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四上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想

2023/2/2 15:28:10  阅读:138 发布者:

一、教材简述

四上七单元人文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这个提示语我们可以看出,家国情怀是这个单元重要要进行渗透的。选文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人文主题组合成单元。但是从体裁上来说,有诗歌和人物传记(我的想法)。诗歌里边,有古诗和现代诗。21课的三首古诗,渗透的是对家国与个人的思考,日积月累的《别董大》是对友情的表达。

这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写书信”。落实阅读要素的主要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这两篇文章。很显然,只有这两篇文章,是不足以使孩子们学到的方法得到巩固的,教材还安排了一个阅读链接《难忘的一课》。我想,这篇课文在这里的目的,既是丰富孩子们对于家国情怀这一主题的阅读,也落实“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

 二、对应课标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初步认识,认真阅读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任务群,这一单元更趋近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味;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读完相关的部分,我摘录下了以上的语句。我关注到了这几个关键词:“精神成长”“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概括文本内容”“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应该就是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关键词。

同时,在两篇课文的后面都提到了查阅资料,22课“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周恩来写的诗,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23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

这里的查阅资料对于学生来说,搜索的关键词是需要指导的。比如“当时的社会状况”,指的是什么时候,需要在第一课时执教的时候,带领学生弄清楚这个问题。“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只输入名字就能深入了解吗?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呢?

所以这个单元其实也蕴含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这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应引导学生学习搜集和选择信息的基本方法,关注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要想更好地理解周恩来的立志和梅兰芳的做法,我们需要引入这样思辨性的阅读,辨析态度与立场。

关注这个单元的习作“写信”,又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地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的需要”,紧扣“实用性”。通过对前面教材的分析,我想孩子们在完成这次写信,内容的大致方向围绕家国情怀,围绕志向来进行,就能进行完美的整合。

三、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以上的思考,我设定了如下的单元目标:

1.认识本单元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本单元生字和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及《别董大》。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梳理学过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4.能查找资料,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情怀;积累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了解相应的故事,从而受到熏陶,确定自己的志向。

5.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6.学习写信的格式和写信封的格式,能内容清楚地写一封信。

四、学习情境设计:

同学们,学校将在四年级的下学期举行“十岁礼”。十岁礼,立大志。十岁的我们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什么志向呢?有的同学有了志向,有的同学还不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么。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动,看看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根据这一情境,整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做出了如下任务图:

这样的设计,想法是尽可能地把家国情怀与学生的生活联结起来,让他们不仅受到熏陶,还用行动来表达。

转自:“小赵作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