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刘芸: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教学

2023/2/2 10:23:14  阅读:213 发布者:

个人简介

刘芸, 无锡市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英语研训员,高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新吴区第四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主持无锡市“十四五”规划课题《集群化办学推进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区域实践》,《以“三巧”设计实施Checkout time 有效教学》等多篇论文在人大复印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等核心期刊发表。

本文刊载于《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22年第12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本文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标,将教材Checkout time板块与课外绘本资源相结合,通过“激活已知,铺设主题伏笔”,“体验故事,推进主题探究”,“回归生活,升华主题意义”等,构建和生成对主题意义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学科育人目标达成。

【关键词】课内外融合,小学英语,主题意义

【前言】

Checkout time板块是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各单元的检测板块,该板块的编写意图是以听、说、读、写,手工等方式再次巩固单元主要语言,检测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在平时听课中,笔者发现,教师经常把该板块简单处理成其他板块的配套练习,教学时一带而过,教学效果低下。

《新课标》指出,积极开发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202112月,我区举行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教学研讨活动,授课教师将Checkout time板块内容与课外绘本资源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巩固单元语言知识,延伸课外绘本学习,最后走向真实生活实践的主题意义探究之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以一节研讨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体会。

【案例展示】

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7 How much?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为Checkout time板块和绘本故事《Spend it》。围绕单元“爱心慈善”大主题和教学内容,确立课时“合理消费观念”小主题,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通过课内外融合学习,巩固本单元语言知识,拓展了解与购物相关知识,能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学会支配自己拥有的金钱,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和乐于献爱心的慈善意识。教学过程有三个场景构成:

场景一:Teachers shopping

1.自我介绍,导入话题。

Hobby: shopping,

2.创设情境,巩固复习。

(出示:“双11”天猫购物车商品图)

Task1: Guessing game (学生猜测教师所购物品价格)

Task2: Checkout time (学生听录音选择物品价格)

3.出示绘本,衔接过渡。

T: I buy a book for my daughter too. Its about a rabbit.

【设计意图】本单元话题是购物,教师创设“双11”购物狂欢情境,通过学生猜测物品价格的游戏和完成Checkout Time板块练习题,复习巩固本单元主要语言句式,最后介绍为女儿买了关于兔子的绘本,过渡到下一场景学习。

场景二:Rabbits shopping

1.导读绘本,介绍人物。

The story:Spend it;

The rolesSonny and his mom

2.初读绘本,了解大意。

a.Listen and choose.

T: What does Sonny want to buy?

S: toy rocket, pogo stick, bouncy castle

 b.Learn the new word(Say a chant)toy rocket,toy rocket, biu,biu,biupogo stick, pogo stick, boing, boing,boing bouncy castle, bouncy castle, bounce,bounce,bounce

 3.精读故事,巧设问题。

Q1Can Sonny afford them?

Q2What can Sonny do?

Q3How to choose?

Q4What does Sonny buy?

4. 理解主题,体悟意义。

Im a smart spender. 我是一个理性消费者。

5. 激发情感,衔接实践。

S: I want to be a smart spender, too.

【设计意图】引入与教材主题、语言结构相匹配的英语绘本《Spend it》。感知故事,了解主人公和故事背景,运用Chant学习操练词汇;深入故事,通过层层递进的逻辑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脉络;总结故事, 理解“理性消费”的主题意义。

 场景三:Studentsshopping

 1.联系实际,走进生活。

出示:文具店、店内商品及价格

 2.写作表达,迁移创新。

 To be a smart spender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通过书写购物计划,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在表达实践中激发学生迁移创造新的消费认知,从对“理性消费”的认知升华为更深层、更多元的思想意识。

【案例分析与思考】

《新课标》倡导,以主题为主线,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围绕本课时主题和教学内容,教师构建了三个学习场景:Teachers shoppingRabbits shopping, Studentsshopping,从感知主题到理解主题再到实践主题,从生活情境到绘本故事再回归到学生生活,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一、激活已知,铺设主题伏笔

