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共读新课标 共研核心素养——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读书活动第二期

2023/2/9 11:32:33  阅读:174 发布者:

共读新课标 共研核心素养

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寒假教师读书活动

为了丰富教师人文底蕴,打造终身学习型教师团队,寒假期间,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各教研组开展了“共读一本书”教师读书研修活动。数学教研组教师共同阅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小学数学》,希望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核心素养、重思日常教学。

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 第二期

核心素养

|

“三会”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一起读的书

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共读书目是张晓天、张丹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小学数学》。

在第二期阅读研讨中,各位教师共读该书第二章“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当中,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融汇贯通于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与课程内容之间,在整个数学课程目标体系中承上启下,对实现“三会”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以“三会”为目标的教学实施具有直接的引领作用。本章以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简称“主要表现”)最关切的11个问题为纲领,对主要表现的内涵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解答,对主要表现在教学中的注意要点结合课例作出了分析。

一起梳理章节大纲

提高教学的敏锐度   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堂中

分享教师:张欣阳

202216班班主任

202215/16班数学老师

- 阅读感悟 -

提高教学敏锐度  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堂中     

初读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更加理解了每一个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提出的意义,也对于将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有了一些启发。一边阅读一边回忆着自己以往的教学,重新反思着自己的课堂,我感觉收获满满。继续深读,自己却无所适从起来,缘由是,我逐渐感受到要将这些主要表现在教学中运用的炉火纯青很难,而且没有标准答案。

因此,要想将核心素养真正融入到课堂中去,教师必须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思考、分析学情和课程。还要有意识的将核心素养与某些课程内嵌、融合,逐渐培养和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敏锐度,这样才能在合适的教学中最大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注核心素养   合理引导学生

分享教师:李雪莹

202226班班主任

202225/26班数学老师

- 阅读感悟 -

2022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指出了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其中,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今天浅谈一下我对数感的认识。

数感是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直观认识,是形成数学抽象能力的重要基础。根据《2022年版课标》,小学阶段的数感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者事物的顺序。

2.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

3.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

数感作为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它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经历数的抽象过程紧密相关。从现实生活中的数量抽象为去掉其物理属性的符号,再从符号抽象为数字。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合理估算、体会变化规律并尝试用数来表达。

聚焦核心素养  发掘学生潜能

分享教师:田鲁月

20215班班主任

20215/6班数学老师

- 阅读感悟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确实是给日常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凝炼了核心素养,即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从“核心概念”到“核心素养”的变化是理念与目标上的更新,“核心素养”是对“核心概念”的继承与发展。新版课标中增加了量感和抽象能力。其中量感隶属于小学内容,抽象能力隶属于初中内容。对原来的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与模型思想进行了细化与拆分,推理能力调整成为小学阶段的推理意识与初中阶段的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调整成小学阶段的数据意识与初中阶段的数据观念,模型思想调整成小学阶段的模型意识与初中阶段的模型观念。量感能形成抽象能力与数学应用意识,抽象能力能形成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

数学不仅只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的三大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数学研究过程是通过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通过推理得到数学结论,通过模型搭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而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表述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聚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分享教师:宋莲莲

202214班班主任

202213/14班数学老师

- 阅读感悟 -

聚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运算能力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而运算能力的培养应以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基本数学素养的发展为基础。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方式尚未成熟和稳定,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避免机械和死板地训练,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现象与数学问题联系的敏感性。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地理解、准确地表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运算应用,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培养习惯

分享教师:王梦晓

20218班班主任

20217/8班数学老师

- 阅读感悟 -

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培养习惯

通过学习新课标,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数学要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数学学习的方式应当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和日常课堂教学行为是紧密相关的,认真听讲、善思好问、预习复习、认真作业、质疑反思、合作交流等等,这些学习习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刻意诱导,潜移默化,点滴积累,通过较长时间的磨练,最后方能习以为常,形成习惯。

转自:“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