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 @ 网课十三讲:让教师成为网络教学高手
老师们在实践直播或录播教学过程中,发现原先在面授环节中很容易开展的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小组作品展示汇报、轮流说、课堂辩论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多多少少受到一些限制,不容易在网络教学中开展。怎么办?
四种易于在直播课中开展的互动活动
在网课的实际教学中,那些便于在直播中进行的例如聊天室中的小测抢答、测试题、连麦对话等互动活动,总感觉要么学生参与的兴趣不高,要么效果不如面授环节。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除了各种教学平台、直播平台自带功能之外的四种易于开展,便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且效果还不错的活动,并在文末介绍相关原理,供老师们参考。
晒笔记
学生记笔记是一个整理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内化吸收很有帮助。
方法:学生将自己的笔记分享出来,电子版的话可截屏,纸质版的话则拍照,既可以发在教学平台中的讨论区中,也可以发在直播间的聊天室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是否完成、完成的形式以及内容质量进行评分,当然也可以通过获赞的数量来进行学生互评,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可各占一定的比例。
小贴士:晒笔记的活动最好是图示化的,例如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组织知识。
传纸条
面授课堂的传纸条活动源自于合作学习中的轮流说。请同学们在纸条上写上自己的观点,循环交给下一位再回到作者手中,或放在小组桌子的中央大家一起来查看。在直播教学中也可以开展传纸条活动,但是需要借助一个第三方工具:纸条范。
方法:教师在“纸条范”中设置话题,将二维码放直播间课件中或将网址发在直播间聊天对话框中;或是二维码网址发在学生的微信/QQ群中均可。
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纸条内容的质量及学生之间点赞(送上热门)的数量来进行评分。
关于纸条范:这是华南师大焦建利教授团队开发的一款中文版的在线教学互动工具,是课堂酷系列之一,目前随“纸条范”一同推出的另一个工具快抢(类似于Kahoot!)还在开发中,等正式上线后老师们也可以邀请同学们一起来使用。
来找茬
分析并评判别人所做,属于基于会用之上的高阶能力。高阶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的追求。配合教学平台,在直播教学中亦可使用“来找茬”这种游戏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方法:老师可提供这门课往届学生的作品,这份作品并非是最优秀的,而是包含了一些失误,请学生在直播课时找出其中的不足,如时间等允许的话,还可请学生进行修改。
(1)教师将作品发到直播间(ZOOM、CCtalk等均有文件传输功能)。短作品的话可以直接显示在屏幕上,由学生连麦说明其中的不足以及改进的做法,如果是显示在屏幕上的作品的话,学生还可以标记屏幕的方式来进行,当然,老师也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在“纸条范”中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完成。
(2)教师将作品编辑成可多人共同编辑的在线文档,例如WPS,将文档网址或二维码提供在直播间,供学生批注或修改。
教师可结合学生找出失误的多少,正确率及修改后的质量等因素为学生评分。
小贴士:老师在提供往届学生作品时应注意,作业、作品需要征得作者的同意,并注意隐去学生班级、姓名以及小组名称等信息。
开直播
谁说只能老师开播学生看,学生课后也可以开直播。
方法:课后学生学习小组可以使用ZOOM、腾讯会议等工具,自行开启直播进行讨论,并将直播的回放录制文件提交到教学平台中,如您学校的教学平台对学生上传附件大小有限制或上传速度不佳时,也可请学生上传到优酷或腾讯视频等网站,在教学平台中提供观看链接。
当然,除了使用各种会议直播平台外,如果是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解释,举例说明的话,还可请学生拍抖音或拍视频上传于B站(哔哩哔哩),在教学平台中提交在线视频的链接。
教师可根据学生直播讨论的内容,或抖音、B站视频的观看次数、点赞数量、转发数量等因素为学生评分。
直播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可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气氛活动,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从情感上让学生有意愿参加直播学习;二是吸引活动,营造活动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三是学习活动,这是达成直播教学的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如果拿吃饭来做比喻的话,学习活动是饭菜,吸引活动是调料,而气氛活动是就餐环境。
如果一项教学活动包含的类型越多,例如这三类都包括的话,那么学生既愿意参加,也能愉悦的体验学习的过程,还能真正的学到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学习体验好,学习收获高。如果在直播中花了大量的时间搞气氛活动和吸引活动,那这节直播课很有可能就变成了学习体验好,学习收获低的课。而如果只有学习活动,气氛活动和吸引活动很少的话,则直播间另一端屏幕前的学生就容易不愿参加学习甚至一边看直播一边刷手机或者干脆以网速不好放弃学习。
上述四项活动每一项都包含了三种类型,有助于让老师们的直播课或直播课后的作业既体验好也收获高。
小贴士:这四种活动不但在直播教学中可以用,在线课程也可以用,当然,面授课用效果也不错。
如何让学生不走神(一)
——三种形式,给线上直播课找个“新的瓶子”
线下课是有现成的教材和教案,线上课需要教师们自己来完成相应内容的准备和丰富。
线下课学生是在真实的课堂里面,有个学习的氛围,线下课学生一个人在家里面上线上直播课,会觉得孤单,和缺乏课堂纪律的约束。
最关键的就是线上直播课,更难开展课堂互动,难以监测和管控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相应的学习效果,很难在教学过程当中去实施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
尝试使用一些平时你在线下课堂当中不会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这样一来,他才会觉得兴奋。这一节线上直播课,他才真的有可能听得下去。
小小读书会
适合科目:所有科目;开展时间:3-6次,每次30分钟;注意事项:导入游戏,强化乐趣。
