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思维导图制定教学计划
2023/2/3 15:19:08 阅读:159 发布者:
本文来源 | @ 思维导图:教学与活动操作指导
一、教学计划及其制定前提
运用思维导图对教材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后,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线索清晰,知识之间的关系一目了解,于是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就容易得多了。
教学计划,是预先拟订的教学工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是对教学工作的总体谋划,统率着一个时间段的教学事务,有很强的计划性。它不仅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计划安排,也应该是学生的发展规划。
从本质上看,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就是教师研究教学的过程,包括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文本、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学情教情……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教师需要在研究中思考、反思、锻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得到成长。
要用思维导图制定教学计划,需要教师了解教学计划的制定步骤,如此方能制定出科学且极具操作性的计划。具体来说,教学计划包括两类,一类是学期教学计划,一类是单元教学计划。
二、利用思维导图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一步:完成教材分析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文已经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每一单元的要求及单元之间的联系,对照教参与课标,深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便计划行之有效,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步:明确教学计划的内容
一般来说,学期教学计划包括本册教材分析(包括本册教材内容的整体分析、编排的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及前后联系等);本班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包括学生的基本状态、思想品德、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方法目标、情意目标),其中知识目标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细化要求,方法目标即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示、培养、建立哪些学习方法,情意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学进度,包括单元名称、课时数、起止日期等。
第三步:完成思维导图
下述思维导图是学期教学计划的示例:
图3-10 学期教学计划思维导图示例
从示例可以看到,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分析,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完成导图的填写,以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路等,便于指导教学。
三、利用思维导图制定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的课时数,把某项教材的教学任务合理分解到每节课中去,根据教材特性制定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最终完成该项教材所有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进度。用思维导图制定单元教学计划,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依据教材,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计划是在完成学期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在学年和学期教学计划基础之上形成的。因此要制定某项教材单元计划,首先要对教材做系统的分析,包括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前者是指对该教材前后连贯性进行分析,后者是指对具体水平段中具体教材结构进行分析。当然了,在对教材分析之前还必须对学生掌握教材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再结合学生掌握的实际水平进行目标定位,从而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第二步:科学分割,设置课时目标内容
在单元目标的分析确定后,还要明确分支——课时目标,这个单元教学计划中最小的目标单位,是单元教学目标的直接体现。教师可以根据单元计划目标的总体规划,遵从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要求,参考教材前后内容的知识结构与联系,把单元目标任务科学分割,合理分解到每节课中去,再结合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能力程度等因素确定课时目标,使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影响,同时要注意设置的课时目标要可控可测可评,实现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效果。
第三步:分析教材,明确重点和难点
教师首先要结合单元教学计划目标和课时目标对教材内容和结构进行剖析,了解知识结构特征,准确理解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单元教材中所处的位置,要想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的关键点是什么,再将这些关键点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当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必然会存在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可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问题进行预估,在熟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起点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的难点。
第四步:依据学理,寻求最佳教学策略
在目标、内容、重点、难点都准确定位之后,接下来再确定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确定,要依据学理,即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变化轨迹等基础上,要按照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差异,确保每位学生都受益”,让教学手段和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均体现共性和差异性;突破重难点的手段要巧妙,做到润物细无声;要结合教材学习内容设科学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前提下获得知识体验,最终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步:绘制思维导图,明确单元教学
将上面的分析内容,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科学构建,绘制出导图,体现单元教学内容,就成了一幅单元教学计划思维导图,用以指导单元教学。
图3-11 单元教学计划思维导图示例
需要注意的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没有任何一个计划能和实际教学情况绝对吻合,也不可能绝对的按部就班。因此,教师在导图中要注意为教学课时、教学内容适度留白,防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意外生成而打乱原定计划部署,影响整个单元教学效果。适当留白可以方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利用留白补差、巩固提高、拓展。
版权声明 | 作者姜英平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