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从中学英语5则案例与分析,理解“强化技能要素操作要点”

2023/2/3 16:09:56  阅读:140 发布者:

案例1:抽签抽出的Lucky Dog

【案例呈现】

老师每节上课开始,都拿出抽签桶(笔筒),开始摇晃,全班学生的目光都紧紧地盯住了抽签桶和老师的手,老师抽出一支写好学生名字的签(冰棍棒),学生们屏住呼吸等待名单揭晓,然后爆发出一阵笑声,被抽到名字的学生(被称为Lucky dog)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走上讲台,在椅子(提前放在讲台上的椅子被称作hot chair)上坐好,下面的同学纷纷举手,准备提问(前一课所学文本的任何问题),Lucky dog 有权选择任何举手的同学,回答他、她的提问。两分钟内回答对所选同学的提问,则为获胜,反之,不会答或答错,则淘汰。

【案例分析】

在日本铃木老师的学生里,寅次是位聪明的学生,他学什么曲目都比别人快很多学会。但是他不愿再多加练习。铃木老师知道,这对他以后能否成功非常关键,没有得到巩固的课程,最终都无法学到更好。正因为此,他对他的学生采用了抽签教学法。将所有曲目编号,每堂课,让学生都随机抽一个曲目。这样,寅次因为是自己参与了这个游戏(也相当于参与了老师的教学,而事实上,这一切可还是在老师的掌握之中,因为结果达到了),因而也更努力地练习。

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学习内容容易厌倦,因而学习就变得消极。采用抽签法,强化了学生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抽签法消除了学生怕提问题、怕回答问题的心理负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2:做个金牌听众

【案例呈现】

在英语课堂学生完成小组任务进行展示时,没展示的学生急着多练一练自己的任务而不认真倾听,展示完的学生认为自己完成任务了,也不认真倾听。而学会倾听,积极思考,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反思改进自己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这位老师通过展示环节的评价进行了这样的强化训练:

对于要展示的采访任务明确了语言知识运用的要求:Everyone uses morethan…”correctly and properly; Talk about at least 3 kinds of sports;同时对小组合作成员的全体参与提出了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听众提出了评价要求:认真倾听和正确回答问题。

【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要及时进行调控。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评价,对听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强化了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的优秀品质。人的习惯是被培养的,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而事实证明,一个好的习惯,会让人走向成功,或者拥有好的心态。

有一个著名的鲸鱼实验。科学家在水里放一堵玻璃墙,鲸鱼和食物各放在一边。一开始,鲸鱼猛烈地撞击着玻璃,后来它终于发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段时间后,它不再撞击了。当科学家把玻璃墙拆了,鲸鱼还是只在自己那边活动,没有去尝试。

人的行为犹如这个故事中的鲸鱼一样,在一段时间或一些重复的经历后,就被固定下来,形成了习惯。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个习惯。当然,如果要改变一个习惯,也跟这个习惯形成的时间有很大关联,改变会更难,要花费更多时间。所以,我们要注重引导。一个好的习惯,就是一笔财富。

教师在训练开始的阶段使用了外在强化即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回答问题,大多数学生在外在强化的促进下容易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时,也将该行为的评价标准传递给学生,学生逐渐掌握对行为的评价体系,并内化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这样学生可以不断地自我肯定或否定,进行自我激励,形成真正的内部动力。渐渐养成做一名文明听众观众。

案例3:好玩的游戏

【案例呈现】

完形填空是初中英语测试的一个题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一部分学生对完形充满了恐惧,渐渐失去了信心。通过开展“挑战完形王”活动,即根据完形填空测试的十个空,设定最高级别为十级,每做对一题为一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测试中的情况,确认自己的起始级别,如平均答对四题的,为完形四级王,通过老师培训方法策略,如利用上下文线索暗示法、情境还原法,代入法等,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训练,个人制定自己的提升计划和目标,开始挑战,完成目标的学生的名字会在教室墙壁的名单中完成晋级。同时定期组织达标进步的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体会。

