的智慧结晶,既意蕴深远又行文朴素,能让一线教师在轻松的阅读中不断领悟教学的门道。原来可以这样来教作文。
季芮交老师分享了《听孙双金老师讲语文》。纵观他的每一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注重阅读,他把阅读分为了三个层次感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二、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幽默风趣,使学生乐于表达。三、注重阅读的量,他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一篇课文,而是一篇带多篇。因为本身白话文就是白话白话,明白如话,不用在那里过多的拆文解字。他抓住课文中的一个点,然后从不同层面让学生去悟情。值得学习的很多很多。
张娜老师分享了《最相思莫如宋词》。本书出自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之手,精选的四十八阕代表宋代词作顶级水准。白衣卿相独步天涯,衣袖生风;才子佳人执手相看,泪下潇湘;悲凉将军纵马疆场,壮志未酬;忧伤词客醉饮清凉,花前月下。而随园散人更是以他那淡如水墨画卷的笔触,将那些本来就鲜活无比的词作描摹得更加灵动,将那个本来就风月无边的朝代,更细微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代秀好老师分享了《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这七件事分别是:1、认识语文的本质;2、教学的全部意义;3、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4、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5、公开课,试练生命的地方;6、朗读,语言与写作的素养;7、修炼你的激情,思想和风格。朗读感悟是要去热爱语文,热爱我们的学生,这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去读书,这会使我们拥有文本的力量;借助公开课,锤炼我们的生命;在这个锤炼的过程中,提升我们精的素养,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教学风格。
张伟老师分享了王晓春的《教育智慧哪里来》。读书感悟:我觉得这是一本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值得一读的好书。它可以给新教师指导、启发;可以让老教师重新审视一下以往的教育经验,可以让自己教育经验的合理处与书中案例产生共鸣,也可以与书中的见解产生一些争议,从而取长补短。总之,对于教育界人士来说,肯定是良师益友!看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教育需要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学生行为必然会有思想做指导,我们更多的要去发现学生的想法,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去改善学生的行为。
在教育的道路上,老师们是兢兢业业的劳动者,更是孜孜不倦的追梦者,追寻着教育的诗意和远方。愿老师们的课堂充满智慧,教育之路飘逸书香!
转自:“临沭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