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五下习作1“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2023/2/2 15:02:52  阅读:377 发布者:

教学目标:

1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把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3.能根据他人的建议进行修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抓题眼,锁定长大”内涵

1谈话导人,理解“长大”。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们随着时光慢慢长大,回过头时,有多少记忆被铭刻了呢?今天,我们先来聊一个话题,关于“长大”。(板书“长大”)

你觉得什么是“长大”?(生交流)

预设:身体发育,变强变壮了:长大就变得更有担当了:长大就更懂得拼搏的意义了……

小结:长大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应该是心灵上的成长。我们理解的长大,应该是;更有担当、更有责任、更显成熟、更有智慧、更有自信、更有勇气、更有毅力。可能遇到了某一件事,突然就顿悟了某一个道理;可能是遇到了某一个挫折,自己勇敢迈过了;可能是在某一个岗位上,你去坚守了;可能是看到一本书,受某一句话的启发……

2.借任务单,锁定“长大”。

请同学们借助任务单,结合前面的交流,写出你认为的“长大”是指什么。

话题:

我认为的长大是指:

(设计意图: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本环节抓住“长大”这个题眼来进行讨论,在不断交流中,将“长大”这个词汇不断引向广处、引向深处,让学生的思维能在讨论交流中不断活跃起来,进而去锁定自己认为的“长大”内涵,通过任务单及时聚焦话题。)

二、寻素材解锁“长大”历程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有某一件事情会触动自己,会让我们在某一瞬间觉得自己似乎一下子就长大了。这件事会是什么呢?(将板书补充完整:那一刻,我长大了。)

1.认真审题,明确写作的具体要求。

根据教材提出的要求,与同伴交流此次写作的几个注意点。

(1)出示写作要求,学生交流。

这次习作,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

(2)梳理具体要求:

①写自己的事,主人公是“我”自己;

②是觉得自己长大的事;

③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④写清楚事情经过;

⑤要把感到自己长大的“那一刻”写真实具体,即这件事中的“触动点”。(板书:触动点)

(3)在任务单上用简单一句话概括地写下觉得自己长大的一件事,也可借助课文插图帮助你简要地写下这件事。

(4)生交流自己的选材,师点评引导并打开选材思路。

2.学习素材,找准事件里的触动点。

我们再看看教材14页为我们提供的三个素材,边阅读边思考:这三个素材分别找准了哪些触动点来写他们那一瞬间长大”的感觉?(出示三个素材及所提的问题,生交流。)

(1)交流“我长大了”事件触动点

第一个素材:妈妈眼角细微的外貌变化触动了“我”,“我”感受到妈妈的艰辛。

第二个素材:爷爷好不容易买来的球鞋触动了“我”,“我”感受到爷爷的恩情。

(前两个素材都是看到亲人的付出,因懂得感恩而瞬间“长大”。)

第三个素材:同伴的鼓励触动了“我”,“我’感受到自己由不自信到自信的变化。

(2)从这些素材提及的“触动点”交流受到的启发。(生交流)

①要把感到自己长大的“那一刻”写清楚;

②要写清楚自己的内心想法,心理描写要写具体;

③“那一刻”的前后,“我”的表现是有不同的。

(3)根据讲解,可结合自己的经历,在任务单上简要标注事件中的“触动点”。如有新的想法,可稍作修改。

(4)学生交流自己瞄准的“触动点”,师点评引导。

话题:

我认为的长大是指:

觉得自己长大的一件事

这件事中的“触动点”是

就是在这一瞬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设计意图:审题指导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很快理解题目,在明确了写作要求之后聚焦写作突破点--“那一刻”,明白“那一刻”其实就是自己思想转变的一刻,即整件事中最关键的“触动点”。通过素材学习,举一反三,在学生互动交流与教师点评过程中,不断打开学生思维,从不同时空、不同场景中去感受成长的变化。)

三、借课文,学习“长大”写法

我们通过任务单,明确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借助学过的课文,一起来学习怎么更好地写好“长大”这件事。

1.细节描写,写好“经过”。

写好一件事,记住一个口诀:起因简要说经过详细写,结果看势头。一件事的重点在于写好“经过”。我们可以借助细节描写将“经过”写精彩。

(1)请回忆学过的课文,交流你印象深刻的几处细节描写,说说那样写的好处。(生交流)

(2)师引导并出示几处细节描写,如:

“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

子衰老了许多。"——《梅花魂》

(外貌描写,与平时的对比,写出了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慈母情深》

(动作、神态描写,反复手法,细致刻画了母亲的疲惫。)

(3)引导交流其他的细节描写。

2.心理描写,写好“触动”。

(1)找到《梅花魂》中对“我”的心理描写说说“我”的心理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交流)

(2)师引导出示:

“我”将墨梅图弄脏,外祖父大发脾气时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可见“我”内心充满的是不明就里的委屈。

“我”真正理解外祖父的时候我”的内心却充满了自责与不忍:“当年的我,还过于稚嫩并不懂得,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我带走的,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啊!

