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寒假备课参考|三下第一单元学习任务设计

2023/2/1 17:49:49  阅读:139 发布者:

转自“语墨小语”  单元主题

可爱的生灵

教材解读与建议

本单元围绕单元人文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四篇课文,从植物、动物等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生灵的可爱与美丽。《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天和夏天;《燕子》这一篇文章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息的姿态,勾勒出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荷花》一文细致地描写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可以用作本单元习作的范文;《昆虫备忘录》描写了四种小昆虫,抓住昆虫的特点,把普通的昆虫写得趣味盎然。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三:

一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二年级下期学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期,有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这类的练习,这些都为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教学时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利用新型学习者,让学生获得新知的建构与实践。

二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一个语文要素其实是对三年级上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这两个语文要素的提升。教学时同样要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感受、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为本单元习作积累言语素材。

三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本单元的习作是写“我的植物朋友”,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本次习作,教材在《荷花》一文后安排了一次仿写,同样是写一种植物。在习作页中,让学生观察一种植物,为植物制作观察记录卡。这样的编排其实已经为习作指导搭建了支架,在教学时可以把观察记录卡前置作为仿写和习作的双重资源。

本单元主要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从第二个语文要素看,同时也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个单元的选文多为散文,虽然相对其他散文难度比较低,但我们仍需要在品读课文之前带领学生梳理文本的内容与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更好地达成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会写本单元生字词,读准本单元多音字,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理解生字,区分近义词并正确运用。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样的方法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

3. 主动寻找、积累描写优美的语句,尝试运用于自己的练笔与习作中。

调动感官观察一种植物,制作观察记录卡,变卡成文,写出自己的感受。

单元设计思路

单元情境:春游去哪儿玩

任务一:春游去哪儿玩 1课时

任务二:出发春游咯 7课时

      第一站:溪江公园

      第二站:乡村观园

      第三站:荷花公园

      第四站:昆虫观园

任务三:介绍我的植物朋友 2课时

备课初设计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教学目标】

1. 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能说清楚这个地方的好玩之处,以及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 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说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教学流程】

板块一 假期去哪儿了

1. 这个寒假,你们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丰富的假期生活吧?你们假期去哪儿了?那里有什么?你是怎么玩的呢?

2.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班要组织一场户外春游,该去哪儿呢?经过初选,我们确定了这些地方。

出示:溪江公园、乡村观园、荷花公园、昆虫观园

板块二 春游去哪儿玩

1. 自由选择

2. 指导说清楚理由和想法

要想让别人支持你,就要说清楚自己的理由和想法,包括那里有什么,可以怎么玩。

1)指导说清楚一个理由

……非常好玩,我推荐大家去那儿春游。那里有……我们可以……

2)抽生交流

3. 分组交流,说清多个理由

1)选择同一地点的自动组成一个小组,梳理去这里的理由。除了刚才说的有什么和怎么玩之外,如果去过,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游玩感受。

①咱们班要组织春游了,我推荐大家去……游玩。你们看,那里有……,我们可以……还可以……

②春天已经来了,我们这次去……春游,怎么样?第一,……第二……

2)小组交流,评价倾听

4. 民主投票,决定去哪儿玩

板块三 小结结课

要向别人提出自己的推荐景点,就要说清楚自己推荐的理由和想法,包括这里有什么,可以怎么玩,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感受。如果理由有多个,可以自行梳理、组织,让别人听清楚。作为听者,我们也需要耐心倾听,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最后共同商量,确定去哪儿。有理走遍天下,我们的一致正是在理由充分的前提下产生的。

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春游吧!

第一站:溪江公园

1 古诗三首(联接《忆江南》)

【教学目标】

1. 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2. 借助注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景象。

【教学流程】

板块一 走进溪江公园

1. 我国幅员辽阔、坐拥无数大好山河,大大小小的小溪、江河造就了无数迷人的溪江公园。古人游玩后,常喜欢借诗词抒发自己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四位诗人笔下的溪江公园。

2. 出示四位诗人简介

杜甫、苏轼、曾几(一声)、白居易

板块二 学习《三衢道中》

四位诗人中,曾几这个名字大概是我们最不熟知的。来者皆是客,我们一起欣赏他的《三衢道中》吧!

