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关注转差问题:着眼转变后进生的态度

2023/2/2 17:29:13  阅读:133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桃李微教育 ,作者严育洪

开心教室:班有学霸

曾经看到一个笑话——

一日,教师正在讲课,看到两个学生趴在书上睡觉,而其中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另一个是差生。

教师把那个差生拉起来骂道:你这个不思上进的家伙,一看书就睡觉。你看人家连睡觉也在看书!

在现实中,教师爱优等生容易,爱后进生难(如图4-4-1)。之所以后进生常常让教师感到难爱,是因为他们常常让教师感到难受,还因为他们常常让教师感到难教。

后进生问题最是考验教师的爱心、耐心和细心,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相信终有一天在你的努力下能够慢慢变好。

播种希望

阿里巴巴 CEO马云曾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的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看不到后天的太阳”也就是看不到希望。

关于希望的作用,有一段话说得好:“播下一个希望,将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将收获一种自信;播下一种自信,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命运。”这连锁的改变是行为心理学中的“多米诺效应”:我们的行为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当你改变一种行为时,其他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影片《山水喜相逢》的主角摩根·弗里曼说:“你不应该向公众推销绝望。”同理,教师唯有把希望带给学生,才是真正的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慕尼黑一所中学给学生做年终鉴定,老师指着一位学生说:“你永远都没有出息!”而这位被指定“永远没出息”的学生,恰恰是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事实!中外名人成长史上,少年时期被老师对其前途判了没出息、没希望“死刑”的又何止爱因斯坦一个?

一个上学上到想自杀的“差生”换到了农村小学,谁知她那成绩在那学校属于好的,老师对她也很好,她还当了班长,结果自信心爆满。这说明人所处环境很重要,人的面子很重要。(参考视频:《县城“差生”在农村当班长 教育差异应拉平》)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讲面子的民族,以至于英国人就把中国“面子”一词直译为“Mian Zi”。有一位母亲,经常当着她孩子的面对别人说:我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果然,孩子上学后,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而不愿写字,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与批评破坏课堂纪律。老师和家长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智力测验结果表明他智力正常。最后经专家鉴定,孩子患的是“诱导性智愚症”,其成因很可能来自他母亲那经常性的口头强化。

以上孩子变得“智愚”,正是消极暗示的作用,让孩子对自己的发展越来越感到没有希望(如图4-4-3)。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给予孩子希望。对后进生更是如此,因为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缺点”,并且往往心理承受力比较差。

其实,给后进生以希望,不需要教师说得很多,也不需要教师说很多好话,有时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建议,就能起到“星星点灯,照亮前程”的效果。

高中生物课上,分发批完的试卷。我交的是白卷,已经准备好了承受一通破口大骂或是冷嘲热讽,但老师念到我名字时,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卷子递给我。我心想,大概又是一位已经对我放弃了的老师,呵呵。

我回到座位上,发现试卷上有一行红色的小字:“可能你认为一辈子也用不到这门学科,但我还是建议你了解一下它,也许,你会改变主意。”

我先是诧异,然后有一点点感动,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她给我的建议。后来,我的生物成绩再没有低于过97分。

高尔基说:“只有说他好的时候,他才会好起来。”如果有人问:“师者何以为师?”我想,教师就是示以美好,授以希望。可以说,给后进生希望,是更高层的关爱。让我们为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点燃希望的火把,每天走出校门之际,不妨问问自己:“今天给学生希望了吗?”

树立榜样

后进生尽管后进,但心中依然都有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教师可以给后进生讲爱迪生、牛顿、童第周等伟人的事迹,让他们明白: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拼搏、持之以恒,也能取得非凡成就。魏书生的学生每天都抄写格言警句,书桌里放着伟人的传记,每人心目中都有一位自己崇拜的伟人,并常常以伟人为榜样。

如果说伟人的榜样比较遥远,那么身边的榜样让后进生更有触动:有的是数学能手,他羡慕;有的是作文能手,他羡慕……他们也希望自己能与自己的榜样拉近距离。教师可以给他们寻找合适的学习榜样,让他们结对子,此时学习榜样又是学习伙伴(如图4-4-4)。

当然,为了能够让后进生有后劲,我们也不妨给他们找一个处于同一层次的学习对手,相互比赛,此时学习对手又是学习伙伴。

小吴作业书写不够认真,我帮他找了一个合作伙伴,也是作业书写比较散漫的。结对子以后,我先给他们看了优秀作业本,然后给他们定比赛规则:两个人比每天的作业本,看看谁的比较认真,谁进步快谁就能得“作业优秀星”。在我的鼓励下,这两个人暗暗较劲,书写态度都有所改变,作业本整洁多了。

