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卜皎,济南市市中区小学英语教研员。曾获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小学英语优质课一等奖、济南市小学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并多次在全国平台进行现场课展示。荣获济南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学科带头人、市中区十佳教师、风格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主持、参与多项全国、省、市、区级课题,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级刊物发表。
本文刊载于《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23年第1、2期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本文将以PEP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1 How tall are you?Part C Story time为例,提出单元主题引领下开展故事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索引导学生开展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有效路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意义引领;故事教学
故事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能有效促进他们的语言和全人发展。PEP教材每个单元的Part C 部分都会有Story Time 的板块,涉猎的大部分语篇都能够延展单元主题或深化单元主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忽视Story Time的教学,出现“不讲”或者“不会讲”的情况。阅读的本质是读者和读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故事语篇作为小学生喜闻乐见阅读体裁的一种重要载体,学生不仅仅是通过阅读故事再次回顾单元语言,而是通过阅读,体味故事背后所承载的意义,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取向,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本文以PEP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How Tall are you?中的Story Time板块的故事教学为例,探讨单元主题意义引领下的故事教学实施策略。
一、深挖主题意义,明确单元育人蓝图
1.基于课标定位单元主题意义。教师首先应基于对单元话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及学习策略的分析,提炼本单元的主题意义,明确本单元的育人指向。本单元以How tall are you?为单元话题,实际指向的是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下的“自信乐观,悦纳自我”子主题内容,学生在“我”这个单元主题下涉及了四个完整情境的语篇,通过两个对话和两个故事来呈现形容词比较级在日常生活和在阅读语篇中的基本表达。学生在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外物和自己的比较(对话语篇一)、他人和自己的比较(对话语篇二)、成长过程中自己的变化(童话语篇三)以及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势(配图故事语篇四)形成从客体认知到主体认知的转变,从而逐渐建构对自己的完整认知,正确地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2.基于教材体系定位主题内容框架。本单元主要以身体特征的比较来构建语篇。从教材的纵向来看,PEP教材在三年级上册Unit 3 Look at me!涉及到了身体部位的话题。本单元也是整个小学阶段第二次出现关于身体特征的话题单元。在六年级下册Unit 4 Then and now话题单元对“我”这个主题从外貌特征、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再次进行了整体总结,凸显成长带来的变化。从单元内横向上来看, 教材Part A对话部分是Zhang Peng 和Mike在恐龙展厅中借助不同体型的恐龙比较自身的高矮。Part B对话部分Mike和Wu Binbin 在商店购物时比较相互之间身体的特征。Part B Read and write部分通过Little duck 和 Old Tree 的对话体现了自然界的生长规律,指向了个人的成长。Part C 中的Story time 以选拔最合适的守门员为情境,进一步呈现了利用自身优势能够胜任的事情。单元两篇Let’s learn 其情境与单元主题语境无法自然匹配,因此可以将两部分内容自然的融入到两篇对话语篇语境中去。由此,根据单元内语篇与单元主题之间、各语篇之间的关联,笔者设计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框架为:
二、围绕主题意义,确立单元目标
基于单元的主题意义和子主题内容,明确单元目标和课时安排。单元目标同样应体现单元主题的探究过程,也要考虑核心素养各维度的达成:从借助外物来认识自己,到体悟自身的改变,再到发现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体现了单元主题的整体性和递进性特征;从第一个课时目标的讨论、交流,到描述、介绍,再到提出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表达观点,体现的是单元主题下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进阶过程。
三、落实主题意义,构建故事教学主线
(一)语篇研读
Story time的这篇故事语篇定位于本单元的第四课时,也是单元学习的最后一课时。开展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为语篇研读,本篇故事语篇从语篇主题、内容,文体结构来看有如下特征:
What: 本课语篇为小学生配图故事,内容围绕Zoom和Zip要为足球队选拔守门员展开。前来报名的有Mr Deer,Mr Zebra,Mr Giraffe,Mr Dog,还有误打误撞参加报名的Mr Hippo。最后,通过比较选出Mr Hippo是最适合的守门员。
Why:本篇故事,通过几个不同候选人进行比较,从而选拔出最适合的守门员的故事,学生了解作为最佳守门员不仅要考虑身体外在的条件,还要考虑作为守门员这项职业所需要的与球员之间的配合度。多角度的分析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只有正确的认识、评估自己,做一件事时才能够挖掘自身的优势来完成。
How:本篇故事所涉及的词汇都为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如taller,stronger,bigger等。拓展了一个形容词比较级最高形式tallest。故事呈现的核心语言也是本单元的核心句式,如How heavy are you? / He’s stronger等。除了单元核心句式的复现,故事中也出现了can的句式,学生在五年级的课程中已经学过该句式,不影响理解语篇情节。总体来说该故事语言易于学生理解。
(二)教学设计
1.阅读前——巧借单元主题语境,激活语言图示
本节课为单元最后一课时,学生在前面的单元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在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单元的主题语境,设计读前活动,激活学生的语言图示,为阅读故事进行充足的学习背景预热。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I say you guess”的小游戏:教师对班里的某一位学生的样貌进行语言描述,全班学生来猜这位学生是谁。描述语为学生学习过的相关主题的句式。随后,教师借助本单元的主题语境,请同学们结合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来描述一下自己的外貌特征。学生通过第一个游戏中教师提供的语言,激活了已有的知识背景,能够使用例如“I’m 1.60cm. I’m 47kg.I’m taller than Tom. Leo’s hands are smaller than me...”类似的表达。教师可以适时的进行评价,如:You’re so tall. I think you can be a good basketball player one day.之后,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语境和故事语篇的情境进行链接,在寻找“班级达人”的过程中,教材中的学校也在寻找“an excellent goalkeeper”。教师呈现参加竞选的动物:Mr Deer,Mr Zebra,Mr Giraffe,Mr Dog,Mr Hippo,请同学说一说他们的外貌特征,引导学生猜测谁更适合成为守门员,从而引出即将阅读的语篇。三个环节的激活,由一开始的语言激活,再到在情境中的思维激活,学生在单元主题语境下,感性的认知到作为“我”这个个体外貌特征的独特性,为下面建构结构化的知识和深层次理解故事主题意义打下了学习基石。
