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会议类科普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023/2/3 16:33:44  阅读:129 发布者:

会议类科普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集中开展的、固定于某一时间段,集中于某一个科技主题的科普活动。

组织形式

这种科普活动是指借助于班队会、团会等机会,采用会议的形式,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重大意义。

1.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班级成员会议。利用这种形式,针对学生共同关心、感兴趣的科技问题组织科普活动,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全员参加。主题班会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

1.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又来了,今年的科技节主题是“体验、创新、成长”。我们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应该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科技信息,并用自己的智慧进行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让科技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深深扎根,让科技之花开满我们的校园。为此,(3)班科普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科技小游戏

1)游戏一:科普达人。以小组为单位(每组9,6),回答科普知识选择题,说对的加2,说错的不扣分。

科普知识选择题:

①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难?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爱迪生

②谁发明了电话?  A诺贝尔 B爱迪生  C瓦特  D贝尔

③科学家发现,   是造成诸多大草原荒漠化的原因。  A鹰集数量太少 B食物链结构不合理  C风沙太  D对生态秩序的人为破坏

④生命与非生命的最大区别就是,生命系统具有    。  A不断长大的本领  B不断运动的功能  C新陈代谢机制和自我复制的机制  D兼并聚集的特性

2)游戏二:猜猜“我”是谁?

由主持人读出PPT展示出的迷面,各组派一代表抢答说出球底(迷底均为著名科学家),答对的一组加5,答错不扣分。

①我是美国人,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其中我发明的电灯给人带来了光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爱油生)

②我是英国人,曾经历时五年进行环球考察。《物种起源》是我的代表作,后来,我又出版了第二部著作《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并提出五种的变异和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达尔文)

③我是波兰人,一生中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而我与我的丈夫在简隔的书房里艰辛研究并最后发现了镭,这段时间是我最幸福的日子。(居里夫人)

④我是中国人,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大家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袁隆平)

③我是英国人,是英国当时炼金术热衷者,同时是最负盛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我在16877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以我的名字来命名的一个运动定律。另外,我还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曾有人说我的智商为190(牛顿)

⑥我是中国人,19508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回国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我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6410,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我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我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氨弹的研究,最后终于制成了氯弹。(邓稼先)

3.介绍科技小知识

学生介绍科技小知识,说出的同学所在那组可以得到5分。

4.演示科学小实验(由学生做试验演示)

①写密信。准备材料:浆糊、毛笔、碘酒和一张白纸;透明盆、水。实验过程:先用毛笔沾着糨糊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会什么也看不见的。然后,把白纸放在盆中,盛少许水,再倒上一些碘酒,纸上的字就会呈现出来的。

②拯救乒乓球。准备材料:一个被踩扁了的乒乓球,一个杯子和一壶开水。实验过程:把被踩扁了的兵乓球放在杯子中,倒入开水,一会儿,扁了的兵乓球又会図了。

③纸片托水。准备材料:白纸一张、水杯一个、若干水。实验过程:将水杯盛满水后,用纸片盖住。用手托住纸片将水杯倒置后,松开手,杯中的水不会流出。

5.科技知识竞赛

每组选一名同学作为代表答题。答对加10,答错扣10分。题目:

①什么是食物链?(一种生物被第二种生物吃掉,第二种生物被第三种生物吃掉,这种关系就叫食物链)

②蚯蚓是吃什么长大的?(蚯蚓是靠吞食大量的泥土,将泥土中的腐叶和很小的生物吸收)

③乘公共汽车时,当汽车突然刹车,你的身体是向哪个方向倾倒?(向前)

④地球上是先有陆地还是先有海洋?(先有海洋)

⑤噪音有什么危害?(噪音可以使人心情烦躁,甚至精神失常)

⑥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78%是氮气,21%是氧气,1%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等)

⑦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

⑧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

③什么是流星?(指太空很小的固体或尘埃闯入地球大气层所产生的光迹)

⑩产生酸雨的原因是什么?(工厂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遇到空气中的水结合成酸性物质后和雨水混合的结果)

6.班主任总结(略)

7.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掌握了更多的科技知识,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希望大家能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科学,更干创新的好品质,同学们,计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我们相信:中国爱迪生,就在你我中!