1.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抽生读,正音

3)齐读,注意整首诗的风格

2.

1)回顾理解诗意的方法

2)自己借助多种方法理解诗歌的意思

3)抽生说,指导理解

3.

1)有声有色

春天是有声有色的,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印证吗?

有色:梅子——黄,小溪——绿,绿阴——绿,黄鹂——黄(指导书写“溪”)

有声:添得黄鹂四五声

2)有动有静

这首诗不仅有声有色,还有动有静呢!你能找找吗?

动:添得黄鹂四五声

静:梅子、小溪、绿阴

4.

1)调动感官,连景成画,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诗的景象

2)美景、美情送入诗中,读、背

板块三 自学《绝句》

1. 按照刚才学习《三衢道中》的方法,自主读通、解意。

2. 这首诗同样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自己圈画静物,品诗歌画面。

3. 小组交流,完成导图,准备汇报

4. 小组展示

1)朗读

2)品读

有声:风吹,燕鸣,鸳鸯叫

有色:迟日——红、黄,花——五颜六色,草——绿色,泥——棕色,燕子——黑白,沙——金黄,鸳鸯——棕、白

有动:风、飞燕子,睡鸳鸯

有静:迟日、花草、泥、沙

3)描画

5.指导书写

融(左下为一横),燕(不是草字头,四点写得舒展),鸳鸯(相近,需区分)

板块四 组学《惠崇春江晚景》

1. 指导书写“惠崇”二字

2. 小组成员先自由读,然后交流,品读,练习汇报

3. 小组展示

1)朗读

2)品读

有声:鸭叫

有色:竹——青,桃花——粉,春江水——绿,鸭——棕,蒌蒿——绿,芦芽——嫩绿带白,河豚——白

有动:鸭、河豚

有静:竹、桃花、蒌蒿、芦芽

3)描画

4. 这首诗其实也展现了诗人看的顺序,你知道他是怎么看的吗?

江岸——江面——水边——水中

5.学着诗人看的顺序,连景成画,尝试背诵

板块五 对比学《忆江南》

1. 对比我们之前学的三首诗,从形式来看,它有什么不一样?

每句字数不同。

2. 介绍“词”。

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句子有长有短的文学体裁,又叫“长短句”。“忆江南”是词牌名。

3. 多形式读通。

4.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情感?

第二站:乡村观园

2 燕子

【教学目标】

1. 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读准多音字“散”“杆”。

2. 体会、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描写优美的词句,并摘抄。

3. 聚焦景物与动作,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背诵1-3自然段。

【教学流程】

板块一 插图导入,描述燕子

1.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 古往今来,人们都将燕子看作春天的使者,比如杜甫就写道“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再看看第一课的插图,指指燕子在哪里?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3. 看本课的插图,燕子们在干什么?

板块二 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 师范读课文,生小声跟读

2. 出示词语,疏通字词

翼尖  荡漾  飞倦  纤细  几痕

凑成  仿佛  聚拢  赶集  偶尔

闲散  木杆

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1)自由读

2)抽生读,正音

3)讲解多音字:散、杆

4)指导书写:拂、聚、偶、倦

5)像第四组这样的短语,课文中还有很多。用横线勾画出来。

乌黑的羽毛  轻快有力的翅膀  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如毛的细雨  烂漫无比的春天  光彩夺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波光粼粼的湖面  纤细的电线  嫩蓝的春天

板块三 学习第一段,梳理文本结构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短语

乌黑的羽毛  轻快有力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2)读段落

3)品段落

羽毛、翅膀、尾巴这三组短语都在写燕子的外形。为什么只写这三个方面呢?

4)仿照作者写燕子外形的方法,写兔子。

5)背诵

小结:抓住描写对象燕子最突出的部分,从“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

2. 梳理文本结构

《燕子》这篇课文像极了一幅连环画,如果说第一段描写了燕子外形,我们可以给它取名“燕子外形图”,课文还描绘了哪些画面呢?默读课文,给每个段落画面取名。

燕子外形图、春光燕子图、燕子飞行图、燕子休息图

板块四 品味语言,感受优美

1. 如果老师认为第一段写得很美,你认为美在哪里?