由此想到有一位教师实施了“互换作业本做作业”,让不同小组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互换作业本做作业。当作业马虎、写字马虎的后进生拿到优秀学生的作业本做作业时,面对那么整洁、美观、正确的页面,他还好意思在这本作业本上马虎作业吗?!他也可能受榜样影响,一改马虎的毛病,认真书写、认真解答,以能给接下去拿到这本作业本的同学留下好印象。

让两个水平相当、学习处于同一层次的后进生或者让两个问题类似、有相同不良习惯的后进生成为竞争对手,好处是赶超对手并非不可能,只要努力,于是这种“相差无几”给了彼此奋斗的动力。并且,今天我超过你一点,我就成了你的榜样,明天你超过我一点,你就成了我的榜样,这种不相上下、此起彼伏、黏在一起的状态更能激起谁也不服谁的后劲。

例如有两位成绩平庸的孩子ABA劳动积极,B懒惰、爱欺负同学,他们是一对好朋友,当B犯错时,他内心很怕A会笑话。于是,他会下定决心要比A做得好。此时,只要学生有了一个“好”和一点“好”,就可以成为我们转化教育的良机。

又如有两个发小ABA是个阳光男孩,高高大大,一笑两个酒窝,B是羞涩女孩,容貌清秀。AB上学、放学常常结伴而行。A成绩更优秀些,这个差距,一直是B努力学习的主要原因。

其实,除了让差不多的后进生结对子这一般做法,我们也可以直接让相距较大的后进生与优秀学生结对子,同样也能产生很好的榜样作用。

我设想把后进生组成一组,旁边聘请一组品学兼优的孩子辅以为伴。这两组毗邻而坐,每天超过六小时在一起学习生活玩耍。

我首先征集被帮扶对象,大多数后进生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所以没费什么口舌,就有十来个我想找的人自觉自愿来到被帮扶小组。这里面有学习困难户小吴、小燕、加一,有走神大王小魏、小浩。

小师傅组更是报名踊跃,并立下雄心壮志誓要改变小徒弟的面貌。我挑选了踏实稳重,有实干精神的小忆、小听、小贾当三个学习困难户的师傅,让规则意识极强的小童当走神大王小魏的师傅。师徒坐到了三组、四组的位置,那是教室的中央。

然后,我历数小师傅们在上课、下课、学习作业、做人做事方面值得一学的亮点,这样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师傅信心满满,徒弟对师傅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学习委员小忆做事一丝不苟,效率极高,很难受到外界影响,而他旁边的小吴则心智成熟较晚,做事拖沓,小忆时常用胳膊肘轻轻触动小吴,提醒他专心听讲,还经常在小吴书上指指点点,提醒他认真做笔记。

下课了,认真的小李抓住加一就往座位摁,意思是赶紧改错,改完再出去玩。上课时,眼里不揉沙子的小贾一把抢过小浩手里的课外书,毫不留情地塞进了课桌。

其实,帮扶还是外在的,我最欣慰的是看到了榜样对他们做事态度的影响。在后进生眼中,小师傅就是最现实最能摸得着的学习榜样。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很重视同班同学对自己的态度。由此可见,为后进生创造一个具有明确榜样的生活氛围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榜样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后进生感受到集体的接纳,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后进生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发奋的基本动力,而且也可以逐渐在模仿中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做人做事的方法。

后进生身边的榜样除了同学,还可以扩展到学哥、学姐。例如张万祥老师精心保存每一届学生的优秀文章、展示才华的艺术作品、别出心裁的手工制品,每当接手新的班级,就把这些“精品”展示出来,激励新学生在师哥、师姐们搭建的平台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委以重任

后进生往往把教师交给自己的任务当作自己的莫大荣誉而格外珍惜,并想方设法完成老师的重托,这样当然有利于推动他们不断进步。

我刚接手一个由村小撤并而来的五年级班,有一个学生叫胡军,经常躲在学生接送车里逃课,成绩一塌糊涂,以前的数学教师无计可施,为此感到头疼。

我知道,对这样的后进生,口头教育已无效。于是,我尝试让他帮我做事,来探测他的反应。有一天,我上课之前假装在走廊里巧遇他,随口让他发课堂作业本,结果发现他很乐意。

我发现此计可行,于是开始进一步实施我的计划:上课时忽而忘记备课本,让他去拿,忽而忘记小黑板,让他去拿,忽而忘记教具,让他去拿……在众人的目光下,他感到很骄傲。从此,他没有逃过一次课,相反,天天盼着上数学课,看看有没有需要他帮我做的事。