这种形式主要目的是给孩子设计阅读游戏,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比如这一节线上直播课是带孩子们一起读《三只小猪》的故事,那就可以设计下面的这几种游戏:
第一种:一起给这个故事画地图,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根据故事情节,画一张故事发生地的简易地图、室内平面图、室外场景图等等。
第二种:创作故事的前传和后传,让家长带着孩子想象一下,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前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样读过这本书之后,想一想故事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第三种:换一个角度读故事,比如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故事,我们不站在三只小猪的立场上,反过来站在大灰狼的角度描述这个故事,让孩子以大灰狼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等等。
线上打卡训练营
适合科目:艺术体育类;开展时间:连续21天,每天不超过30分钟;注意事项: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
这种直播课程本质上是利用线上打卡的模式,让家长每天督促学生开展练习,保持学习节奏和习惯。首先准备好话术给家长一对一沟通或者设置群公告,并鼓励家长邀请身边的朋友加入训练营当中。
在每天的直播的训练中,老师需要带领家长和学生一起完成比如说跳绳、马步、出拳、仰卧起坐、俯卧撑、高抬腿、侧面支撑等等一系列的项目,这不仅是直播课程,还是为后续的续费和转介绍做的最好的铺垫。
创意头脑风暴
适合科目:编程类、乐高机器人类、全脑开发类和乐器类;开展时间:每周1-2次,每次1.5小时;注意事项:主题要能吸引学生。
平时上课都需要借助教材、器材、乐器等。但现在可能学生和家长在家没有对应的工具,因此可以考虑借助这种头脑风暴式的直播课程模式,这种形式适合低频率、长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主题内容要求较高,必须要能够吸引到学生。
举个例子:比如主题名字叫做“我给大家提建议”。我买了一个大疆的教育机器人,发现功能不够丰富,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同学们集思广益,每个人和家长一起做一个改进方案的图或者文档。然后老师把同学的建议搜集起来,一起发送给大疆公司,很有可能最后大疆公司会采纳或者是进行回复,那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才是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如何让学生不走神(二)
——四个技巧,给线上直播课填充“新的好酒”
利用下面四个技巧,可以让学生在线上直播课当中找到更多兴奋点。
说——说故事、说经历、说引导、说谢谢
说故事:故事里面有冲突、有传奇、有反转,老师们在课堂里面应该多说故事少讲道理。
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是最好的故事。例如作为教师的辉煌时刻和失意时刻,亲朋好友的故事,看过的一本书,一部电影以及某一件正在发生的事,都可以作为融入自己故事里面的资料。这样的故事更有人情味,更容易流露出真情实感,也能够更好地去建立和学生之间的信念,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去影响学生。
说引导:在直播的过程中,可以多说一些有引导功能的话语。比如:同学们听懂的请回复1,对内容有不同意见的回复2。其他时间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内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比如:同学们在家里这么多天,也不能跟其他同学们一起玩是不是觉得特别无聊?这种问题并不需要回答,但是学生听到之后内心会形成一种代入感,使他集中注意力,更愿意听后面课程的内容。
说谢谢:在学生和你互动之后,一定要一视同仁地向学生表达尊重和表示感谢,逐一念出他们的名字,鼓励他们,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热情。
学——学表情、学动作、学声音
学表情:一个最著名的公式说,人和人之间交流的总效果是7%的语言,加38%的音调,加55%的面部表情。对于线上直播课程的互动效果,面部表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隔着一个屏幕看到你,是一个小的画面,需要老师的表情更加夸张才能被学生看到。
学动作:在心理学上如果喜欢一个人,会情不自禁地去模仿他的行为。那当学生喜欢你,他也会去模仿你的动作。所以在直播中故意去模仿鸭子走路、猫咪洗脸或者打哑谜这些有趣的动作,学生也会很容易跟你一起来重复这些动作来模仿你。
学声音:如果一位老师会口技这样的一种绝招,那这个线上直播的课程一定是吸粉无数。但是如果不会也不要紧,我推荐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你一旦把它练会了效果也非常棒。这是马伯庸老师以前给他儿子写过的一篇童话,用马老师自己的话来说,这个童话格调不高,剧情莫名其妙,拟生词比正经的对话还要多。但是让他惊讶的是这个童话却受到他儿子的狂热喜欢,孩子一边听一边哈哈大笑,整个人兴奋的不得了。
唱——唱歌曲、唱儿歌
唱适用于直播课程开始之前、课间互动、师生闲聊的时候。学生通过文字互动,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和语音回答。老师提前进入直播状态,跟学生闲聊,聊学习、生活、个人爱好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熟悉老师。
除此之外就是杀手锏唱歌,如果你能让学生点歌你来唱,绝对可以掀起课前的第一个小高潮,迅速地抓住学生们的兴奋点。
推荐歌曲:小跳蛙、Baby Shark、大王叫我来巡山、可爱颂、小苹果等旋律节奏比较好,平时用得比较多,孩子们比较熟悉,容易进行互动的一些歌曲。
逗——抽奖、你问我答、讲段子
抽奖:在线上直播课程的过程当中进行抽奖,一定能提升学生的活跃度,但奖品必须有吸引力。抽奖的重点技巧是课程开始前要预告说明在课间会抽一次,下课前再抽一次。可以通过互动的、截屏当中去抽取一个幸运儿等等。
你问我答:允许学生通过文字提问,问题的内容可以限定在本节课的内容当中、结合当下的现状(比如疫情知识解答)、其他开放问题,只要有所准备,就能更好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讲段子:作为一名教师具有幽默感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感,从而能够达到在线上直播课程当中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刷微博或者微信的时候,把搞笑的段子抄下来,在直播课程的时候照着读都可以。更好的办法是把平时积累的段子完全背下来。
版权声明 | 作者汤海军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