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名作再现‖“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转向

2023/2/2 10:29:32  阅读:167 发布者:

作者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党总支书记,南京市力人学校小学部书记、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陶行知奖获得者。近十年书记、校长工作经历,长期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出版专著《为童年点灯》。近20年来,专注于“儿童研究素养培育”教学改革项目实验与研究,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完成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研究成果先后荣获首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特等奖、一等奖,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南京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南京市首届教育科学成果创新奖一等奖。

“双减”背景下,作业要遵循“控量提质增效”的原则,消除作业的短视化、功利化积弊,重新定位作业功能,重新建构作业体系,回归教育本质,回归育人初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作业理念:从巩固知识走向全面育人

语文作业不是做题的附庸,而是语文课程的延续,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作业须从巩固知识走向全面育人。

(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学生的行为有四个层次,依次是被动性行为、自发性行为、自觉性行为和自动性行为。这四个层次是依次递进的,实际上也解释了习惯养成的四个阶段。

语文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倾向和方式,是一个人学习态度和方法经常化的行为表现。好习惯成就好孩子。作业是培养学生语文良好习惯的有力抓手。

比如语文作业都要写字,应该要求学生做到提笔就能把字写正确、规范、端正,力求美观,培养学生的耐心、持久力和热爱汉字之情。

再如语文作业的布置要促进学生养成每天坚持读课外书的好习惯。语文学习的特点是厚积而薄发。小学是读书的黄金时期,学生记忆力好,“双减”后又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读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间,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读整批书,让学生徜徉书海,吸收丰富的营养,丰厚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学生责任心

学生每天在学校或回家要完成语文作业,表面上看,是完成一个任务,而实质上是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坚持的良好意志力。

语文作业的研制,尤其是一些长程作业,旨在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律,让学生从小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

(三)提高学生语言素养

小学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而良好的语感需要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去培养。因此,语文的作业不能局限于纸质的书写作业,要开放、多元,要设计多样的听说读写作业,提升学生感受、积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

(四)提高学生自主能力

作业过程实际上是从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过渡到没有教师指导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要布置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语文作业,让学生学会制订可行目标、合理分配时间、优化学习方法、自我反思总结,通过阅读书籍、查找资料、询问别人、实践探究、深思熟虑等方式,自主去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在自主探究中,学生的思考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力都在提高。

(五)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力

语文作业的内容要让学生诵读、记录、梳理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古诗词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还要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家门,走进名胜古迹,欣赏山川水风光,完成实践作业,感受中华悠久的历史,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作业内容:从单调无趣走向多元开放

语文作业要促进学生学习在更高层面上的再提高,而不能变成对课堂教学知识的重复演练。“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不仅要精心研制短程作业,更要设计长程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创造能力。

(一)短程作业

所谓短程作业,就是题量小、完成时间短、在学校能完成的贴近文本学习的语文作业。

1.温故知新。

目前语文巩固性作业的设计最大问题就是碎片化、叠加式,题量大,题目之间缺乏联系,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缺少整体思维。巩固性作业要进行整合,减少题量,把识记、理解和运用融为一体,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三上《大自然的声音》可以设计这样的填空题:

这道题目由课文到生活,由积累到运用,图文并茂,彰显了巩固性、综合性与趣味性。

2.因材施教。

语文分层作业可以从识记、理解、运用三个能力维度来设计。如四上《盘古开天地》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套餐:1.把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说给他人听一听;2.课后搜集一个中国神话故事,说给家人听;3.自己创编一个神话故事,写好后说给同桌听。

(二)长程作业

所谓的长程作业就是让学生带着一个具体的任务,经过较长时间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完成任务。包括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综合性作业等。

1.知行合一。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堂必须打开,让语文的学习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提升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小学阶段共安排了四次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也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学生生活,安排其他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如随着“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学生对中国航天事业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校就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壮哉,中国航天”综合性学习。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航天简史》《筑梦天宫——从万户飞天到中国空间站》,组织学生观看航天系列纪录片《太空舞者》。其次征集儿童研究选题:“神奇的太空盔甲——漫谈太空服”“太空中的舌尖中国——航天员饮食探秘”“从航天器命名看中国航天梦”等。接着学生围绕话题开展合作研究,有的在“云”上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的访问航天专家,制作航天模型等。最后学生展示自己研究成果:有学生合作完成了《手绘航天梦 追寻航天史》绘本;有学生给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写信,表达对航天员衣食住行的关心,对太空实验的好奇,讲述自己的研究发现……《给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的书信》发布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破百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叔叔特地回信寄语学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合纵连横。

