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忙多累,都要写“一日反馈”
2023/2/2 9:08:41 阅读:10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依依写字 ,作者依依
每天下午六点左右,值日生离开学校,我便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写“一日反馈”。
加上两节延时,今天一共八节课,我上了五节,还不包括早读前的半小时,课间操的半小时,全班核酸。当然还有其他各种事情,比如说改试卷、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纠纷、与隔壁班陪读的家长沟通……
时针已经指向晚上七点,家人已经打电话来催,我加快了打字速度,直到八百多字的反馈发送成功,才舒了一口气。
不管多忙,不论多累,一定要写完“一日反馈”,我才觉得一天的工作才是真正结束了。否则,便会一直惦记着,甚至浑身不舒服。
这样的反馈,我至少坚持了七年。
我的“一日反馈”一般由“今日反馈”与“今日提醒”组成,简单地说,也就是“我做了什么”和“建议家长做什么”。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反馈,能让家长了解我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
学了什么知识、做了什么事情、组织了什么活动、发生了什么趣事……都可以是反馈的内容。
比如说,上课时讲过的绘本,家长可以继续跟孩子聊一聊,既为亲子沟通提供了话题,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与延伸。
比如说,课堂上完成的练习,家长通过对照信息,就能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进行辅导,省去了一对一沟通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
比如说,通过反馈,家长可以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氛围,有利于与老师保持步调一致。
反馈的内容,重点不是告诉家长我们在学校做了什么,而是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今日提醒”则是提示家长可以做什么,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一年级的娃,还习惯依赖父母,父母也习惯帮孩子操心。
关于收拾书包,我明确要求:可以指导,但不能替孩子收,越是不会,越要多练习。
关于带文具,我这样建议:请确认孩子已经削好铅笔,尺子和橡皮都已经放进笔袋里。每天晚上把这些事情变成固定程序,直到不用家长提醒。
关于准备衣物,我这样说:孩子们睡前需要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和鞋子,请家长带着孩子准备几天,直到孩子养成习惯。
跟孩子讲过的事情,跟家长再讲一遍,这样,家长可以很方便地检验孩子是否认真听讲了,当孩子需要帮助时,也可以及时而准确地伸出援助之手。
自己一直坚持的理念和一直在做的事,分享给家长,一起来努力。
同样,“今日提醒”重要的不是告诉大家需要做什么,而是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日反馈”不仅是家校沟通的一座桥梁,也是老师对自己一日教学工作的梳理。
每日反馈,每日反思。
转自:“丁丁de笔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