黄金60秒游戏把生活中电视里娱乐节目搬进课堂,如强化比较级用法时,通过开展男女生竞赛的形式,比较深圳和香港,巩固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接龙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前提是认真倾听前面同学的发言,才能接力说下去。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强化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Chant因为朗朗上口,加上双手拍打桌面的伴奏,以及越来越快的节奏,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案例分析】

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采取措施,进行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强化训练,采用学生喜爱的晋级制,激发了学生乐于挑战的兴趣,及时组织学生间的经验分享,强化了优秀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了暂时落后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不轻易放弃的学习品质。

游戏一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游戏方式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认知、增强自信、乐于挑战的生活态度。学生在游戏情景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又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不断地实践语言交际。在游戏中发挥标志强化和安排活动的强化的作用。

案例4:你被包围了

【案例呈现】

在国外的教室里经常挂一些励志海报,把对学生的祝愿、提醒、鼓励写在、画在这些海报上,贴在学生们平时最常的“出没”地方,让他们随时可以看到。天长日久,潜移默化,这些祝愿、提醒、鼓励,就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对他们的学习、成长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The best way to have a good idea is to have a lot of ideas.找到好点子的绝佳之路就是有很多的想法。鼓励孩子去创造、去想象。Mistakes are proof that you are trying.犯错,证明你在尝试和努力,培养学生正确地看待错误。

 

我不会放弃,我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我可以向朋友学习;我能够提升。

 

【案例分析】

我国是一个以使用中文为母语的国家 , 中学生在学校不可能有一个百分之百的外语环境。没有一个外语环境怎样习得呢? 教师就要创造环境 、 创造条件。教师通过创设物质环境和人际交往环境,实现营造浸入式场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目的。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但最难的是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能力。浸入式教学抛开了母语影响, 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均运用英语 ,学生在英语 “听”“说” 的环境中慢慢熏陶,逐渐减少对母语的依赖性,学习直接用英语进行反应交流 , 从而使英语学习的过程与应用的过程紧密联系起来, 促进学生用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意识和语感。

语言能力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的英语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

本案例突出利用了语言、标志物、重复等强化方式,实现正强化的作用。

案例5:智慧的纠错

【案例呈现】

在学习 Although…”这一语言点的时候,有学生说出了这样的句子:“Although Im not very clever, but I still work hard every day.” 教师对他说:“I think you are already very clever, because you can say such a great sentence.” 此时,这位学生露出了自豪的神情。而后,教师又问全班同学:“Dont you think he is a clever boy?” 此时,全班同学齐声答到 :“Yes!”这位学生露出了腼腆、会心的微笑。 接着,教师又问:“But 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sentence and the one on the blackboard?”这位同学显然吃了一惊,马上陷入回忆与思考之中,几秒钟的思考之后,许多同学发现了错误,回答到“There should be no butin the sentence.”这位同学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在一个轻松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积极性、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同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重要的语言难点,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案例分析】

这一案例中,老师首先充分肯定学生的表达,并且注意全体学生的反馈,同时,更重要的是巧妙地提出了学生的问题,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从而实现了对语言知识的强化。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提供反馈,采取表扬、激励等强化手段,可以维持后续的学习动机,保持良好的学习行为。课堂上男女生PK,小组PKdiscussiondebate等,或者采取积分形式,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课堂上将问题分出不同的难度,赋予不同分值,如分出“识记性层次的问题”,“理解层次的问题”,“应用层次的问题”;或者“分析层次的问题,”“综合层次的问题”,“评价层次的问题”,激励准确的回答,奖赏最新奇、最超前、最实际、最有启发性回答的学生,会让学生享受到问题带来的挑战与激动,促进学习。

如果老师对学生的错误直接批评,表现出很生气,说老师都讲了多少遍了,都强调多少遍了,怎么还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这样的负强化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还会对全班学生产生害怕出错而不敢发言的不良后果。因此教师要慎用负强化。在口头纠错环节,不用批评的方式,可以采用其他不同的强化策略,收到满意的效果。

本文来源:《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系列教程 · 中学英语》(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编写),作者柯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出版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