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芳容小院 ,作者容容
开学在即,如何开启新学期,让班级更有活力,学生更有信心,家长更愿意配合?结合我的工作经验和思考,以下五条建议供参考:
一、稳中渐变,收心为先
冬季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寒假之后,不论成人还是孩子都还在慢慢“苏醒”,以待春之新生。开学初,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在恢复中,学生要适应新阶段的课程、方法甚至老师。(有的班主任、个别科任老师都有更换。)
新学期,班委、小组长、班规、座位的安排、值日表等,不妨先沿袭上学期的相关安排,待半月或1个月左右,学生大多恢复状态,再做调整。(如果接手新班,第一步和前任交接,更要注意先稳再变。)
这样,开学就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各学科的开展。
不过,有的原则问题,还是要在开学第一课,和学生强调: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不可以伤害同学,不论身体还是精神、心灵。
敬畏课堂,尊师重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不可以扰乱课堂,影响老师上课,学生听课,自己也要紧跟老师,积极思考,参与课堂,做笔记,完成随堂练习等。(扰乱课堂的另说如何处理。)
珍惜时间,作业必交。不迟到,上学前,上课前,新课前等做好准备。文具、书包做好整理,衣服放在方便穿的地方,每一科目的教材、作业等放在固定位置,便于使用。每一科的作业要按时完成,按时交。
坚持阅读,打好底子。不论班主任是语文还是数学老师,阅读都始终是学习的根。
5. 热爱劳动,锻炼能力。劳动可以保持整洁,又提高肢体协调能力, 学生也很容易从中收获成就感。成就感、愉悦感对孩子来讲很重要。
我觉得,这五点是班级管理的主线,其他的管理和建设可以围绕它们开展。
二、弘扬优秀,鼓励进步
教育的特点是差异性,因而,班级管理尊重差异,但又始终把目光放在弘扬优秀上,发挥各方面的带头作用,让孩子们的上进心自然生长,渴求进步。
学生虽以学习为先,但学校生活还有许多展现个人生命成长的点或面。比如,有礼貌、有爱心、爱劳动、心灵手巧、声音悦耳、爱唱歌、爱运动……
不论哪个方面,都坚持寻找带头人,发挥正能量。让每个孩子被看见,让每个孩子有发展,争取在学习之外找到自己的价值。
三、多点倾听,多点相信
平时的教育,尤其是面对学习困难、影响纪律、惹事生非的学生,大多数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常说“听到没有”“你给我……”但学生为什么会这样?他怎么想的?他的家庭或生活发生了什么?有时,我们不太去听,或者说,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的所做所思。
如果,多点倾听,(有的学生问什么都不说,那就暂时不谈,给他时间。或者选择孩子能开口的话题,打开一颗心。)一旦我们由说变为听,相信他们会努力、相信他们会知错就改,相信他们会变化,会进步,教育就会多了轻松、美好。(可以看童书《毛毛》,感受倾听的力量。)
从教8年以来,我看到许多同学的变化与进步,我也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会成长。他们的成长也是我热爱教育的动力,尽管教育不是万能的。
四、阅读为本,激发自主。
阅读不只是为一生打底,更是帮助学生自我教育的捷径。
苏霍姆林斯基、部编版总主编温儒敏教授,都非常重视阅读,许多老师也在带着学生阅读的路上,激励学生成长。特级教师蒋军晶有一套谈阅读的书,干国祥老师、魏智渊校长,都有专注阅读的著作。
这些书都提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获得成长。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不管”,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加强自我教育的责任感。
经典童书中,不论是成长故事,还是童谣、童话、神话,都有传递美好、善良、勇敢、力量、知错就改等。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影响,形成向往美好的“知”,就容易在生活中践行“行”,自我成长。孩子总是要独立的。
我最近读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讲了一个小男孩巴斯蒂安,本是胆小、被同学嘲笑,在阅读读书中《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过程中,逐渐获得力量,变得勇敢、自信。
虽然,这只是童话故事,但已中年的我跟着故事中的阿特莱尤、巴斯蒂安在幻想王国一番历险后,也觉得备受启发和鼓舞。发展中的青少年如果阅读,也定会受益终身,内心生长出“自我教育”的芽。
推荐学生读哪些经典,老师们可以参看以下几本:
蒋军晶著《和孩子聊书吧》,干国祥著《破译教育秘密》《一本书就是一座山》,魏智渊著《儿童读写三十讲》,马玲著《孩子的早期阅读课》。
五、多方沟通,形成合力
班主任的角色,我以为主要是“船长”和“桥梁”。
船长,引领学生航行在寻找宝藏的“知识海洋”中,我们把自己经历的,阅读的,体悟的分享给孩子(10岁以后更要以平等分享的姿态和学生沟通。)
桥梁,就是做好学生与家长、科任老师,家庭与学校的沟通。
一个孩子的成长,受多方的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发挥着教育的作用。每个老师有自己的风格,每个家庭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因此,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须把各方力量协调好,求同存异,以生为本。
和家长沟通,表扬孩子的进步,强化优点。适时告知家长,孩子需要改进的方向,必要时给予方法参考(自负的家长酌情处理),提醒家长不要太焦虑。那些落后的孩子,家长本来就很焦虑了,班主任沟通时特别要注意语气、方法,给家长信心。
有家长曾说,之前的班主任总是说孩子怎么怎么不好,让我们家长觉得孩子很差劲。您总是让我们不要急,告诉我们孩子的优势和不足,教给我们改进的方法,我们也对孩子越来越有信心。如今那个孩子进步非常大。
班主任和家长是学生成长路上最稳定的同盟军,一起想办法努力更容易看到成长。大多数孩子的问题,家长不是看不到,而是不知怎么办解决。孩子也是如此。交流时,态度、方法体现了班主任的专业性。
和科任老师沟通,主要是了解各个学生的长处和班级的不足。配合科任老师表扬学生,可以给学生信心。了解问题,便于防微杜渐。
学校这边,既要做好学校布置的相关工作,也要针对个别规定与相关部门做好反馈沟通,减轻学生负担,为孩子争取成长空间。现在,很多学校都怕出安全事故,怕家长闹,对儿童的限制、规定过多,孩子精力无处释放,在家个别家长又管得过紧,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都使得学生难管。
班主任做该做和能做的事,作为离学生最近的教育者,就要做好各方的沟通,发挥各方教育的积极作用。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生长、躁动的季节。我们既顺时引导,也依时令而为,尊重教育常识。我国是农耕文明,小学教育像农业,一切要慢慢来。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