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运用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了解字谜的特点、种类及猜字谜的方法。
2.运用“项目式学习”理念,借助“任务卡”策划猜字谜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3.通过创设情境,链接阅读材料1、2的学习开展任务驱动式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感受汉字的魅力,热爱祖国文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整体感知,初探“项目式学习”
1欣赏句子:
(1)由对甲说:“你什么时候学会倒立了?”
(2)兵对丘说:“你的两条腿去哪儿了呢? ”
(3)日对曰说:“你该减肥啦! ”
2.交流课前浏览整个单元内
容后的感受,进一步整体感知单元内容的概貌,明晰单元特点。
3.初步了解“项目式”学习。相机指导“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及方式,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等。
4.组建小组,确定组员初探“项目式学习”。
相机引导: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理搭配.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
(设计意图:课伊始,有趣的汉字对话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其千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特点。纵观单元内容的概貌,适切切入“项目式”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的内容和方式的好奇心及探索欲,产生体验需求。)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进行体验尝试
我们将走进中国的“汉字博物馆”,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遨游汉字王国。首先来到字谜馆,一起探究“有趣的字谜”。
(设计意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决定了综合性学习要考虑学习主题的情境性。创设“汉字博物馆”和“字谜馆”的情境,营造一个生动、向往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更接近生活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体验尝试。)
三、借助“任务卡”,探究实践,强化体验感受
探究活动一:
1同学们,进入字谜馆前,先要接受一个挑战任务,完成后才能进人展馆。愿意挑战吗?(出示任务卡一)
任务卡一
探究内容
探究方法
完成情况
1.了解字谜的特点
2探寻字谜的种类
3.说说猜字谜的方法
2.小组合作完成,并分工填写。
(1)讨论交流字谜的特点、种类以及猜字谜的方法。
(2)填写探究的方法以及完成情况。
3.小组汇报。
4.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明确搜集资料的三种常见方法及搜索指南。
第一种:查找图书。重点指导学生根据内容按类别找书。
第二种:专项指导常用方法--“网络搜索”。采用先小组交流心得,后“考查”的方法。
(1)考考你:请你搜索“汉字故事”。
A.汉字B故事C汉字故事你会选择哪一个?(应该选择 C)
出示分别搜索“汉字”“故事”“汉字故事”的结果
,学生对比发现:只有输入完整准确的关键词,才能搜到自己想要的内容。突出“关键词”的重要。
(2)如果输人关键词“汉字故事”,检索出以下内容:
A.小学趣味语文故事 B.汉字的故事
C关于中国汉字的故事和传说你选择哪条阅读?(应该选择 C)
出示
,学生对比发现: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显示的内容等,判断哪些是需要的内容。
第三种:请教别人。重点指导学生找到能给自己提供资料的合适的人。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围绕一项能体现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具体任务展开,学生以完成“任务卡”为驱动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促进其有效落实,旨在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
探究活动二:
同学们完成了任务卡一顺利来到了字谜馆。
这是任务卡二,猜对七则字谜,就能进入灯谜区。
2.出示小组学习要求与提示:
(1)分小组自主学习“阅读材料”1和2,并在任务卡二中填写。
(2)不懂的地方尝试用“搜集资料”的方法解决或与同学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上记号。
(3)思考:这两则阅读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汉字的有趣?
3.小组汇报交流字谜七则。
(1)小组选择一则字谜,先读阅读材料,然后交流谜底。
预设:七则字谜的谜底分别是日、坐、也、口、休、斗、默。
(2)请交流的同学向大家介绍理由:“我是这样猜的……”
不中相机引导学生猜字谜的探究过程,即猜字谜的方法。
4.七则字谜都猜出来了,祝贺大家通过第二关,奖励听老师讲故事——《门内添“活”字》。
交流:为什么说杨修是猜谜高手?
5.回顾反馈:这两则阅读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汉字的有趣?
(设计意图:继续以“任务卡”为驱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学习,并尝试用前一个环节中“搜集资料”的方法进行实践学以致用,环环相扣。通过完成这项任务,把既定的综合性学习目标贯穿渗透在任务过程中,展现了“项目式”学习的特点。)
探究活动三:
同学们完成了第二关,来到了游戏区--“猜灯谜”这是任务卡三,通关后,就可以进人下一个“谐音歇后语”馆了。
任务卡三:玩游戏猜灯谜
谜面七则
谜底
猜谜方法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
3有人不是我,有马飞地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4.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面无。哥哥有,弟弟无。
周家有,李家无。
5.和传唐伯虎曾在街头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
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
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
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
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唐伯虎望
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
他猜中了!”
一共两组灯谜,每组五则字谜。以小组为单位,请选择其中一组进行猜谜大闯关通关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谐音歇后语”馆。"
第一组:
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喜风的怕水,喜雨的怕虫。(秋)
双人通过独木桥。(丛)
二十四小时。(旧)
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
十个兄弟力量大,什么困难都不怕。(克)
第二组:
一月一日非今天。(明)
三水压倒山。(当)
西瓜里有子。(孤)
三个十不出头。(正)
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长在石头上。(磨)
(设计意图:玩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之一,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把直观的猜谜转变为游戏,寓学于玩。这一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强化和巩固,充分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化特点。)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品味体验成果
1.师小结: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既有趣,又有内涵。同学们可以继续探究字谜,体会汉字的有趣。
2.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形、音、义某一方面的特点,尝试编字谜。
3.小组合作,课外延伸。
4.整理资料,成果交流,期待“有趣的猜字谜”成果交流会。
(设计意图:项目式学习的背后是探究与思考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编字谜是猜字谜的高阶升华,是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合作、开放、自主的项目式学习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深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附:开展“有趣的猜字谜”成果交流会
一、项目准备
1.班长动员。
2.分小组制订“有趣的猜字谜成果交流会的计划。
3.运用搜集资料的方法多种渠道搜集、整理字谜。
4.定时召开项目开展前的讨论会,鼓励小组活动形式多样化。
二、项目开展
1组织形式多样的项目,如制作灯谜、举办字谜擂台、举行猜字谜接力赛,力求具有趣味,激发学生猜字谜的兴趣。
2.各小组轮流出示字谜,其他小组成员猜字谜,并配套奖励措施。
3.鼓励学生介绍理由:“我是这样猜的……”分享思考的过程。
三、教师总结
转自:“迷恋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