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 试卷讲评,慢即是快,功夫要在课前课后
2023/2/2 11:19:23 阅读:11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初始化工作室 ,作者大陈老师
前言
去年期末,大陈老师分享了初中地理罗老师的一节试卷讲评课,详见:练习讲评课,个性与共性问题如何同堂解决?罗老师是这样上的……,这次期中考试之后,我连续听了6节初中语文试卷讲评课,现将听课反思分享给诸君。
观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试卷讲评课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用好阅卷平台
阅卷时就要为讲评做准备,对于解题思路清晰、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等优秀答题要截图保存,反之亦然,对于经典的错误也要保存下来,以备试卷讲评时使用。
阅卷结束之后,要通过难度、信度、区分度等数据分析试卷的质量;通过小题分来分析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和本年级其他班级进行小题分比较,发现自己教学时有所忽略或处理不当之处,考后再进行必要的补充;小题分的分析也为试卷讲评课奠定了基础,哪些是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来解决,哪些是需要老师讲解,都一目了然,避免了老师无差别把整张试卷从头讲到尾。
试卷讲评时,也可以直接打开阅卷平台来上课,可以呈现学生原始的做题过程,并且还可以知道哪些题目是哪些学生做错了,可以在纠错讲解之后,再让这些做错的学生来讲讲自己的理解。
二是用好小组合作
一张试卷是不是每道题目都要讲?不讲是不是学生就不会?我觉得老师首先要放下这个执念,不用每道题都去讲,就算你每道题都讲一遍,学生也不一定都听懂了,那怎么做比较合适呢?个人觉得要在课前下点功夫。
考试结束之后,不要急于第一时间来讲解,先给学生一定的消化时间,特别是拿到考试数据之后,对于一些错误率不高的题目,我建议每个小组指定一些讲题员,这些讲题员要先通过老师的认证(专门讲解某一题或某几题,由老师给学生发证书),再由他们负责本组同学的纠错过关。
这样教师就可以把精力放在重难点题目上面,通过讲解、讨论、方法提炼、变式训练等让学生掌握。
这个方法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应用,但从我的观察来看,很多流于形式,例如给学生几分钟,要求他们互相讲解第1-6题,由于事先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负责讲解的学生思路不清晰,再加上一个小组一般是6人,而座位又是2*3的布局,势必有学生要下座位去讨论,站的站,坐的坐,学生也没有想到用合适的音量去讨论,教室里就像一个集市,效果自然不佳。纠其原因还是在课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寄希望于课上几分钟让学生消化,这本来就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我们要的是真讨论、真帮助。
因此,我建议在试卷讲评前,老师就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学生能讲清楚的题目,交给学生在课前、课后去解决。
三是加强方法指导
试卷讲评,知识的查漏补缺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做题方法的梳理和指导(PS:这时候很多老师就忘记了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点需要同年级老师集体备课,避免各说各话,集思广益之下,势必能拿出一个适合本年级学情的方法指导。
有了这个指导,我们还要反思如何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也能渗透进去,让这些方法能让学生内化,也即加强“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后记
以上三点是大陈观课之所思,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当然不仅仅止于此,我看到有老师让学生自己反思得失,让学生画思维导图梳理半期的知识,等等,这些无疑都是好的。
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之后,激活学生的内驱力,指导下阶段的学习,这才是试卷讲评课的要义之所在。
转自:“芝麻门开”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