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双减”后,如何开展精准的英语作业设计?我总结为“一核双翼三环节”

2023/2/3 9:19:10  阅读:14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明师俱乐部 ,作者王鑫

“双减” 政策旨在恢复教育生态,避免应试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以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为核心设定作业目标,通过作业深化英语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融合统一的性质,依据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层级特点开展作业设计,从而在双减政策下探索建构更有意义,更具实效,更有趣味的英语作业体系。

2021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为了充分发挥作业育人功能,有效实现 “减负提质”,深圳市教科院发布了《深圳市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样例》(如下图)。由此我们应当明确,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而是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

《深圳市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样例》

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的课程总目表述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英语学科教学所有环节都应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和提升这一中心任务展开。作业是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双减” 政策下,教师亟需围绕核心素养而开展英语学科的作业设计。

深圳市初中英语教研员李睿老师指出,《深圳市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样例》是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采用大单元整体设计开展的。样例作业类型上分为基础性作业(必做)和拓展性作业(选做),除了具体的作业内容,还展示了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本人结合执教班级实情,以深圳牛津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 U2 Great minds 单元课时作业为例,对作业样例进行整合改编,现将本次整合改编的思考分享如下: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设定作业目标,聚焦作业的意义

基于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设定作业目标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学科所有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

语言能力指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能力目标是作业目标设定的基础要素。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听、说、读、看、写等多种形式设定作业目标和作业内容。

结合 U2 Great minds 单元内容,教师通过听、说和写的形式将单元核心词汇、词组和句型在作业中重点巩固,循环落实。教师可以设置朗诵作业,依据思维可视图复述课文等作业落实读和看的能力。教师在语法课时作业中,精准目标,聚焦单元语法主题——动词不定式的 9 个知识点,即 it takes sb + 时间 + to doit is + adj. for sb + to doit is + adj. of sb + to doit is + n. + to doto do 目的状语;n. + to doto do 表语;to do 动词词组;疑问词 + to do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因此,结合单元内容,教师依托体现因果关系的复流程图,设定作业中的文化意识目标,即了解西方文化中的智慧与幽默,理解文本中 Its a pleasure to drive a genius like you 的一语双关。了解伟人幽默的一面和平凡人机智的一面。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理清做题依据和分析归纳知识点,语法课时作业中通过语言现象归纳总结主题语法知识点,阅读课时中依托体现对比关系的维恩图进行比较,了解伟人幽默的一面和平凡人机智的一面,落实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老师在《未来学校作业改革面临的六大挑战》指出:教师应当让作业成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提供学习策略、思维支架、参考资料等,指导学生预习批注方法,语块记忆方法,阅读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培养习惯,高效学习。由此学习能力目标在作业中可以体现为作业内容中的具体策略指导。

例如:细化作业过程,划出做题依据;通过语法现象实例进行归纳总结 to do 知识点和词缀分类;依托圆圈图和图形组织器进行词汇学习;通过分析句子成分帮助句型记忆;依据语音笔记,语调笔记,节奏笔记提高语音水平;借助 story mountain 思维可视图理清故事类的文本结构等。教师还可以在作业中增加自我评价和总结反思版块,引导学生反思和调整英语学习策略。此外,教师在作业中添加完成时间、完成方式和提交时间,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合作学习,并树立学科作业的过程意识。

依据单元整体目标明晰课时作业目标

在阅读《英语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教师通读教材各个版块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和单元整合,精准设定单元作业整体目标。

例如,结合单元文体结构、重点语块和语法点,选出 5 个核心句:

Its a pleasure to receive invitations to explain theories at different universities.

Einstein wished he could avoid giving the lecture, but he didnt want to let his audience down. Then Hans did it instead.

A man asked such a difficult question that Hans had no idea what he was talking about.

Hans knew what to do and said: Thats such an easy question that even my driver can answer it.

They left the university with Einstein driving.

