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是教育领域中不变的主题,我们的教育在时代潮流中不断从“量”走向“质”。如何在“素养时代”下更迭自身的教学理念,搭乘教育变革的“快车”,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素养?这本书或许可以给一线教育人一些帮助与参考。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新课改下高效教学的破局之法
回首2022,新课改搭乘“双减”这趟快车稳步前进,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成为了新的站点,也是教师教学变革的新起点。这个新起点以核心素养为准绳,让教学朝着综合性、实践性与进阶性前进。
“素养时代”下,课堂教学要从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转型,大单元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实践都为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挑战,一线教育人该如何破局?
新课改下与之相对应的新型教学如何构建?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指出,素养时代下的教学既要将实践、知识与思维相统一,又要将概念、素养与学段相匹配。
1
实践、知识与思维相统一
从知识的形成机制上来看,情境创设是知识形成的前提条件,实践活动是知识形成的基本途径,积极思维是知识形成的核心要素。
新课改强调“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而实践不只是做事,如果教师在学生实践中不强调思维发展,就没有办法真正使学生形成学科的基本观念,没有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因此,要做到实践、知识、思维相统一,课程内容既要有学科知识,又要强调学科实践,要体现学科实践有机融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做到知行统一、学思结合;要体现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思维型教学恰恰强调要在教学中注重应用迁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在实践中学会思维,在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中加强实践。
2
概念、素养与学段相匹配
以核心素养素养为纲的教学是从学科知识到学科本质、再到学科育人价值转变的成果。如何挖掘与提升学生的素养,新课改要求教师从大观念、大任务与大单元入手,这里的“大”,指的是大概念,也就是要求教师基于核心概念展开教学。
思维型教学理论为指导的大单元教学契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倡导基于思维型教学五大原理,对单元及每课时的教学进行系统性、整体性规划。
此外,胡卫平教授提出,基于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内容、目标与学段三个维度:
核心概念是内容维度,课程内容体现学科知识。
核心素养是目标维度,核心素养体现学生发展。
学段维度体现的是进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学段的提高,学习核心概念的难度、深度都要有所增加,要能够体现学习进阶的过程。
而思维型教学也强调学习进阶,注重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认知水平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教师有效践行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抓手。
综上所述,思维型教学理论整体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为一线教育人更好地落实新课改要求提供抓手,构建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学。
我们如何帮助一线教育人更好地应对挑战?
如今,思维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共识。思维型教学已经应用于全国5000多所学校,其中1000多所学校成为思维型教学基地校,越来越多的区域和学校基于思维型教学深化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一系列的经验和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得到了令人瞩目的成长与发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践探索层面,思维型教学都在不断地总结反思和与时俱进,无论是专家团队还是一线的教育实践者,每年都会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延伸出新的思考,产生新的成果。这些思考和成果能够给我们在当下探索“更好的教育”带来弥足珍贵的启发。
自2021年开始,我们将每年思维型教学在不同领域的实践探索及发展影响做精细化的梳理和整合,制作成《叩响教育灵魂—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型教学》年度汇编。我们希望将思维型教学的价值做最大限度的凝练和传播,让它能够深刻影响教育变革时代的每一位亲历者。
今年,系列图书已经出到了第三辑,我们在延续前两辑内容特点的基础上,契合当下新课程背景下一线教育者的痛点和难点,聚焦单元教学、问题链设计、跨学科主题设计、学科思维培养等问题针对性地提供理论参考、实操策略及实践案例,帮助校长和教师从容应对迎面而来的挑战。
这本书里有什么?
借助思维型教学理论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如何然。《叩响教育灵魂—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型教学(第三辑)》从理论层面深度解读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并提供了权威专业的研究依据,也充分考虑一线校长和教师的诉求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践案例。
从这本书中,教师可以从新课改的背景和方向出发,深度理解思维型教学在各学科中的实践与应用;有效掌握思维型教学理论下的单元教学、项目化教学等策略,汲取全国各地的区域、学校、教师基于思维型教学的探索,实现多维度的专业成长。
1
第一章:理论篇
思维型教学的一大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发展。
本章内容系统阐述了当下落实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了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及策略,帮助读者读懂思维型教学实施的核心机理。
同时,对当下新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门学科的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系统解读,为新课改背景下深度落实教学实践指引方向,也带领读者进一步理解实施思维型教学的必要性。
2
第二章:实操篇
好的方法是引领教学持续走向深度的路径。思维型教学理论除了为教师提供了教学依据之外,也为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本章内容立足当下课程教学改革背景,针对课改落地过程中普遍遇到的痛点和难点,从教学实操的视角出发,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引领,提供了大单元教学、跨学科教学、项目化教学等热点教育议题的操作路径及策略,在此基础上,展示了不同学科的单元整体教学及课时教学案例,帮助读者全面从容应对新课改带来的新挑战。
3
第三章:成果篇
截止目前,思维型教学已经影响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5000多所学校,其中1000多所学校成为了全国思维型教学基地。思维型教学从各个层面深化了区域及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本章内容围绕课程、教学、管理等维度,筛选区域及学校典型实践案例进行深度呈现;与此同时,筛选了不同学科、学段的教师基于思维型教学的成长案例。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将能清晰看到思维型教学在一线拔节生长,促进良性教育生态形成的痕迹,并从多个维度收获对教育的启示。
如何获取本书?
《叩响教育灵魂—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型教学(第三辑)》年度汇编已经面世,如您对本书感兴趣,请联系服务热线:13167573802(李老师),获取本书。
本书面世之际,为了回馈长期关注思维智汇公众号的读者以及在思维型教学领域不断耕耘探索、寻求改变的教育人,我们将发起“留言赠书”活动,特邀读者围绕“新课改下如何开展有效教学?”这一主题在文末进行留言,我们将从中筛选出10个最佳留言,向留言者赠出《叩响教育灵魂—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型教学(第三辑)》年度汇编。
转自:“思维智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