当前学生语文作业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作业是割裂开的,既缺少课文之间的前后照应,又缺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关联。当作业被简单重复、无效叠加时,作业量必然加大,学生负担显然过重。改变这一现象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勾连,进行统整,合纵连横。

如四上第六单元,让学生学习批注,可以准备一篇课外阅读文章,学习完《牛和鹅》之后,让学生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批注这篇文章;在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之后,让学生继续批注这篇文章,重点批注不理解的地方;学完《陀螺》之后,还批注这篇文章,要求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进行批注。等全部批注完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批注的结果。同样一篇文章,三次不同的批注,连续性、层次性都有体现,学生对批注的认识逐步加深。

3.追根溯源。

语文作业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探究性语文作业就是一种尝试。这种作业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在执教王安石的《元日》之后,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王安石借元日喜庆的情景表达了对变法充满信心。古诗学完之后,有的学生提出:王安石变法的过程是不是在他的诗歌中都有体现呢?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研究性作业:请你课后继续寻找王安石写的反映变法的古诗,并通过诗句的梳理,来研究王安石变法的心路历程,撰写一份小小的研究报告。

此项作业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思考分析、实践探究,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元日》《梅花》《泊船瓜洲》等诗作中了解到:王安石起初对变法信心百倍,即使中途遇到了阻力和挫折,他仍然坚持不懈,但最后却灰心丧气,只想回归故里颐养天年。学生在探究中深度了解了王安石,也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真切地体会到诗是诗人抒情和言志的载体。

三、作业评价:从简单判断走向增值评价

语文作业的评价不能停留在过去,而应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更好地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要彰显学情分析、开拓思路、激励学生等赋能增值功能,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了解学情,提高效能

对于课前的前置性作业,重在了解学情。要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做好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分析工作。只有了解了学情,方能精准找到教学的起点和重点,做到教学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能,为“双减”保驾护航。

如教学《麻雀》一文时,通过前置性学习单分析,学生对老麻雀舍身救子的行为和精神都能理解,但对课文的4~6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把老麻雀和猎狗搏斗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写清楚的(本课的语文要素),学生茫然不知。教学时教师要预设支架,把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内容进行列表归类,引导学生观察思索,学生就能顿悟到:原来作者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进行了叙述和描写,把这个重点场景写得清楚而具体。

(二)指点迷津,开拓思维

对于课堂作业的评价,要重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作业犯错,常常是因为思维出错。评价学生的作业,不仅要研判结果,更要展现过程指导,让学生自己说说“我是怎么想的”,以此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助学生疏通思路,让他们知其然,提升思维力,助推成长。

比如学生在完成一些短文阅读作业时,对于“短文写了哪几个事物(事件)、这个人的哪几件事”这类题目,常常答不完整,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哪几个”“哪几件”审题不仔细。教师在评价这类作业时,要让学生理清答题的思路:“哪几个”“哪几件”肯定不止一个,要顺着全文逐段梳理提炼“几个”或“几件”,这样答题才能做到全面完整。

(三)分类评价,激励学生

对于家庭作业的评价要重在习惯和质量。语文家庭作业是学生自主完成,没有教师指导,质量往往参差不齐。对于作业质量完成高的学生,要不惜用美词去赞誉,给予奖励,让这部分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对于完成不好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诊断、个体辅导,督促其端正态度,补齐短板,提升能力。对于作业有进步的学生,更要表扬鼓励,注入动力,提升信心,不断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主体多元,培养能力

以往语文作业评价的主体都是教师,是单一的。作业评价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不应该成为教师的专利。没有学生参与作业的评价,会大大降低学生对作业的关注程度,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阻碍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比如学生习作的评价完全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习作,彼此提出修改建议,提升学生评价和修改习作的能力。

而对于学生完成的一些长程作业,比如语文小报、小研究报告、读书心得等作品的评选,学校可以邀请学生做大众评委,和老师们一道参与评价。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力学小学)

转自:“小学教学设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