在此基础上,教师确定 U2 Great minds 单元目标。而后,根据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教师基于单元目标明晰课时作业目标。

基于英语课程性质探索特色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

英语课程的本质是育人,教师应当在课程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人文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性质。

从工具性特点看,英语学科作业可以使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基于情境的综合语言实践,发展得体使用基础英语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赋能;有助于学生现在和未来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教师可以基于思维可视工具开展课时作业设计,例如,课文结构思维可视图,语法知识思维可视图,词汇学习思维可视图。还可以通过个人分享或小组展示的形式,在作业中开展阅读圈活动(篇章大师,词汇大师,生活联系者等),进行阅读分享,或课堂值日报告等。

从人文性特点看,英语学科作业可以使学生认识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促进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促进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学习、比较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在作业中设置手抄报,读者剧场,戏剧,文化微讲座,歌曲演唱,诗歌朗诵等。例如,在本单元中依托体现因果关系的复流程图理解 Its a pleasure to drive a genius like you 的一语双关;依托体现对比关系的韦恩图了解伟人幽默的一面和平凡人机智的一面。

依据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探索特色作业,能够加深英语学科作业内涵,增加英语作业的趣味性和提高学生参与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但是教师必须意识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隔离对立的,而是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应当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实现 “立德树人”。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作业层级任务,提升作业的实效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基于单元主题,设计层级递进的作业任务。

学习理解类学习活动

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相匹配的学习理解类作业主要为知识与技能层面的作业,包括单词、短语及重点句型的记忆等,英语学习的基础。例如,阅读I课时作业中的词组练习,阅读II课时作业中的句子练习等。

应用实践类学习活动

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应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相匹配的应用实践类作业主要为情境类作业,例如复述、翻译、改错、写作、分析、归纳总结、文本理解等。例如,阅读 II 课时作业中,根据思维可视图复述故事的作业任务;语法课时作业中结合不定式语法点,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读者剧场中的台词改编等。

迁移创新类学习活动

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相匹配的迁移创新类作业主要为教育戏剧,播报配音演唱演讲,阅读圈分享,创意写作、图画设计等。这一类作业具有打破学科边界和空间限制,融合本土特色,落实学科德育。从校内深度延伸,链接校外,与城市实际结合等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类层级任务既体现在纵向,同一课时作业的设计中;也体现在横向,不同课时作业的层级递进中。

单一课时的作业类型可分为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两大类。基础性作业主要包括学习理解类作业和部分应用实践类作业;拓展性作业(选做)主要包括部分应用实践类作业和迁移创新类作业。关注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认知风格、知能倾向,因材施教,据此教师可以设置个性化的作业任务,并提高个性化作业的有效性。

个性化作业可以通过:作业难度、数量;不同作业类型;不同结构性材料或辅助性材料,不同的时间或步骤完成实现个性化。

例如,阅读 II 课时作业中针对故事类文本的结构化知识设置作业任务,教师通过提供不同的阅读素材,即 Read Floating listeners on P27 in Unit 2, Read Cao Chong weighs an elephant on P13 in Unit 1, Read Yan Zi from P2 to P19 (《中国风 · 英语分级阅读》第一级),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现个性化作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中国风 · 英语分级阅读》第一级《晏子 Yan Zi

教师可以制定作业选择制度,例如,基础性作业设置约 3 个题型,约 5-10 分钟完成,每个题型 1 颗星;拓展性作业(选做)设置约 3 个题型,约 10 分钟完成,每个题型 2 颗星。每次作业要求积够至少 4 颗星,因此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从 3 个基础性作业题型选 2 个,3 个拓展性作业题型中选 1 个。实现个性化,提高作业的实效。

结语

作业的时间,一定程度上不亚于课堂学习的时间,而作业情境不同于课堂情境和测试情境,学生在作业时,可以进行合作学习,请教他人,查阅工具书,使用网络工具等。因此,作业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 “如何学得更好” 的问题。学科作业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理解、内化课堂知识的重要工具。作业是 “教学” 与 “评价” 相结合的支撑点,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连接点,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负担和成绩的关键点。

上海市特级教师朱浦老师以《“双减” 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思考》为题的讲座中指出:作业设计绝不是单纯的作业变化,而是整体联动,综合治理。教师应当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英语教学环节入手,做好衔接与辅助,完善整体设计。

“双减” 政策旨在恢复教育生态,避免应试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以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为核心设定作业目标,通过作业深化英语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融合统一的性质,依据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层级特点开展作业设计,从而在双减政策下探索建构更有意义,更具实效,更有趣味的英语作业体系。

转自:“初始化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