虽然语句简短,但是聚焦燕子最突出的部分,写出了燕子的颜色、外形、力度,“凑成”一词用得非常恰当。

2. 学习3-5自然段

1)自由读,勾画写得优美的句子,做简单批注

2)分享找到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说明优美在哪里。疏通不理解的词语。

3)朗读,读出对燕子的喜爱

3. 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寻找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还在哪里?

2)生交流

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小燕子

联想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交流觉得用得特别好的词语

聚拢: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4)朗读,读出春天的烂漫无比

5)看景物

,尝试背诵

板块五 感受优美,朗读结课

1. 都有写景动静相宜,纵观几幅图画,你有什么发现?(有动有静)

齐读,齐背,感受乡村观园之美

第三站:荷花公园

3 荷花

【教学目标】

1.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读准多音字“挨”,能读好“滑板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裳”等轻声词。

2. 体会课文优美生动的语句,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有感情读朗读课文,体会这是一大幅活的画。

3. 能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第2段写植物不同的样子和状态。

【课前准备】

用五感观察法观察学校樱花或者李花的颜色、形状、气味等,制作观察记录卡。

【教学流程】

板块一 诗歌导入

1. 如果说燕子是春天的使者,那荷花就是春末夏初下凡的仙女。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为荷花仙子赋诗一首。比如杨万里写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如王昌龄写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 不同的时节,荷花有不同的美。同一时节,荷花也有不同的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荷花观园,去欣赏叶圣陶笔下的荷花。齐读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梳理荷花外形

1. 范读课文,生自读课文

2. 疏通字词

挨挨挤挤 圆盘 莲蓬 衣裳

花瓣儿 花骨朵儿  饱胀 破裂

姿势 仿佛 随风飘动  翩翩起舞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抽生读,正音

3)学习多音字“挨”

4)指导书写“瓣、蓬、蹈”

3. 认识叶圣陶

4. 2课的作者郑振铎描写燕子外形是分成了三个方面,叶圣陶写荷花的外形时分成了哪几个方面呢?

1)生交流

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的,全展开的,花骨朵儿

2)借助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描述荷花的不同形态

3)自由读第2段,寻找写得好的句子,分享美在哪里

修辞手法的运用;有的……有的……有的……;动词恰当:冒、露出……

4)齐读,背诵

板块三 品读段落,感受荷花之美

1. 这么美的荷花,叶圣陶除了写它的外形之外,还写了什么?

看荷花的时间、地点,荷花的气味,荷花的姿势,荷花带给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小结:描写一种事物,要从它的不同方面去写,还可以写写它带给自己的感受。

2. 学习第3

1)第2段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出了荷花三种不同的样子,在写荷花的姿势时,作者是怎么写的?

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

2)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背诵23自然段

3. 学习第4

清早,还未消退的薄雾和满池的荷花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仙境一般。于是,作者开始了自己的想象。他想象了些什么?

1)自由读,勾画写得优美的句子

2)生交流分享

外(穿着雪白的衣裳,翩翩起舞)——内(快乐,好梦)

我(一朵荷花)——我们(一池的荷花,蜻蜓,小鱼)

3)想象迁移

我是一个花骨朵儿……

我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儿……

我已经全开了……

4)作者仅仅是把自己当作荷花了吗?他其实也把荷花当作人来写。

4.叶圣陶在第3自然段写道: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2)这幅栩栩如生的画是谁画的?

5.我也来写画

1)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卡,仿照第2段,写一写植物的不同样子。

2)分享自己写的“画”,评一评:谁让这幅画活起来了。

板块四 想象画面,背诵结课

想象画面,抽生接龙背,结课

第四站:昆虫观园

4 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1. 会读本课生字词,读准多音字“蚂”。

2. 默读课文,能抓住优美的词句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流程】

板块一 直接导入,认识作者

1. 自然界有许多绚丽多彩的植物,也有各种各样的小昆虫,它们都为我们的大自然增添了不少生趣。今天,我们将走进昆虫观园,去看看那些有趣的昆虫。

1)读课题

2)理解“备忘录”

2. 简单介绍作者汪曾祺

板块二 初读课文,了解昆虫的秘密

1. 师范读课文,生自读课文

2. 疏通字词

款款落下 黑绸衬裙  咯咯作响

膜翅 瞎点  益虫  大约  土蚂蚱  黑斑

1)自由读

2)抽生读

3. 对比感知课文特点

1)对比我们之前学习的课文,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由四篇小文章组成,每篇小文章独立成文。

2)四篇小文章有什么共同点?

