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反思 | 期中考试之后,教研组长可以抓这4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

2023/2/3 16:07:45  阅读:17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初始化工作室 ,作者大陈老师

前言

期中考试过后,作为一个学校某学科的领头羊——教研组长,在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成绩分析之后,如何根据考情进一步抓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呢?大陈老师结合本校以青年教师为主的现状,对教研组长提出以下四点要求,供各位老师参考。

观点

01

一是抓研训

本学期,我们对常见的五种研训形式进行了系统梳理,规定了各种研修形式的流程及考评要点,教研组长的职责就是要认真落实各项要求,做到每次研修都能取得真成果,真解决问题。

附:五种常见校本研训形式

第一种 集体备课

1.分享交流。读书分享、近段教学反思分享(经验、问题);

2.工作布置。教务处、教科室业务工作布置与反馈;

3.分组备课。分备课组到机房集备。

第二种 分享学习

1.分享交流。读书分享、近段教学反思分享(经验、问题);

2.工作布置。教务处、教科室业务工作布置与反馈;

3.阅读学习。组织本组全体老师到图书馆阅读。

第三种 主题讲座

1.专题讲座。本组或外请专家专题讲座。

2.分享交流。读书分享、近段教学反思分享(经验、问题);

3.工作布置。教务处、教科室业务工作布置与反馈;

第四种 课例研修

1.课例研修。按课例研修流程组织;

2.分享交流。读书分享、近段教学反思分享(经验、问题);

3.工作布置。教务处、教科室业务工作布置与反馈。

第五种 外出学习或听课

02

二是抓听课

教研组长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措施的推广和落实,主要靠一节一节的课来落实,实践出真知,实践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因此听课、评课是教研组长贯彻学校“三有”“三生课堂”理念的主要途径,也是期中考试发现问题之后,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附:“三有”——小学是“有序、有趣、有效”,其中“趣”除了“趣味”,更重要的是“兴趣”,初中是“有知识、有方法、有思维”;“三生”——是指“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课堂。

教研组长听课,特别是去听非同年级青年老师的课,建议同时约同年级的骨干教师(备课组长)和青年教师的课,让骨干教师(备课组长)先上,让青年教师至少是隔天再上,听课时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备课组长)、青年教师都全程参与听课、评课,让青年教师(备课组长)先打个样,青年教师既观摩了实战,又听取了教研组长的评课意见,隔天消化之后再上,这样的学习效果会要好很多。

03

三是抓方法

通过考试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考试方法不足,不会分析题干抓关键词;数学作答不完整、漏写单位;作文写不够字数;阅读理解思路混乱,字写得多,但得分点很少……其中也可以看出平时的学习方法指导不足,通过听试卷讲评课,还可以看到青年教师对于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是掌握不完整、不系统的。

因此,教研组长可以要求青年教师购买或自编本学科本学段的知识图解,以初中语文为例(图1),教师先系统的梳理本学科知识和技能方法,在教学时才能有条理、不漏关键点,才能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考试方法指导。

期中考试之后隔几周就要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了,如何组织复习(例如:如何发现、培养小老师,如何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如何默写,如何订正),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分工合作编撰复习资料等等,这些问题或者说这些方法都需要教研组长给老师们以切实的指导。

另外,我还提出希望教研组长们注重方法(经验)的传承,要求每个备课组在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能写一份单元教学反思交给教务处存档,反思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收获、困惑等,为下个年级开展同样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故此,希望教研组长们不急不躁,稳扎稳打,有科学的方法指导,一次解决一个小问题,老师们、学生们的成长会是可见的。

04

四是抓活动

这次期中考试之后的年级组成绩分析会、教研组长会议上,各学科老师(包括备课组长、教研组长)都不约而同的提出要开展学科活动(写字比赛、口算比赛、讲题比赛、细胞模型制作比赛、地球仪制作比赛、图说时政、图说历史等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质量提升,对此我是深以为然。

这里就要求教研组长有足够的执行力和协调力,想到就要去做,尽可能争取教务处、教科室、教育处、年级组的支持,第一次组织可能会有各种遗憾和不足,但是没有关系,每次活动之后及时反思即可,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这也是我多年来开展工作的习惯,我在工作上取得的点滴成绩也是在一次次的反思之后取得的。

后记

以上是大陈老师的一些粗浅之见,本期的主题反思就写到这了,在以后的行动中再逐渐完善吧。

方子开出来了,关键在执行,行动吧,亲爱的教研组长们!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