作业批改我也从教室改到了办公室,好让他传递需要订正的本子。他一直等候在办公室,时刻准备着做“快递员”。我还顺便布置他督促和催缴作业的任务,他也很高兴地答应。在完成任务中,我发现他自己的作业不再拖欠了,并且速度越来越快,质量也越来越高,这是因为他需要留出时间帮我做事,再则他管别人首先得自己过硬。

我还让他帮我传话,例如我想叫哪个学生来,只需要告诉他,我想找哪个老师,也只需要告诉他,我想布置哪些家庭作业,也只需要告诉他……他宛然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小助手,成绩越来越好。

他进入中学后,有一天跑到学校骄傲地告诉我,他担任了数学科代表。望着他那幸福的神情,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在人际关系的交往当中,有一个“钻石法则”——不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是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例如一位后进生喜欢打篮球,进入中学后,班主任便任命他为体育委员,他自己觉得不过瘾,还要当劳动委员,于是班主任又把这些重活都给了他。对他而言,用班干部的要求去要求他,比用一个普通学生的要求去要求他更易被他接受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他在小学积累的很多不良习惯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给后进生委以重任,哪怕他在这方面并不“先进”,甚至还有“污点”,但只要他有此愿望,教师就可以大胆破例一试,满足他的心愿。

有一位后进生有一次向老师提出管理教室的要求,老师愣了一下:他过去手脚不大干净,行吗?可是当老师看到这个后进生从未有过的眼光时,便理解了这是要求“将功补过”,于是把教室门锁钥匙交给了他,并满怀深情地说:“这个工作很重要,我相信你一定会做好。”老师话音刚落,两颗晶莹的泪珠便从学生眼眶中滚了出来。从此这个后进生焕发了后劲,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让后进生帮教师做事,还可以针对他的问题来设计,“缺什么补什么”,也就是他什么不行偏让他去“行”,最终使他也能行。

例如有一位后进生常常不高兴背诵,教师偏偏让他担任全班背诵情况记载员,当他天天面对张贴在教室墙上的背诵情况记载表,还要天天给同学画红五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结果主动到组长那里过关,好让自己为自己画上红五星。

又如有一位后进生最怕英语背记,很不乐意抄写,英语老师后来就采用了让他帮老师批试卷的做法,从开始的时候看着标准答案批到最后依靠记忆批,等到整个班级试卷批完,他也就记住了整张试卷中的单词、语句和一些知识点。并且,当批到自己试卷的时候,更是一种自我鞭策,为了能在下次帮老师批试卷时不再脸红,也不被同学们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帮老师批试卷,不辜负老师的重托,自此他发奋图强,认真背记英语,把英语成绩提上去。

其实,只要是帮老师做事,学生都是很乐意的,特别是后进生更是感到无比光荣,因为这说明老师看得起他。除了担任小干部和小助手,能帮老师的事情很多,哪怕帮老师做一些私事,后进生更加高兴,他们认为此时老师已经把他们看作自己人。

黄成绩平平,性格内向,可是有一阵子突然在课堂上特别爱说话,作业也出现缺交现象,而且家住不远的她,竟然好几天迟到。

有一天,我发现黄吃早餐的时候,正在吃一种龙岩很有名的包子。我想机会来了,便对她说:“哇,老师也很喜欢吃这种包子,可惜我家离那家包子店太远了。”不出所料,她告诉我她家离那很近,愿意帮我每天带早餐。

从那以后,我就把买早点的工作交给了她,每月给她固定的钱,让她合理安排老师的早餐。我经常在她面前夸奖她能干,希望她读书也这么厉害。后来我还把制定和设计班服的工作交给她去主办,她都能做得井井有条。她终于融入了班集体,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学习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在优生的帮助下,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马卡连柯说:“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如何信任他,信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最好手段。”教师委以后进生重任,就是对他们的尊重信任,不仅是鼓舞他们长进的巨大推动力,同时也是产生“期望效应”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情景,也就是“聚光灯效应”。

转自:“初始化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