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读史命题·七下01
2023/2/1 15:53:47 阅读:118 发布者:
材料:
科举制的创立显示了封建皇权的上升和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同时,也是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标志。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P.401
命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方问题:
(它的)创立显示了封建皇权的上升和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同时,也是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标志。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
——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P.401
(1)材料中的“它”应为隋朝创立的什么制度?
(2)据材料指出“它”创立的主要背景。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划线的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说明“它”创立的历史意义。
答案设定:
(1)科举制
(2)①封建皇权的上升 ②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 ③庶族地主势力发展
(3)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之前官吏选拔权被上层权贵垄断,用人注重门第,不注重才能,使很多出身庶族的有才之士得不到重用;改成科举制后,有才能的通过考试选拔得到重用,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
提高行政效率:选拔真正有才学的人加以任用,这些有才有学有能,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将选拔官吏的权力从上层权贵(门阀势力)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皇权);让庶族地主中有才能者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各级政权任职,扩大了统治基础,缓解了阶级矛盾,巩固了统治。
解析:
材料是著者对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简要评述。笔者从三个能力层次设计提问。
第(1)小题,是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指出“它”是什么制度,为了降低难度并防止歧义,在提问时给出了一个提示——“隋朝”,考查对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再现能力。
第(2)小题能力考查再上一层,从科举制的背景、目的、创立概况、意义中选择了“背景”这个角度进行考查,而答案就在材料中,用“指出”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第(3)设计颇费脑筋,仿照语文阅读理解对划线部分提问的方式设计,划线的三点是从三个角度指出科举制创建的历史意义,并没有展开论述。笔者试着让学生从中选择一点加以说明,避免了对相关知识的死记硬背,考查对其理解程度,能对其意义加以解释说明。体现“为理解而教,为素养而学”的基本立意。
关于隋朝创立科举制意义的课本表述: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转自:“赵俊初中历史教研团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