从案例可以看出,这是寓乐于教形式的科普活动方式,可以融合多种形式于其中,包括讲解、竞赛、游戏等。这种主题班会式的科普活动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科普知识深入其中,提升科普活动意识,强化学习成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以交流学习为主导的科普主题班会。这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需要依据活动的主题,邀请相关学科的老师、某一科学领域的专家、研究人员等,参与交流座谈会。在座谈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就主题提出自己的疑问,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和专业人员给予解答,让学生获得知识,加强对科技的认识,进而提升科学素养。

2.队会

如果说主题班会的形式适合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那么队会这种科普活动形式,则属于面向小学生的会议类科普形式。这一形式和主题班会一样,可以将多种形式的活动融于其中,使之共同为科普活动这一主题服务。当然,以队会的形式进行科普活动时,同样要做好相应的计划,并依据计划实施。

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某小学紧扣“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开展了“全国科普日”主题队队活动。活动中,通过资料介绍、观看视频等形式,向同学们宣讲全国科普日的来历、宣传主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等知识,同时结合航天英雄们的事迹,让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理念进一步深入学生心灵。此次班队活动,不仅向同学们普及了科技知识,传播了科学思想,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及学习探究科学的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

3.团会

队会是针对小学生的会议类科普活动方式,那么团会则是针对中学生的会议类科普活动方式。它同样采用集体会议的形式,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学生了解相应主题的科普知识,提升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

为了向学生普及自然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眼界,更深层次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某校高一(7)班开展了以“中学生科普教育活动”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活动邀请了在校实习的某大学的实习老师、地理老师。

活动围绕“科普活动之旅行到宇宙边缘”展开,实习老师的代表向同学们简单地讲解了地球自然知识,又让同学们积极发言,谈谈对于自然界、地球乃至宇宙的认识。然后师生共同观看了纪录片《旅行到宇宙边缘》,学生们便被色彩绚烂、神秘新奇的画面吸引了,整个教室非常安静,大家都认真地观看着视频,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播放完视频后,学生们积极地提问,有的问:“宇宙真的是这样吗?”,有的问:“这个片子怎么拍的呀,好神奇!地理老师就学生种种疑惑的问题认真地逐个给予解答。最后,整个活动在学生的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

这一会议类的科普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激起了学生于知识的一种渴望,对于未知世界的一种好奇,使他们在活动中学到知识,认识到自然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和成长的力量。

实施要点

会议类科普活动侧重于以开会的方式,但并不代表活动的组织僵硬、教条,而是要在主题的指导下,变化多种方式,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科普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实施时,要注意在制定计划时把握以下几点。

1.明确主题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会议类科普活动,都要在明确的主题下,制定周全的计划,如此方能达到活动要达到的效果,让活动有序进行。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开個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科学技术具有为人类造福的无穿力量,掌挥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政有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案例是“科普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的主题,可以看到,紧扣“科普教育”,点明活动的目的。这样一来,后面的活动设计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2.活动计划要体现程序性

会议类科普活动在实施时,程序性特别重要。只有把握好程序才能忙而不乱,才能让不同种类的活动交融在一起,为共同的中心服务。

“我是科技小能手”中队主题活动

一、活动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的世界,科技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已成为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高科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科技意识,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让学生自主收集活动资料,自主动手制作作品,培养少先队员具有科学的头脑和实践的能力,突出了教育面向未来的迫切性。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强化队员科学意识,更好地培养队员从小树立爱科学、 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培养队员主动参与活动的主体意识和动手创造能力。

三、活动环境

由于中国教育正处于独生子女教育的特殊时期,少年儿童思想素质,行为习惯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使这代人的动手动脑能力不强,科技意识淡薄。在这样的情境下开展这样的活动有一定的必要。

四、活动内容

第一篇章:像科学家那样

第二篇章:科技在你身边

第三篇章:科技作品展示

第四篇章:科技大讨论

五、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自主收集活动资料,自主动手发明创造,培养少先队员具有科学的头脑和实践的能力。

六、活动准备

1.查阅资料,做到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集一条科技前沿信息。

2.变废为宝,准备素材。

3.布置教室,营造氛围。

七、活动过程

1.各小队整队,向中队长报告人数。

2.全体起立,立正!

3.出旗、敬礼!礼毕!唱队歌。

4.宣布主题中队活动开始:四(3)中队《我是科技小能手》主题会现在开始!

5.讲一讲科学家的故事。(《发明大王爱迪生》《伽俐略的一次“开小差”》  )

6.朗诵诗歌《从小学创造》

7.队员交流讨论

8.中队辅导员老师讲话。

9.呼号,退旗。

10.宣布中队活动结束。

案例中,对于活动的第一步都进行了细致的计划,操作起来自然顺畅。除此之外,案例还提示我们,在实施此类科普活动时,细节也很重要,比如活动环境、活动时间、活动中重 点和难点,都一一明确,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实施。

本文来源:《“双减”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作者杨春英,世界知识出版社2022年出版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