2.阅读中——围绕语篇主题意义,促进素养发展
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语篇的主题意义,抓住核心问题,即:What is an excellent goalkeeper?设计多层次、多思维梯度的阅读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多种素养的发展。
(1)感知故事,发展信息提取能力。初次阅读,指向核心问题下的第一个子问题,即Who becomes the new goalkeeper? 教师通过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故事,填出几位候选人的报名表,报名表上的信息有姓名,身高,体重这些基本信息。学生通过初次阅读,独立完成报名表空白信息的填写。在语篇中,实际给出有明确信息的只有Mr Deer 的身高和体重和能够通过阅读推测出的Mr Zebra 的身高。其余动物的相关信息在故事中是没有的,但教师可以根据该动物的实际情况以及文本给出的比较级的提示进行增设,这是对故事语篇留白的补充,也是对语篇信息的完善。
通过完成“报名表”,学生能够基于故事,找到Mr Hippo成为了足球队的守门员。初读故事,学生能够整体把握故事语篇的基本信息,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形成对故事语篇主题意义的浅表认识——成为球队最合适的守门员所需要一定的身体条件。
(2)精读故事,发展思维品质。教师可以适时的抛出核心问题下的第二个子问题:Is Mr Hippo an excellent goalkeeper?Why? 为什么Mr Hippo能够胜任守门员的位置?教师在与学生初步交流后,可以布置第二个阅读任务,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故事,从身体条件、运动能力两个维度比较各位候选人的优势和劣势,找到成为最佳守门员的必备要素。在外貌部分可以使用的关键词有:shorter/taller/stronger/...than...在能力部分可以使用的关键词为:can catch the ball/ can’t catch the ball.
在与学生交流“阅读任务2“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这样几个问题:Who is taller than Mr Deer? Who is the tallest one? Who is stronger, Mr Deer or Mr Zebra? How do you know that? How big is Mr Hippo? Who can catch the ball? Who can not? 在由问题链组成的提问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中归纳与推断的能力,启发学生对语篇的主题意义和观点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守门员除了外在的身高条件,一定的运动能力,更要和队员形成配合。由此,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Why Mr Hippo is not the tallest,and he’s too heavy,but he is still an excellent goalkeeper.学生通过精读并思考,进而得出语篇所给出的结论:Football needs teamwork.他的自身条件符合足球队的实际需要。
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深度挖掘,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2”的过程中,进一步提炼语篇的主题意义,根据语篇推断作者的观点,逐渐建构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每个人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要善于发现和挖掘。
(3)内化语言,发展思辨能力。第三遍阅读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故事。学生模仿语音、语调、语速的过程中,再次习得语言,回顾整篇故事脉络。之后,教师可以以
或视频的形式适当补充一些足球运动的相关专业普及知识,如足球运动规则、球员位置等。教师此时可以回扣核心问题:In your opinion,what is an excellent goalkeeper? Who’s the excellent goalkeeper in your mind? Why? 学生通过完整的三遍深度阅读体验,其经验储备、语言储备、情感储备、思维储备都能够支撑其基本的思想表达,能够理解成为一名出色的守门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而不仅仅是看其外在的条件,更要善于发现自身其他的优势。教师可以顺势启发学生辩证地看待作者的观点:在你看来,其他的动物能够胜任守门员位置吗?他们的优势是什么呢?如果不能成为守门员,他们还可以担任足球队里的其他位置吗?
学生在思辨中对故事语篇所传递的主题意义进行深入的交流,就作者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思辨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是对故事理解的回扣,还是对单元主题更进一步的探究。
3.阅读后——基于语言实践活动,深化主题理解
阅读后,教师可以设计故事表演活动。学生在表演套餐中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完成。套餐一,表演故事。小组合作基于原结局进行表演,可以对角色进行台词改动;套餐二,创编并表演故事。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原故事为蓝本,对故事进行改编,可以更改故事人物、故事情节,要求改写故事结局。表演套餐体现语言任务的层次和语言难度的梯次,最大限度照顾到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在结课时,教师可以选择指向本单元语言的综合语用活动,回归到寻找“班级达人”的单元主题任务上来,学生经历一个单元的学习,通过课上语言实践和课下作业结合的形式,自主选择达人岗位,并口头或简单地通过写几句话的形式,基本描述了自己的外貌特征和外在特征。通过本节课的故事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全方面的评估自我,找到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可以找几位学生从外貌特征、性格特征、能力等方面全面介绍自己,并选择认为可以选择的“班级达人”岗位。之后布置作业,写一份“班级达人”的申请稿。读后活动更需要体现学生基于单元主题学习后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最终完成单元主题意义下的自我建构和自我成长。
在单元主题意义引领下开展故事教学,能使故事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思考性、人文性和多元性,能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达成单元学习目标,形成对单元主题更立体的认知,发展其核心素养。
(本文为笔者参与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阅读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拓展阅读实践研究”(2021WYYB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蔷,周密,蔡铭珂.新课标下主题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1
[3]左小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22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 )
转自:“小学教学设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