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学年,统编教材都会有不少变化。
课文更换的,课文顺序调换的,插图换掉的,课后题改掉的,注释修改的,词句微调的,背诵内容更改的……不一而足。
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者的与时俱进与精益求精,也是编者对一线呼声尊重的具体体现。
但整体上看,我认为教材更改过于频繁,弊大于利。理由如下:
第一,教材每年更换,是一种巨大的物质浪费。
懂印刷的人都知道,同样的版本,印刷10万册跟20万册,其成本相差是很大的。全国幅员辽阔、学生众多,每册教材都是几百万几百万地印刷。如果规定教材三年或两年不变,那么,印刷厂就可以三倍或两倍大批量印刷,其印刷成本,就可以数以亿计地节省。
而且,浪费的还不止这些。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教辅、试卷,都因不多的几处修改,跟着改。这也意味着原来印制的库存,都得作废。这一浪费,更是比教科书的浪费多不知多少倍。
第二,教材每年更换,不利于教师提前备课。
一般来说,大部分教师都有利用寒暑假提前备课的习惯。教科书每年更改,不利于教师提前精心备课。试想,好不容易精心备的一课,却突然被告知取消了,谁愿意?
第三,教材每年更换,不利于教学管理。
频繁更改教材,对备课资源的管理、教研的管理、考试的管理,都带来比较大的麻烦。
也许有人会反对——改教材,说明教材内容存在问题,认真修改,不是对学生的负责吗?
精益求精,这没错。但是,是否只有重印教材一种办法呢?
其实,完全可以采用“每年勘误,两年(三年)一修订”的做法。亦即,用教材内夹“勘误表”的方式,将必须改的内容,以勘误的方式呈现,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让教师和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新旧对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资源。
教参、教辅,也以这样的思路跟着“勘误”即可。若真能这样做,不知道会节省多少成本,多少树木将因这个小小的改变而活着。
而且,“每年一勘误,两年(三年)一修订”,也能倒逼编教材的人更加精益求精、小心谨慎。
诸君以为然否?
综上,强烈建议教材要相对固定。变化频繁,弊大于利!
附录:2023春,新版教材和旧版教材变化一览
一年级
1.重点:课文有变化
原3课《一个接一个》删除,原4课《四个太阳》改为3课,后面课文次序顺排,全书21课减为20课。
2.识字2/3/4/6/8、课文2/4/5/8/9/10 共涉及24个生字、生词有改动。
3. 识字口语交际配图有变化
4.识字语文园地和课文9内容有挖改。
二年级
一、重点:课文有变化
原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删除,原25课《羿射九日》调为24课,25课增加新课文《黄帝的传说》。
二、第11/18/24/25/课 共涉及79个生字、生词、拼音有改动。
三、第3/6/10/11/13/14/17/18/20/22/23课课文内容、出处及课后题有挖改。
四、快乐读书吧、识字3、语文园地四、语文园地六内容有修改。
五、课文5、识字3
有修改。
三年级
一、第6/7/13/17/19/20/23/25/26/28课共涉及17个生字、生词,拼音有改动。
二、课文10、13、19、20、28内容及课后题有挖改。
三、习作 第一单元、第五单元内容有修改。
四、语文园地 第三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内容有修改。
五、课文5、课文20、第二单元习作
有修改。
点击上图,查阅书单
四年级
一、重点:课文有变化
原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与原24课《黄继光》课序对调。《黄继光》由之前的略读改为精读课文。
二、 第1/2/6/12/13/15/18/19/20/21/23/24课 共涉及50个生字、生词、拼音及注释有改动
三、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六单元、第八单元内容有挖改。
四、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第四单元习作内容有挖改。
五、第3课、第18课、第六单元习作配图有改动。
五年级
一、2/4/5/7/8/14/15/18/19/21课共涉及20个生字、生词有改动。
二、第10/15/17/18/19/20课课文内容及配图有修改。
三、第二单元习作、快乐读书吧、第三单元“汉字真有趣”、第四单元习作、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部分内容有修改。
四、第三单元“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第五单元单元页
有修改。
六年级
一、 第1/2/3/5/6/9/11/15/16课共涉及27个生字、生词及拼音有改动。
二、第1/4/5/10/14/15/17课课文内容及注释有挖改。
三、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第二单元习作、语文园地及快乐读书吧、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第六单元阅读材料内容有挖改。
四、第2、15课 标点符号有改动。
转自:“祖庆说”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