都写了昆虫的名称、外形、习性、活动等内容。

4.默读课文,了解秘密  

1)默读课文,用表格或者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四种昆虫的外形、习性、活动

2)分享交流

5.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一种昆虫,勾画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分享体会。指导朗读。

板块三 理解课题,完成练习

1. “备忘录”是为了防止自己忘记而记录的本子。学习完这篇课文后,你觉得作者是为了防止自己遗忘吗?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些昆虫?

1)生交流

2)拓展汪曾祺的其他作品

2. 完成同步练习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结合观察记录卡,选择植物朋友最突出的特点展开描写。

2.用“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听到的+感受”的方法,把植物朋友最突出的特点写清楚。

【教学流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确定选材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春游结束了,新一年的自然笔记比赛也即将开启,你准备好了吗?这次的主题是“分享春天的植物朋友”,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有很多植物朋友,有花,有草,有树。花、草、树又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比如花有桃花、梨花、樱花、迎春花等,树有柳树、银杏树、松树等,还可以观察春天的竹笋……

2.交流记录卡

1)引导:学习完《荷花》一课前,大家为植物朋友制作了记录卡,知道了要想把植物朋友介绍清楚,就得把自己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用关键词句记录下来。

2)交流分享

我观察的植物朋友是_______,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样子、颜色)。我闻了闻,_________;我还用手摸了摸,感觉______。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

板块二 变卡成文,片段练习

1. 课文引路,选择突出特点写

1)课文引路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交流:叶圣陶爷爷是有名的文学家,他对荷花的了解一定很多,但他没有写荷花的其他内容,只写了荷花的姿态美。这是为什么?

2)小结:叶圣陶爷爷写荷花的姿态美时,抓住了荷花初绽、含苞和绽放的状态,用“有的……有的……”连接。所以,要选择植物朋友最突出的特点进行描写,有些特点巧妙地融入其中,把不熟悉的、次要的特点删除,才可能把植物朋友的特点写清楚。

3)有个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植物卡片写了一段话,他觉得后半部分怪怪的,你觉得他的问题在哪里?可以怎么修改?

樱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花骨朵儿,胀胀的。有的才开放,只裂开了一瓣。有的已经完全绽放,一片片浅粉色的花瓣围在一起,中间还有一撮金黄色的花蕊。有的花瓣已经掉落了。粉色的樱花簇拥成一团,像一片美丽的云霞。樱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樱花树有早樱和晚樱,有结果的,有不结果的,人们在小区、马路看到的樱花树几乎都是不结果的观赏性樱花树。

2. 变卡成文

根据植物记录卡的内容,抓住植物朋友最突出的特点,写一段描写植物朋友的文字。

板块三 围绕特点,写出感受

1. 对照标准,互评初稿

2.如何把感受写清楚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交流:看看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找找描写感受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作者用了“像”“看起来……似的”“仿佛”这样的词语,写了由看到的荷花引发的不同感受。同时,感受包括很多东西。叶圣陶爷爷看到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时,说它“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看到饱胀的花骨朵儿,以为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些都是作者当时的想法。作者在欣赏完一池荷花之后,“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蜻蜓、鱼儿都过来了,这是他当时身体的感觉,让他陶醉其中。如果在观察植物朋友时,你的眼睛、鼻子、耳朵、手等等有什么感觉,都可以写下来。

3.点拨提升

1)出示《绝句》《燕子》教材,交流:作者写了哪些状态的动物?

2)小结:在杜甫的《绝句》中,诗人不仅写了忙着筑巢的燕子,还写了悠闲休息的鸳鸯;在《燕子》一课中,作者不仅写了飞行的燕子,也写了休息的燕子;在《荷花》一课中,作者也写了想象中荷花舞蹈的景象……写静止的景物时写写景物动起来的样子,也是个好方法。

4.修改完善

5.交流分享

板块四 总结结课

只要用心发现,大自然里还有许多植物朋友呢!期待在自然笔记大赛上看到你们的作品,也希望你们在大赛上看看别人交的植物朋友,去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秘。(作者:小彭老师)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