1. 巧创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提出,营造积极的课堂生态,构建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围绕本单元“购物”话题,教师以“双11”自己购物为切入口,通过“How much is it?/Howmuch are they?”“Itsyuan./Theyre yuan.” 猜价格游戏,激活本单元购物话题,复习巩固单元主要句式,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热情。最后教师展示淘宝购物车里的大量商品,并自嘲:Im a big spender.学生在宽松、平等、幽默的课堂氛围中认真倾听、敢于开口、不怕出错、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兴趣。

2. 巧接板块,活用教材。

“双11”除了给自己购物外,教师表示还要为家人购物,适机引出单元Checkout time板块,内容为“Listen and choose”检测题,要求学生听录音选择umbrellashoessocks三件物品的价格。教师先示范问答,然后引导学生逐图操练,最后学生听录音完成选择,得出为家人所购三件物品总价格,They cost me 95 yuan. I have enough money. I can afford them.”,教师出示100元纸币,让学生在句段中理解学习新词:money, afford。将Checkout time板块呆板的练习题融于有趣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巩固操练单元语言句式,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为接下来语言表达和主题探究埋下伏笔。

二、体验故事,推进主题探究

1. 在词句学习中体验人物情感。

首先是学习词汇。Sonny想买玩具toy rocket,pogo stickbouncy castle,朗读这些新的词汇是个教学难点。教师借助趣味性足兼节奏感强的Chant,再配上有趣的动作让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朗读,同时也感受到主人公Sonny想要买玩具的激动心情。其次是模仿表达。引导学生模仿表达主人公说话:“I want to buy everything! ”(兴奋),“But I want everything!”(失望),“Choosing is hard.”(纠结),Mom, I want to buy a pogo stick!”(开心),“YesIm a smart spender.”(理解),在故事发展变化中,学生体验主人公喜怒哀乐的情感波澜。

2. 在问题探究中了解故事线索。

 首先,以问题链为主线,由浅入深。将故事情节转化成问题链(如图1),以问题链为主线,由浅入深,逻辑清晰,帮助学生去深入问题,探究问题。其次,以任务单为载体,整体理解。结合问题线索设计任务单,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单(见图2),任务单简洁、清晰、完整,帮助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整体理解。

 3. 在对比选择中理解主题意义。

 首先是价格对比。Sonny只有3个胡萝卜, toy rocket,pogo stickbouncy castle价格分别为2个、3个和100个胡萝卜,Sonny只能选择toy rocketpogo stick,呈现消费理念“Choose what I can afford.” 其次是需求对比。妈妈提醒Sonny,“You already have many toys.”而且toy rocket不是它最想要的,Sonny最后选择了pogo stick,呈现消费理念“Choose what I need.” 其三是人物对比。故事最后Sonny成为“A smart spender”,与前一场景中教师“A big spender”形象,形成反差和对比,通过比较,学生更进一步理解理性消费的意义。

三、回归生活,升华主题意义

 1. 回归生活情境,迁移实践。

《新课标》倡导,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尝试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从小兔子身上,学生仿佛看到了自己,教师设计To be a smart spender写作环节,让学生在“文具店”的真实生活情境中,根据语言表达框架提示(如图3),将购物计划写下来。

 2. 升华主题意义,学科育人。

学生运用书本所学Choose what you need.”“ Choose what you can afford.”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选购商品。但是金钱是有限的,是人们劳动所得,除了要理性消费,还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I haveleft. I want to…”。引导学生思考后说出“buyfor…”、“helpdo…”、“donate it”…,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从“如何满足自己所需”,升华为“对亲人或朋友表达心意”、“帮助别人”、“为社会作贡献的慈善信念”等思想情感,实现了对主题意义更深层、多元的价值判断和认知,促进学科育人目标的达成。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育人,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牢记的宗旨。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通过课内外融合教学,引导学生将课内板块和课外教学资源对点链接,将课内所学向课外阅读自然延伸,逐步建构和生成对主题意义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教学,为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增添了一种新的教学范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20224

[2]张金秀. 主题意义探究引领下的中学英语单元教学策略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9

[3]刘芸. 以“三巧”设计实施Checkout time有效教学 《小学英语教与学》2019年第4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

转自:“小学教学设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