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依依写字 ,作者深圳 陈婕
这段时间学拼音,课堂上,孩子们齐读的时候气势如虹,让人生出“学得真好”的错觉。可是我知道,有好多“东郭先生”就藏在里面,口罩成了最好的伪装——读了还是没读,谁知道呢?
开火车或者指名读的时候,请到不会读的孩子,看着他紧张的神情,只能使劲鼓励加耐心引导,直到磕磕绊绊地读出来。如果遇到几个孩子不会读,其他孩子便很难做到安静等待。而我在课堂上一对一的教学,效率实在太低。
前几天,我又一次在课堂上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无奈地说:“请几个小老师来教吧!”点了几组师徒的名字后,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把全班同学都组成师父和徒弟呢?
就这样,全班49位同学,组成了24对师徒(其中一组是三位同学)。经过三天的实践,我不禁感慨:师徒结对,真香!
分享我的操作方法。
01
确定结对名单
开学两个月,班上已经出现“贫富差距”,课堂上最积极最专注的孩子,与上课不在状态的孩子结对,剩下的,水平相当,谁是师父谁是徒弟,并不重要。
说是师徒,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最终目的是实现同伴互学。
我拿出全班同学的名单,让孩子们自由结对:“师父和徒弟手拉手一起到我这里来哦!”平时我也经常请小老师,被教过的孩子,自然会去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
梓涵去校医室了,舒洁找不到他,追着我喊:“老师,我想要梓涵教我,我的师傅是梓涵。”看来梓涵真是个好师父。
双胞胎曼琳曼柳手拉手到我面前来,我看着两张几乎一模一样的脸,疑惑地问:“谁教谁?”经过两个娃娃耐心地讲述,我终于弄清楚了。
……
到最后,名单显示还有七个孩子没有结对。那就一起叫到身边来,让他们自己找伴——有两组很快组合成功,剩下三个孩子,那就组成三人学习共同体吧。
02
共学前指导
每节课,我都会安排两次同伴互学的时间。
之前,在拼读环节,我一般会采用自由拼读、齐读、分组读、指名读等方式。但是,学得不太好的孩子,在自由拼读环节不张嘴,齐读时跟着混,指名时不会读,基本不会按照我的设想,在自由拼读环节努力尝试,齐读时认真练习。
现在怎样操作呢?
语文园地三中,区分ie、ei和iu、ui,各给了三个音节。我把要读的内容放在电子白板上,跟孩子们讲清要求:“首先要保证徒弟认识两个韵母,指哪个读哪个,如果不会读,马上教会他。拼读音节时,要注意判断徒弟是声母不会还是韵母不会,不能只是一遍遍带读。注意:师父和徒弟一起学习,每个音节都要会拼读。倒计时三分钟,开始!”
听写整体认读音节表前,我这样要求:“师父和徒弟一起学,先读,再背,最后互相考。师父挑一个音节,让徒弟用手指写出来,徒弟挑一个音节,让师父写出来。遇到不会写的,两个人一起再记一记。倒计时五分钟,开始!”
共学前的指导越细致,要求越具体,孩子们学得就越高效。
03
共学时巡视
刚开始,当我宣布师徒一起学习时,只有一部分孩子会迅速找到伙伴开始学习,另外一部分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也不知道是没听见还是没听懂。
对于这个场景,懂的老师自然都懂。教一年级,说多了都是泪啊!
所以,共学时的巡视指导,是极其重要的。
看到孩子身边没有伴,走过去问:“你是师父还是徒弟?去找他一起读吧。”
看到两个孩子虽然在一起,但是互动还不够多,走过去看看:“如果是不会拼读,可以把复韵母先圈起来认一认。两个人一起读读看?”
当然,看到教得好的,肯定要摸摸小脑袋或者竖起大拇指。
有时候,还可以暂停共学,不着痕迹指导一番:“刚才我看到诗墨用手势在教致中分辨bpdq,致中学得非常认真,一下子就会了。”“俊豪拿着铅笔,把星辰不会写的整体认读音节圈出来,还认真讲解是谁变来的。”“有的师父很会教,会用手来比划声调,这样一下子就读准了。”
孩子们特别喜欢跟同伴一起学习,这样的训练有了两次之后,就能配合得非常默契了。我在巡视时,常常被他们认真的模样所打动,每一个孩子都全情投入,每一对师徒都学得快乐。
邹家铭读着读着就去书包柜拿水壶,他说:“老师,睿杰教得太认真了,我读得喉咙都痛了,好想喝水。”睿杰看着倒计时一秒一秒地过去,着急地说:“你喝完水快回来,没时间啦!”
我听到宇涵说:“颂喆全部都会了,现在还有时间,我们把刚才不会的再读一读。”我听到雅南说:“刚才这个没读好,你再读一遍。哇,读对了,奕帆你真棒!”
这样的场景,实在太动人。
04
共学后评价
倒计时结束,孩子们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等着我来检验学习成果。
每位师父都希望我能叫到自己的徒弟,徒弟回答问题时,师父期待又紧张的样子,特别好玩。
请到萧潼的时候,戈菲用手势给他打气,仿佛在说:“不要紧张,你刚才都学会了,慢慢来。”
请到伊辰的时候,艺骞紧张极了,坐都坐不住,老想站起来。
嘉帝跟我一对上眼神,赶紧用手指了指他的徒弟淳恩。
每次徒弟回答正确,师傅一定会大大地松一口气。
有一次,我请所有的徒弟一起读一首儿歌,在师父们关切的目光中,徒弟们读得声情并茂,响亮又好听。我激动地竖起大拇指,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说:“师父们教得好不好?”孩子们回应我:“教得好!”“请徒弟跟师父说一声谢谢吧!预备齐——”
“谢谢师父!”
“请师父给徒弟加加油,说一声你真棒,预备齐——”
“你真棒!”
简简单单的仪式,把师父和徒弟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如果你觉得师父教得好,可以来告诉我。如果你觉得徒弟学得很认真,也可以来告诉我。我准备了惊喜送给你们哦!”孩子们欢呼起来,眼神里满是期待。
一年级的孩子个个单纯可爱,人人积极向上,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学习氛围,孩子们便会不断地回馈我们惊喜。
目前,我还没有出台规范的师徒结对评价机制,但是,我会持续不断地看见每一个孩子的努力,引导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进步的欣喜,最终获得成长的力量,我相信,这就是最好的奖励。
转自:“丁丁de笔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