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元教学
2023/2/2 16:15:08 阅读:172 发布者:
什么是单元教学?不需要解释,所有学科教师,肯定都知道。如果硬要给其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很有可能让无数的教师突然间不明白什么是单元教学了。所以,我不能干这件事。
读正在使用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1-6年级12册教材96个单元,大概有以下几种单元:
1.起始单元(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单元,共1个)
2.集中识字单元(1年级两个学期,每学期2个;2年级两个学期,每学期1个,共6个)
3.汉语拼音单元(1年级上册,共13课2个单元)
4.阅读策略单元(3-6年级,每学年1个,共4个)
5.习作单元(3-6年级,每学期1个,共8个)
6.综合性学习单元(3-6年级,每学年1个,共4个)
7.古诗词单元(六年级最后一个单元,共1个)
8.快乐读书吧单元(1-6年级,每学期1个,共12个)
9.其他主题单元(每学期都有若干个)
单元教材除上面第1、3、7种单元外,其他单元组成:3-4篇课文(精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口语交际+写话或习作+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有的没有口语交际,有的没有写话,有的没有和大人一起读,有的没有快乐读书吧,有的没有初试身手,有的没有习作例文……)。
这些单元,大家都是怎么教的?教学顺序是什么呢?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个识字单元,教材编写是这样的:
1 天地人
2 金木水火土
3 口耳目
4 日月水火
5 对韵歌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
全国各地一年级小学语文老师教这一单元的顺序是差不多的:
先教《1天地人》,再教《2金木水火土》,接着教《3口耳目》,然后教《4日月水火》,4篇教完了教《5对韵歌》,5篇课文教完教《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完在按照《语文园地一》五个内容的编写顺序来教,最后教《快乐读书吧》。
再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是习作单元。教材编写是这样的:
16 太阳
17 松鼠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
习作 介绍一种事物
全国各地教五年级这一单元的老师之教学顺序同样是差不多的:
先教《16太阳》,再教《17松鼠》,接着教《交流平台》,然后教《初试身手》,再按照顺序接着教《习作例文》的两篇文章,最后教《习作 介绍一种事物》。
每一节课都有教学目标。教完一课,学生要做《字词句抄写》《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等,一个单元教完,有单元检测。
1-6年级,所有的单元,都是按照这样的教学逻辑来教的。什么是单元教学?这就是单元教学。这种教学结构也被称为线性教学结构。这样的单元教学,教学效果如何?一线老师都清楚,不需要多说。学生是否喜欢这样的单元教学?几乎100%的老师都没有做过这样调查,即每教一个单元,问学生是否喜欢这样的教学顺序,所以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这样的单元教学,有什么弊端吗?一个单元有近20个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是否一一完成?老师、学生都难以说清楚。先教阅读后教表达与交流,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如何?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其实并没有好好地服务于单元习作(有不少单元习作与前面课文不相干),也就是说读写分离还是相当严重的,虽然放在一个单元,好像是一个整体,其实读还是读,说还是说,写还是写。多年来,我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讨厌写作,恐怕与这种读写分离,与这种线性教学结构不能说没有关系。另外,一个单元教学,无法统整于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关的“真实学习情境”之中,虽然每个单元都有主题名称(名称也只放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学生手中的课本上没有标记的),但主题是主题不是真实的学习情境,虽然每一课时,老师创设了这样那样的情境,但这个情境是教学论、课堂教学法所说的“创设情境”,与“真实的学习情境”是两回事。也就是说,大家广泛使用的单元教学,目标还未指向在“现实世界(真实情境)”里“使用语文”。另外,这样的单元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为中心,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为中心,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是非常被动的。
这样的单元教学,也就是线性教学结构,不是我国独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做这样的单元教学。所以,在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非常明确地向全球老师提出了这一教学的弊端。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创造性地出现“学习任务群”及后来专家们反复倡导的“大单元教学”也许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份报告有关。
转自:“第一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