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这件最重要的事很多老师恰恰最不重视
2023/2/2 14:45:22 阅读:113 发布者:
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老师曾写过一个故事:
高密四中有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也找不到代课的,没有办法,只好学生自修。学生实在感到太枯燥的时候,可以到阅览室里去读书,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里读。
一个学期下来,期末考试成绩却让所有语文老师很尴尬:这两个班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不比平行班低,相反,阅读题目和写作题目的成绩比平行班的成绩还略好一点。
黑龙江有位小学语文教师,班里的考试成绩在全省语文素养大赛攫夺领先,而且领先的幅度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教研员去听课,发现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很一般。
问老师,班里的孩子成绩这么好,是否有什么绝招?这位老师想了想,说:我很重视阅读,每天让孩子们读课外书,抽个十几分钟交流,学生的阅读量远远高于同龄人。因为读了大量的书,孩子们也喜欢写日记,我也喜欢写日记,每天跟孩子们分享我写的日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读书,越来越喜欢写作。
成都有位青年教师,很少给孩子布置课外作业,放学后的延时服务(有些地方叫课后托管或者课后服务)也不辅导作业,为此还受到学校的批评,她还我行我素。
她的学生学得很轻松,家长们也很支持她。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她班里的分数超出年级平均分一大截。
这些事情值得我们思考:我们(语文老师)到底在干什么?我们课堂上那一些汗水,那一些努力,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阅读课外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课标也对每个年级的阅读量有硬性规定,可偏偏这么重要的事儿,却难以落到实处。为什么?
原因可能有这样几个:
第一,没有专门的课时——课表里是没有专门为阅读课外书排课的,因此老师们即便想引导与辅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不能经常挪用其他课。
第二,没有好用的方法——有些老师也想推广阅读,但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阅读活动,尤其是对整本书阅读更是感到畏难。
第三,不知道让学生读什么——现在每年出版的童书是海量的,要在这么多的书里寻找适合的图书,简直是大海捞针。
怎么办?
跟着名师一起干,就成了!
名师带着你系统地学习理论、实践操作,并提供可以直接拿来用的解决方案,和你一起打开整本书阅读的大门。
这就是谷里书院春季整本书阅读理论啃读与实操研习营。
这个研习营是谷里书院在2022年“经典名著啃读研习营”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推出的2023年第一个课程,即是关于“整本书学习任务群”的,希冀用我们扎实的努力,为更多一线教师排忧解难。
转自:“祖庆说”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