①方法指导:采用内心独白法”来写内心想法:一般常用“我想……”“我心里想……”“我心里嘀咕着……”“我思索着……”等词语引出。

②延伸指导:心理描写的其他方法,如:梦幻描写法。(借助梦境、幻觉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如“好像看见……”“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3.对比写法,推动情节。

《梅花魂》中关于“我”的心理变化,其实就是“我”长大了的表现,课文也通过对比将故事推向高潮。因此,本次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那么,在那之前,情况又是怎样的?因此,通过前后对比,详细写出不同表现,更能突出“长大”的内涵。

(1)请同学们借助课文的三个素材,交流“我’之前的表现可能会是什么样的。

(2)生交流,师引导并小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来触发习作方法,将新知与旧知进行有效的勾连。为写作提供了更便捷、更权威的路径。教学中,突破以上三个要点,写作的难点即可迎刃而解。)

四、试创作,评议“长大”细节

1.根据任务单的提示,结合课堂所学,进行写作片段(“触动点”)练习,师巡视指导

2学会修改文章。

(1)同伴互助评赏。

佳句欣赏。分享学生文中的佳句。

修改病句。文中有明显语病的句子,大家一起修改。

(2)自己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对照修改要求,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写的文章:

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素材,写了一件关于成长的事。

是否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真实、写具体了?

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

3.佳作赏评。选一篇文章赏评小组内评选优秀奖项:最佳素材奖;最佳语言奖:最佳书写奖:最佳创作奖:最佳结构奖。

(设计意图:写作需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有作者意识,更要有读者意识。本环节关注了写,也关注学生通过自评、互评,以及以点带面的师评,让学生感受“文章不厌百回改”之意。在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后,在小组内从不同角度评选出奖项,肯定了学生的写作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附学生优秀习作:

那一刻,我长大了

有一把伞,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放: 有一束花,闻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丢;有一种友情,希望到永远,即使青丝变白发,也保留在心底…...

她叫淅,一个胖女生,她的脸扁平而又有雀斑,下巴有些尖,嘴唇一边厚一边薄,牙齿也参差不齐。正因为她长的这模样,大家都对她敬而远之。她虽然是我的邻居,但我也不敢跟她怎么靠近,免得落下“交友不慎"的评价。

一次语文单元考试,我的成绩很不理想。那天心情真是糟透了。下课后便一个人黑着脸坐在教室里生闷气,还把课本狠狠地摔在地上。“哎哟哟!大小姐,谁惹着您啦!"淅看到了,摇了摇头说,“这点事就让你气得跟什么似的啦!下次再努力就行了!"她想了想,便表演起古怪的动作来,只见她一会儿捏摆自己的脸,一会儿吐吐舌头,一会儿翻翻白眼,那模样,更是丑极了。“扑哧!"我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心情好了许多。淅也陪着我傻笑了好久好久……那一刻,我竟然感觉淅变好看了一些……

当天傍晚,下了一场倾盆大雨。爸妈有事都出门去了,我突然感觉头晕得难受,全身乏力,双腿站不稳。这时,碰巧淅有事来找我,见我趴在桌上,嘴唇发白,急忙把我扶到床上,铺好了被子,又用手轻轻抚摸我的额头:“天哪,这么烫不行,得给你买药去!"于是,她匆忙出了门,连伞都没带,我想叫住她,却又说不出话来。不出所料,她回来后像极了一只“落汤鸡”。只见她的发根上、袖口上、裤管上,都滴着水。她可顾不了那么多了立即去烧了开水,又给我喂了药,量了体温,而我则晕乎乎地睡着了。我醒来时微微睁开眼睛,看见淅竟然趴在床边睡着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眼睛微微泛光轻轻地呢喃:“淅谢谢你!……"

那一刻,我突然深切明白了一点:外表的美与丑并不是最重要的,唯有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在成长的道路上,能遇到淅是我最大的幸运。我真想大声地对淅说:“淅,你一点都不丑,你是我心目中最美的风景!"

转自:“迷恋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